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联合临床检验指标及影像学特征构建一种能够术前识别胃癌浆膜浸润的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56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组(394例)和验证组(262例)。收集建模组患者的脾脏影像学资料,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套索回归并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来构建浆膜浸润预测模型。在最大约登指数下取肿瘤浸润风险评分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238例)和低危组(418例),然后与其他浸润相关因素如BMI、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显著的独立影响因素共同建立可视化的浆膜浸润预测列线图。结果:将患者以肿瘤浸润评分≤-0.335分为低危组,>-0.335为高危组,经验证组验证,建模组和验证组的诊断准确性较为一致(P<0.001)。经浸润影响因素的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像组学肿瘤浸润评分(OR=2.9,95%CI=2.1~4.2,P<0.001)、术前低白蛋白(OR=1.3,95%CI=1.2~3.1,P=0.00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OR=1.8,95%CI=1.2~2.7,P=0.004)、肿瘤分化程度(OR=2.6,95%CI= 1.8~3.7,P<0.001)是浆膜浸润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4个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浆膜浸润风险,其AUC值为0.733。结论:基于脾脏影像的肿瘤浸润评分联合其他临床因素可准确预测胃癌浆膜浸润与否,提高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1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发生淋巴管血管侵犯(LV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T1期ID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前MRI图像。根据LVI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在T2加权图像上(T2WI)上根据乳房水肿评分(BES)将肿瘤相关乳房水肿分为4级。再将其简化,BES2为轻度水肿,BES3 和BES4 合并为中重度水肿。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IDC的各项特征是否与LVI相关。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7例患者,阴性组262例,阳性组45例。与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阴性相比,高组织学分级(OR =2.59,95%CI =1.19~5.61,P =0.016)、淋巴结转移阳性(OR =4.74,95%CI =2.39~9.43,P <0.001)更容易出现LVI阳性。乳房轻度水肿(OR =3.80,95%CI =1.78~8.14,P =0.001)、中重度水肿(OR =5.54,95%CI =2.25~13.60,P <0.001)相对于无水肿,出现LVI阳性的概率增加,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房水肿、淋巴结状态和组织学分级是T1期乳腺IDC患者发生LV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侧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缓解男性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CRBD)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复苏室(PACU)留置期间出现重度CRBD男性患者6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TAPB组(T组)。C组予以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 μg/kg,T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0.375%罗哌卡因10 mL行单侧髂腹股沟TAPB。采用4 分制评估法评价治疗后0.5 h、1 h、2 h和6 h CRBD的严重程度,当CRBD评级为中重度时,予以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作为补救措施,记录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眩晕、镇静过度、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T组中重度CRBD发生率在治疗后0.5 h、1 h、2 h和6 h均显著低于C组(P <0.05)。与C组相比,T组治疗后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需要静脉注射曲马多作为补救措施的患者也明显减少(P <0.05)。结论:应用0.375%罗哌卡因行单侧髂腹股沟TAPB可降低男性患者全身麻醉术后CRBD的严重程度,并减少镇痛药的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和酶标板快速孵育器相结合,优化酶联免疫吸附操作流程,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收集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高(≥ 250 IU/ml)、中(101~250 IU/ml)、低(0.05~100 IU/ml)值的HBsAg 阳性标本及阴性对照各 50 例,分别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以及全自动酶免仪联合酶标板快速孵育器设置孵育时间为常规时间的 1/2,1/3,1/4 进行检测,比较与化学发光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与化学发光检测相比较,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对 HBsAg 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053,P>0.05),全自动酶免仪联合酶标板快速孵育器分别缩短孵育时间至常规 1/2,1/3 和 1/4 对 HBsAg 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 =0 ~ 0.323,均 P>0.05)。各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中将快速孵育时间缩短至试剂盒规定时间的 1/2 时的总样本符合率和敏感度最高。结论 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联合酶标板快速孵育器缩短孵育时间至常规的 1/2 时,显著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在临床标本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浙江温州地区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MASD)的知信行现状,为提高监护室医护人员对MASD知信行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三家三甲医院16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及MASD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151份,有效回收率为94.38%。医护人员关于MASD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得分分别为(43.03±8.38)分、 (23.64±3.24)分和(13.98±3.16)分;不同工龄、职称、受教育程度医护人员知信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MASD的态度较积极,知识水平偏低,行为尚欠缺。其中医师对于皮肤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医护人员的合作意识欠缺,对此需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相关理论知识及合作行为能力,规范MASD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卡铂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 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0 例HGSO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卡铂联合紫杉醇静脉化疗组(A组)34例,卡铂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组(B组)30例,顺铂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组(C组)28例,传统化疗药(环磷酰胺、阿霉素等)静脉化疗组(D组)18例。比较各组患者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评判卡铂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治疗HGSOC的实用性、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A组、B组、C组5年生存率较D组均显著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C组3年生存率亦较D组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B组、C组间3年、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间III、IV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III、IV级胃肠道反应与腹痛发生情况:C组、D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A组与B组间、C组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间皮疹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铂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可以延长HGSOC患者的生存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7.
<正>儿科临床研究是获得儿童用药安全资料的最有效途径~([1,2])。因机体代谢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具有多态性,与成人相比,将同一治疗方法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时,疼痛、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与强度亦会有所不同,且大多明显大于成人~([3])。因此,儿科临床研究更应重视研究的风险和受益的平衡。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对儿科临床研究的重视和支持,优先支持研发儿童药品,修订儿童用药说明书~([3,4])。而这意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4’O-甲基补脂查尔酮B的体外抗胃癌活性。方法:4’O-甲基补脂查尔酮B孵育胃癌细胞系AGS后,采用MTT和集落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A(DYRK1A)蛋白表达。结果:4’O-甲基补脂查尔酮B对胃癌细胞AGS的IC50为(7.7±1.3)μmol/L,并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集落克隆形成以及抑制迁移,诱导周期阻滞及凋亡,并抑制DYRK1A的表达(P <0.05)。结论:4’-O-甲基补骨脂查尔酮B能够通过抑制DYRK1A产生显著的体外抗胃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和基于授课的教学法(LBL)对医学本科生教学效果的影 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PBL和LBL在我国医学本科生课程中使 用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章筛选,在提取资料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00篇相关文献,通过筛选有18篇文献纳入研究,共计纳 入2528名教学对象。PBL和LBL相比,二者的学习效果在考核成绩(SMD=8.60,95% CI =8.03~9.17, P <0.01) 和及格率( RR =3.80,95% CI =2.56~5.65, P <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PBL教学的学生比接受LBL教 学的学生在考核成绩和及格率上均有提高,即PBL在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效果优于LBL。结论:PBL对医学 本科生教学效果的影响优于LB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地方就业安置政策对定向医学毕业生学业成绩和履约情况的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2018-2020 届1 090 名定向医学生学业成绩和履约情况的整体数据,运用分层回归方法分析比较地方就业安置政策及其正负激励各维度对定向医学生学业成绩、履约情况的影响和预测效应。结果:不同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的定向医学生在学业成绩、履约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定向分配参考在校表现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显著正向影响(P <0.05),提供编制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负向影响(P <0.05),违约后计入诚信档案不准报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规定对履约情况有显著正向影响(P <0.05)。结论:农村生源的学生履约率更高,定向招生要进一步实现生源本地化、农村化;要强化地方就业安置政策中的正向激励作用,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将在校表现与定向分配相挂钩;发挥诚信档案对定向医学生履约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定向医学生学业成绩与履约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