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75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男性不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男科疾病,临床常无症状,给中医临床辨证带来诸多困难。采用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从首当辨病、病证结合、微观辨证、舌脉合参、重视外肾等方面对该病的辨证论治进行探讨。认为以肾虚为主辨治是该病临床辨证的主要思路,临床中肾精亏虚型以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治以补肾健脾,肾虚血瘀型治以补肾活血;精子数量减少应责之于肾精不足,精子成活率和活动率降低应责之于肾气亏虚,死精子、畸形精子常辨证为湿热瘀结;通过四诊合参,可分辨邪正盛衰、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为男性不育症的辨证施治提供依据;外肾与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取决于脏腑精气的盛衰,临床应重视外肾诊查。  相似文献   
62.
当前心身医学在国内发展日新月异,中医心身医学病历在国内尚无统一规格。通过引进吸收日本九州大学病院心疗内科病历书写模式,并结合国内《中医内科学》教材中的中医内科病历书写规范内容,初步对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模式规范进行探讨。首先需明确指出,中医心身医学门诊诊疗对象以躯体症状为主,并伴随有情绪障碍及心理特征,故在门诊搜集病情资料时需追溯患者的社会心理应激情况;其次明确中医心身医学诊疗方案,治疗原则当"心身并治",以心理治疗和中药辨证汤药治疗并用。对此,初步拟定了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规范,内容在原有中医内科病历书写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患者先、后天形成的性格特征、情绪障碍表现、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对患者的心理应激史以及相关心理生理专科检查。最后特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3.
“异病同治”是张仲景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诊疗疾病过程中执简驭繁的理论基础。“异病同治”的前提是病机相同,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病证的异同可以将异病同治分为“异病同证同治”和“异病异证同治”。《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狐惑病和心下痞都应用甘草泻心汤,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理论特点,掌握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和心下痞的应用机理可以扩大甘草泻心汤“异病同治”的范围,为临床高效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总结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常用方剂及药对规律.方法 检索1994-2014年中医药治疗GERD的相关文献,提取辨证分型、用药等信息,建立Microsoft Excel 2003数据库,采用Crosstabs方法分析各证型、方剂、药对出现频次.结果 共纳入文献350篇,常见6种基本证型,依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虚湿热证、肝胃郁热证、痰气交阻证、中虚气逆证、脾胃虚寒证;共使用方剂109个,中药143种.GERD肝胃不和证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脾虚湿热证以半夏泻心汤居多;肝胃郁热证常用左金丸;痰气交阻证以半夏厚朴汤为主;中虚气逆证以旋覆代赭汤为主;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多见.文献中高频使用的药对组合是半夏-黄连、黄芩-黄连、芍药-甘草、柴胡-白芍等共19对.结论 中医药治疗GERD重视辨证论治的思想,多在主方、主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证型病机特点,适当配伍其他类药物,或使其兼顾病机更加广泛,提高主药治疗效果,或防止主药作用太过,佐制其潜在副作用.  相似文献   
65.
黎元元  雷蕾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4):4757-4761
分析灯盏细辛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特征和发生率。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住院及门诊31 724例患者进行监测,对出现ADR的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详细记录。结果31 724例患者中发生ADR 15例,占0.06%,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头痛、面红、腹痛等,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6个系统,15 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1例有大黄黄芩过敏史;患者出现ADR距用药时间最短为5 min,大多数为用药0.5 h内;ADR患者均停药处理,其中2例使用异丙嗪,转归为痊愈及好转;有2例用药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结果表明,灯盏细辛注射液ADR发生率属罕见,以中老年人为主,多在用药0.5 h 内发生,临床应注意监测中老年人群用药及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6.
仝小林认为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属于糖尿病"损"的范畴,由络瘀引起,病机以风痰阻络为标、肝肾亏虚为本,治疗上应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兼滋补肝肾。处方善用川芎、全蝎、蝉蜕祛风化痰通络,桂枝、鸡血藤、夜交藤活血、补血、温经通络。  相似文献   
67.
68.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睡眠障碍的基本手段,运用得当,收效功倍。对于睡眠障碍来说,正确掌握睡眠障碍的临床诊断技巧,对于判断疾病的进程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1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是中西医学都应用的方法,但是对望诊结果的解释却不尽相同。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察看患者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西药、中成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规律.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数据平台处理数据,并结合人工降噪,分析西药、中成药的用药规律.结果 司坦唑醇、环孢素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为文献中出现的高频西药,复方皂矾丸、再障生血片等为文献中出现的高频中成药.结论 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从文献报告频数方面呈现了西药、中成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用药规律,尤其是西药、中成药联合应用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文献报道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造模方法的改进,建立一种适合进行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Wistar大鼠模型。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对照组15只,模型组25只。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配合前3个月每月按15万u/kg每月腹腔注射维生素D3一次,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造模时长150天。实验结束后通过对血管内皮、脂代谢、炎症浸润几个方面对模型大鼠进行考察。结果:证实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血清LDL-C、CHO、TG水平明显升高,HDL-C/LDL-C、NO/ET-1值明显降低;AI值显著增高;血清NO、ET-1、ox-LDL、AngⅡ、sICAM-1表达明显增高;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出现血栓、内皮破坏、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壁钙化情况;心肌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心肌轻度变性;主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对照组无病变产生。结论:通过改进后,本方法能够提供一种稳定的、复制性好的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