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干预可以延缓其发生发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热点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以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检索对象,检索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我们利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 Express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10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作者所在单位分布、文献类型分布、所涉及的干预方法的分布及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分布等方面,初步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将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于中医文献的分析对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以及肥胖等。仝小林教授认为,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病理产物,脂肪肝的发病以中满内热为核心病机,以脾肠病变为病理中心,由膏粱厚味所发,治疗当审证求因,又根据其病理阶段的不同而分期治疗,治疗当有气郁、气结、血瘀之轻重不同,而又多兼夹,又不同阶段各有偏重,故治疗当分清阶段之主次病因病机,施以不同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3.
赖杏荣  顾成娟  王涵  赵锡艳 《吉林中医药》2021,41(10):1283-1285
胃热证常见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口腔炎症、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仝小林院士临床常以石膏、知母、川黄连三药合用以直折胃热,石膏配知母清热而不伤阴液,黄连尤善清中焦之郁热,方中石膏常用剂量为15~30 g,知母为15~45 g,川黄连为9~30 g,若胃热伤阴,可加人参益气生津,津液伤甚者,可加石斛、麦冬、玉竹、沙参.临床应用中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相似文献   
4.
5.
仝小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长期在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师从诸位国医大师,治学严谨,临床辨治每获良效。笔者随师临诊,受益匪浅,特将仝教授诊治难治性聚证病案一例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苓桂术甘汤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为痰饮病所设的著名方剂,《金匾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书中与之相关条文有三:《伤寒论》第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相似文献   
7.
仝小林认为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属于糖尿病"损"的范畴,由络瘀引起,病机以风痰阻络为标、肝肾亏虚为本,治疗上应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兼滋补肝肾。处方善用川芎、全蝎、蝉蜕祛风化痰通络,桂枝、鸡血藤、夜交藤活血、补血、温经通络。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相关治疗药物副作用大、疗效不能持久。而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在抗过敏方面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且毒副反应较少。仝小林教授结合现代研究的结果及多年临床经验,以"诸疹痒喘,嚏涕窍塞,皆属于敏"这句话概括过敏现象,为中医临床辨治过敏性疾病点明要点。同时指出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是机体在肺、脾、肾等脏腑功能低下、抵抗力不足的基础上,外邪内侵,伏留于黏膜之表,日久成为"伏邪"。后值外邪引动,伏邪内发,而为过敏。治疗时以"和法"为主,运用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经方调和营卫、气血、阴阳,使得正气得充,邪气外透。  相似文献   
9.
仝小林教授提出了"诸温内发,有表无表,皆属于伏"的伏邪理论特点。伏邪是指机体受邪后未及时发病,邪气潜藏,郁而化热,或者机体脏腑失调,从而痰、热、瘀等病理产物聚而生热,潜藏于内。诸温内发即由机体感受外邪后,邪气稽留于内,郁而化热,或素体内有蕴热郁结而成的里热证候,其发病特点是起初即见里热证候的表现,起病或有表证或无表证。结合现代医学病原微生物、肿瘤、结石等停留于人体内的病理产物或代谢产物等均属于伏邪的范畴。伏邪理论在临床中被应用于指导慢性感染性疾病、免疫相关性疾病、传染病、血液病等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周强  彭智平  赵锡艳  逄冰 《河南中医》2013,33(4):497-498
枳术汤为治疗脾虚胃滞证的常用方,功用健脾导滞,攻补兼施.仝小林教授善用此方治疗慢性胃炎,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寒热虚实之不同,脾胃气机升降、虚实互补的关系,灵活运用配伍及剂量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