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中产生的磨损微粒在动物体内引起的反应,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人工关节松动的关系。方法:成年新西兰兔32只,雌雄不限。在兔的股动远端沿股骨轴线钻孔,植入直径4mm,长15mm的圆柱形钛合金棒作为假体。按膝关节内注入微粒的不同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甲组:注入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乙组:注入钛合金微粒;丙组:注入骨水泥微粒;丁组(对照组);注入等渗盐水。术后第2周开始向关节囊内注入各种微粒悬液,每次0.2ml,每两周一次,直至术后14周,在第16周处死动物,取股骨远端及关节囊。从各组标本中取0.2g组织,并制成组织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放免法测定TNF-α含量。结果:各实验组组织中的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各种人工关节材料的微粒均能引起相似的反应,促进组织中炎性介质TNF-α的释放,并进一步造成溶骨,这是人工关节松动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32.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缺损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 ,通过打压植骨、髋臼钢板或金属钛网对髋臼骨缺损进行重建 ,以恢复髋臼的完整性 ,提高髋臼假体的稳定性。 方法 :全髋关节翻修术 38例 ,其中 12例采用自体或异体骨植骨、髋臼重建钢板或金属钛网固定 ,对重建后的髋臼进行支撑和加强。 结果 :12例患者术后随访 3~ 38(平均 13.1)个月 ,X线片表明髋臼侧植骨处仅 1例出现轻度骨吸收 ,其余骨愈合良好 ,未出现骨吸收和内固定移位。 结论 :对于髋关节翻修中 ,对髋臼骨缺损者采用打压植骨、髋臼钢板或金属钛网支撑加强 ,重建髋臼的骨性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提高髋臼假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3.
不同生物活性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的三种生物活性骨:冷冻骨、冻干骨和脱钙骨,从移植免疫机制和生物力学特性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对兔骨骺软组织的冷冻保存和进行同种异体移植模拟研究,为临床骨骺软骨的保存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个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的髂骨骨骺24份。用10%二甲亚砜(DMSO)冷冻保护液保护后,用温度速 降仪使骨骺软骨的环境温度逐渐降至-80℃,然后迅速放入液氮中保存1、3、6周。取出后在室温下置入等渗盐水中复温。其中12份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另12份作为供体,植入同种成年兔股骨头部分缺损中,分别观察4、12和24周。然后取出股骨头进行大体、 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实验显示,在上述冷冻条件下,大部分骨骼可存活并保存骨骺组织生长塑形,逐渐骨化和替代关节软骨的功能。结论:只要冷冻条件合适,骨骺软骨组织保存一定时间后仍具有生理功能,这为临床上修复骨骺损伤和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胸腰椎肿瘤后路切除椎板减压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胸腰椎肿瘤后路切除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 随访6~36个月,转移性肿瘤患者4例出现肿瘤术后复发,5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感染,4例排尿困难,6例便秘.结论 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体位和疼痛护理,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指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胸腰椎肿瘤后路切除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手术成功和疾病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早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价值 ,以选择最佳手术时机。 方法 :采用后路间接椎管扩大、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 ,对 6 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依据手术时间随机分为早期和晚期手术治疗两组。 结果 :6 7例中无神经损伤 32例 ,椎管侵入 (37.16± 15 .15 ) % ;合并神经损伤 35例 ,椎管侵入(4 8.5 9± 16 .89) %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早期手术组 2 9例 ,晚期手术组 38例 ,术前侵入椎管比例分别为 (4 3.97± 12 .90 ) %、(4 1.5 2± 16 .15 ) % (P >0 .0 5 )。治疗后早期和晚期手术组侵入椎管比例分别为 (2 0 .6 9± 15 .93) %、(2 7.37± 12 .89) % ,早期组椎管矢状径平均改善 2 3.2 8% ,晚期组为 14.15 % (P <0 .0 5 )。 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引起的椎管狭窄与神经损伤密切相关 ,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间隔是影响椎管廓清的重要因素 ,早期手术能改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37.
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关节软骨损伤、退变或其他病变时均可导致软骨面的缺损。缺损后依靠自身修复的能力很低,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有很多治疗方法,但对疗效的评估仍不一致。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缺损部位、分级以及患者对治疗结果的具体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作者通过对近十年来该领域出现的新技术以及目前的治疗手段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8.
同种异体骨移植后移植愈合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同种异体骨目前已成功用于修复因肿瘤、感染、创伤后造成的骨缺损。异体骨的愈合机制也得到广泛的研究。作者对影响异体骨愈合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围手术期护理诊断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常见护理诊断条目、适用范围和临床指导性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使用 ;从质量管理角度 ,探讨理论培训与临床指导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抽查外科系统 1 0个科室患者的护理诊断 1 0 5 0条 ,从中筛选出常见的 2 0条 ,采用集中授课 -分科使用 -床边考核 -汇总分析 -发现问题 -查找原因 -改进措施的循环模式 ,在临床护理中边用边改 ,并抽查护理诊断的符合率和患者问题的解决结果。 结果 :2 0 0 2年 1 0个科的护理诊断符合率较 2 0 0 1年有明显提高。 结论 :2 0条常见诊断在外科临床有广泛实用性和指导性 ,理论培训和应用指导是确保护理诊断和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颈椎内固定术是颈椎外科的重要术式,包括前路、后路及侧方入路等多种途径。相对于后路途径来说,前路途径起步较晚,但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以颈椎前路钢板和融合笼为代表的新型内固定器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作者综述最近50年内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尤其是颈椎前路钢板和界面内固定技术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