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成像获取定量参数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 blood flow,MBF),对MBF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6例,分别在本院放射科采用第3代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联合CT心肌灌注(CT myocardial perfusion,CTP)获取MBF值;在本院检验科抽取空腹血4 m L,获取生化和血常规等检验结果。结果56例患者根据CCTA联合CTP结果判定为冠心病的有26例,非冠心病的30例。其中冠心病组灌注异常18例,灌注正常8例;非冠心病组灌注异常9例,灌注正常21例。冠心病组MBF值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100~122.5)mL·100 mL^-1·min^-1vs.90(65~120)mL·100 mL^-1·min^-1,P<0.05]。按照MBF中位数分3组,3组之间的MBF、年龄、载脂蛋白A,葡萄糖、尿素氮、血小板计数和Gensini积分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BF与尿素氮、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积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血小板与因变量MBF的回归模型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MBF可能受到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Gensini积分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2.
背景 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主要发生于危重患者和矫形患者,一直是全球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和专科护理的研究热点,但尚缺乏关于医护人员的报道。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严重危害了医护人员的健康,也增加了其被感染的风险,如何保护医护人员免受伤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由本课题组研制调研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防护装备佩戴情况、皮肤损伤情况、针对皮肤损伤的防护措施及损伤后处理情况。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于2020-02-08至2020-02-15通过微信向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推送,采用自愿参与、手机“问卷星”在线填写的方法完成调研。1周内完成调研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并对医护人员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损伤类型及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901份,来源于我国19个省、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145家医院。其中,男214例(7.38%)、女2 687例(92.62%),医生147例(5.07%)、护士2 754例(94.93%)。825例(28.44%)医护人员因佩戴防护装备发生皮肤损伤,合计皮肤损伤数量为2 794处。主要皮肤损伤类型为压力性损伤〔771例(26.58%),人均2.53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256例(8.83%),人均2.77处〕、皮肤撕裂伤〔42例(1.45%),人均3.12处〕。在发生皮肤损伤的825例医护人员中,存在≥2类皮肤损伤者221例(2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防护装备所致皮肤损伤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31~45岁者高于≤30岁者(P<0.016 7),工龄>10年者高于工龄<5年者(P<0.016 7),医生高于护士(P<0.05),武汉防疫定点医院高于其他医院(P<0.003 3)、其他医院中传染科高于其他科室(P<0.003 3),三级防护高于二级防护、二级防护高于一级防护(P<0.016 7),而不同连续佩戴时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抗疫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并有多种类型、多个部位损伤并存现象,建议采取减压、减轻摩擦力、吸湿、护肤的综合预防措施减少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同时关注性别、年龄、工作岗位等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23.
24.
盐酸曲唑酮缓释剂作为一种多受体结合药物,不同剂量可发挥不同的药理作用、改善多种精神障碍。为进一步规范盐酸曲唑酮缓释剂的临床应用,本专家撰写组整合了国内外临床试验、临床实践指南、处方指南及临床用药经验,撰写了此临床应用专家建议。本文提到盐酸曲唑酮缓释剂在临床上适用于抑郁症、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还应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性功能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物质依赖和戒断反应及强迫障碍,并说明了药物用法用量、相互作用,以及特殊人群使用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全面的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25.
肺动脉栓塞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肺动脉栓塞的病因,以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认识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多排螺旋CT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83例,年龄23~88岁,分析其病因.结果 下肢深静脉病变者达53例,肥胖4例,手术后8例,肿瘤4例,长期卧床5例,骨折2例,心房颤动2例,原因不明5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肺动脉栓塞.结论 肺动脉栓塞的病因较复杂,对于下肢静脉病变、术后、长期卧床、心房颤动、肿瘤、骨折、肥胖这类病人如果有突发性呼吸困难应首先考虑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直肠大出血的原因,达到预防其发生的目的。方法研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术直肠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年龄、针数、部位、病种、压迫、活动等因素与直肠出血的关系。结果895例患者共进行前列腺活检6983针,148针单针出血量大于10ml,单针出血量与前列腺树枝状血管处活检及同一部位再次活检有关,阳性活检出血率分别为9.09%、12.90%;保护前列腺后包膜完整、有效压迫、减少活动能防止直肠出血的发生;直肠出血与年龄、针数及病种无明显相关。结论经直肠超声前列腺活检时应注意保护前列腺后包膜完整,采取有效压迫,穿刺部位尽量避开树枝状血管处,同一部位尽可能不进行第2次活检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术中、术后直肠大出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不同心肌缺血周负荷对兔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5只,体重2.2—2.5kg。根据不同的周缺血天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3天,周组、5天,周组和7天,周组。将气囊梗阻器安装在冠状动脉左室支处,建立可控性心肌缺血模型。日缺血负荷为2min/h,2次,天,持续缺血刺激4周。取缺血区心肌观察形态学改变,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气囊充气后可以安全、有效地诱发心肌缺血。②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左室支支配区心肌VEGF表达显著增高(P〈0.05);各缺血亚组间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假手术组心肌VEGF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④左室支支配区心肌VEGF表达和冠状动脉侧支血流量(CCBn呈正相关(r=-0.775,P〈0.01)。结论:持续4周间断性心肌缺血可显著提高缺血区心肌VEGF表达,不同周缺血负荷对其表达无明显影响:缺血区心肌VEGF表达水平和CCBF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供体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联合CD40L mAbi诱导大鼠小肠移植免疫耐受.方法:体外培养供体大鼠树突状细胞(DC),实验动物分为3组,受体于手术前分别预处理后进行小肠移植.A组(n=15):注射生理盐水;B组(n=15):注射供体来源的imDC;C组(n=151:同时注射供体来源的imDC CD40L mAb.观察受体存活时间(n=6),移植小肠病理学检查,用ELISA法检测受体血清IL-2、INF-γ和IL-10水平(n=5).结果:C组受体动物存活时间明显长于A、B两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22.67±7.09 d vs7.17±1.47 d,11.00±2.61 d,P<0.01),C组移植小肠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结构破坏程度、血清IL-2、INF-γ水平均明显低于A、B组,有统计学差异(IL-2:225.4±48.7 ng/Lvs 374.1±13.2 ng/L,353.6±10.4 ng/L;INF-γ:56.9±2.6 ng/Lvs 229.2±20.6,125.4±18.5 ng/L,P<0.05),血清IL-10水平C组明显高于A、B组,有统计学意义(186.4±10.6 ng/Lvs 91.7±5.4,162.2±8.1 ng/L,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0L mAb和imDC可抑制小肠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诱导受体产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9.
朱敖  吕荣  沈昊  陆洁  周蕾 《实用老年医学》2014,(11):918-920,924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A?IMT)的相关性,判断血清oxLDL水平升高与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关系。方法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行颈部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的住院老年患者217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果分为正常组113例,CA?IMT增厚组104例,同时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脂和oxLDL水平,进行危险因素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人CA?IMT增厚组血清ox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oxLDL回归系数最高( OR=2?911,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oxLDL水平与CA?IMT显著相关( r=0?762, P<0?01)。结论老年人血清oxLDL水平是CA?IMT增厚的较强危险因素,与CA?IMT厚度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组织中miR-144、miR-45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集115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组织中miR-144、miR-451的表达水平;分析胃癌组织中miR-144、miR-45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miR-144、miR-45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miR-144相对表达量为0.214±0.069,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124±0.157,miR-451相对表达量为0.354±0.087,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84±0.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144、miR-451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与miR-144高表达组、miR-451高表达组相比,miR-144低表达组、miR-451低表达组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较低,术后中位生存时间较短(均P<0.05)。Cox回归模型发现,远处转移、较高TNM分期、miR-144低表达、miR-451低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144、miR-451呈低表达,其与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有关,检测胃癌组织中miR-144、miR-451的表达可能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