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6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302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169篇
妇产科学   129篇
基础医学   1026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2116篇
内科学   2458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292篇
特种医学   210篇
外科学   1795篇
综合类   4263篇
预防医学   1005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827篇
  15篇
中国医学   350篇
肿瘤学   47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758篇
  2010年   931篇
  2009年   1072篇
  2008年   1162篇
  2007年   1301篇
  2006年   1164篇
  2005年   1218篇
  2004年   1021篇
  2003年   1000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584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2000年间收治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8例患者中,12例为T2肿瘤,6例为T3肿瘤.绝大多数经硬腭径路手术,术中平均出血895ml.术后5例复发. 结论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减少术中出血为彻底摘除肿瘤、降低复发率提供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1*!000 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术后平均随访25±19月(1~110月). 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总成功率为98.9%(989/1 000),其中旁道参与的心动速度590例(598条旁道),阻断588条,成功率98.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10例,慢径消融成功率为99.8%.14例(1.4%)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16例(1.6%)患者复发,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术均获成功. 结论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为有效的手段,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3.
小脑血肿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血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小脑血肿的治疗,根据第四脑室形态分为三类:正常Ⅰ级、受压Ⅱ级和完全阻塞Ⅲ级。Ⅲ级病人以及Ⅱ级中GCS评分下降者行手术清除血肿;Ⅰ级或Ⅱ级病人若有脑积水和临床症状恶化时首先作脑室引流;对血肿直径不超过3cm,第四脑室在血肿水平未完全阻塞的病人密切观察。结果3个月内病死率为38.2%,手术清除血肿的病死率为42.1%,脑室引流病死率28.6%。结论根据第四脑室的形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4.
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趋化性细胞因子主要介导炎症性细胞向损伤处的迁移。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是以Th1型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在RA的滑膜组织及关节腔滑液中含有大量的趋化性细胞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则在T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细胞上高表达。趋化性细胞因子与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在RA的致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 ,众多抗趋化性细胞因子或抗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的研究已经开展 ,这也为RA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克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arkin,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获得高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方法 从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获得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全长cDNA,插入pCR2.1—TA克隆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克隆,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在PC12细胞中的过表达。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RT—PCR和Western Blot证明经G418筛选得到的转基因PC12细胞克隆中存在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为进一步研究parkin的生物学功能以及park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T细胞凋亡和淋巴细胞增殖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形成中的作用及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EAE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脑纯化的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完全福氏佐剂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E动物模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0、TNF-α、IFN-γ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凋亡;3H-TdR释放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AE组的外周血IFN-γ、TNF-α水平明显增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MP治疗后IFN-γ和TNF-α水平下降,IL-10浓度上调。MP还诱导外周血T细胞凋亡和抑制MBP致敏淋巴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应用人MBP成功建立EAE大鼠模型,MP可能通过调节Th细胞因子格局、促进Th2细胞因子分泌、抑制MBP致敏淋巴细胞增殖及外周血T细胞凋亡而发挥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介绍一种快速定量检测HBV DNA的方法及临床初步应用。方法:对4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79份血清标本,采用Digene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ybrid Capture Ⅱ,HCⅡ,v2.0)定量检测HBV DNA,并与分枝链DNA信号扩增试验(bDNA,v1.0)作比较。结果:79份HBsAg阳性血清中,HCⅡ检出HBV DNA57份(72.2%),bDNA法为45份(57%),HCⅡ敏感性略高于bDNA法;2种方法定量检测HBV DNA的符合率为85.9%,相关性良好(r=0.95);19例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治疗后平均HBV DNA载量下降2(Log10)数量级,6例发生e抗原血清转换的患者平均HBV DNA载量下降3(Log10)数量级以上,且HBV DNA阴转早于e抗原血清转换。结论:HCⅡ比bDNA更为简便、经济、快速,可用于临床HBV DNA水平的定量检测、监控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考核。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腺病毒E1A基因对吸烟所致肺泡上皮细胞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腺病毒E1A基因转染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经G418筛选、Western blot鉴定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单克隆,不同浓度的香烟提取物(CSE)活化,测定细胞IL-8 mRNA表达和上清液中IL-8浓度.结果与未转染和对照质粒转染A549细胞相比较,经CSE活化后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IL-8mRNA表达和蛋白释放显著增加.结论腺病毒E1A基因显著增加吸烟所致的肺泡上皮细胞IL-8表达,提示腺病毒潜伏感染可能通过放大吸烟所致的气道炎症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环腺苷酸(cAMP)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第二信使,其含量取决于影响其合成与降解的多种酶与蛋白质的活性.cAMP途径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来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本文就cAMP信号途径以及该途径所影响的部分转录因子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电极移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研究113例帕金森病DBS术中及术后程控时的深部电极与预置靶点的差异.结果发生电极移位5例,其中术中发生2例;3例术中刺激效果满意,电极未发生移位,但术后4周程控时达不到满意效果,复查头颅MRI示脑深部电极移位,2例比原定位置深4 mm,1例比原定位置深6 mm.结论植入的刺激电极在颅内移位是影响DBS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可造成某些病人术中刺激效果好,但一段时间后疗效差的现象,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