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发锌 (Zn)含量与细胞免疫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HP感染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 44例和 5 0例无HP感染儿童 ,用原子吸收光度计测定发Zn含量 ,用形态学方法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 (淋转率 )。结果 :HP感染患儿发Zn含量及淋转率明显低于未感染者 (P <0 0 1和P <0 0 5 ) ,其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病理损害程度越重 ,发锌及淋转率越低。结论 :缺Zn及淋转率低下与HP感染儿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部化脓症 ,以慢性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最多见。本病多因引流不畅、全身给药达不到有效药物浓度 ,难以奏效[1] 。我们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局部冲洗后注药 ,治疗 2 5例病人 ,并与同期单纯综合治疗的 2 3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确诊慢性肺化脓症病人 5 5例 (伴咯血者除外 )。其中 7例极度衰竭 ,心功能不全、不适合做纤支镜检查术 ,其余 4 8例患者 ,支气管扩张 2 7例 ,慢性肺脓肿 2 1例 ,男 32例 ,女 16例 ;年龄在 2 1岁~ 72岁 ,平均 4 9岁。每日痰量少于 10 0ml者 17…  相似文献   
3.
李勇  王慧超 《新中医》2023,55(3):82-86
目的:观察补脾和胃泄浊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脾和胃泄浊法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肾血流变化、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72.34%(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 (Cys-C)、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抗体G (Ig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补体C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灌注强度(Imix)、血流速度(Vmix)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参芍颗粒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对模型犬心肌缺血不同时间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磷酸肌酸激酶(CPK)和心肌梗死程度的影响。结果 参芍颗粒可明显缩小犬N BT染色所显示的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缺血模型犬血清的LDH和CPK。结论 参芍颗粒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犬的心肌缺血程度,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为心梗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120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者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心梗组肺炎衣原体感染阳性率和浓度分别为60.5%和(64.17±15.62)R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2%和(17.89±8.56)R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梗组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者血清IL-6、IL-18、VCAM-1和hs-CRP水平分别为(75.13±15.27)pg/ml、(52.28±14.32)pg/ml、(38.43±7.81)nmol/L和(21.33±9.87)mg/L,明显高于抗体阴性者(24.45±6.72)pg/ml、(25.63±7.35)pg/ml、(5.43±2.17)nmol/L和(2.05±1.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马钱子水煎液在体内和体外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用MTT和划痕试验检测马钱子水煎液对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建立小鼠Lewis细胞气管滴注肺癌模型,给予马钱子水煎液0.1 g/kg进行灌胃治疗,1次/d,给药期间间隔4 d记录1次小鼠的生存状态,连续7周,处死小鼠后HE染色法进一步评价马钱子水煎液对肺部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体外实验(MTT实验)表明,马钱子水煎液有抗肺癌细胞增殖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划痕试验结果说明马钱子水煎液抑制其迁移的作用并呈时间依赖性;体内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生存质量相比模型组有显著提;HE染色结果显示,给药组未见明显的细胞核增多、增大。[结论]马钱子水煎液能有效抑制体外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且具有体内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家兔动脉血压神经-体液调节的研究,分析其发生机制,并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方法通过夹闭颈总动脉、结扎剪断一侧减压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同时结扎双侧迷走神经、剪断双侧迷走神经、注射肾上腺素,观察家兔动脉血压变化,并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对家兔的动脉血压进行记录。结果夹闭颈总动脉,发现动脉血压升高;结扎或剪断一侧减压神经,刺激完整的主动脉神经及其中枢端均可引起血压的下降,而刺激该神经外周端血压基本不变;电刺激迷走神经,血压下降;同时结扎双侧迷走神经,动脉血压降低;剪断双侧迷走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血压下降;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降低。结论家兔的动脉血压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纳入国内17个中心480例病例,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鼻窦炎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安慰剂,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为5d低于对照组7d(P<0.01),鼻内镜检查客观量化评分(P<0.01)与中医证候积分(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试验组(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主要症状复发率与VAS评分数值都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鼻-鼻窦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儿科临床用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和异氟醚后处理+Smad3特异性抑制剂SIS3 HCl组(ISO+SIS3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24 h后Zea-Longa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HE染色评估脑组织病理学损伤情况,尼氏染色评估缺血脑组织中健存神经元情况,TUNEL法评估脑组织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脑组织中VEGF蛋白和CD34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对脑组织中p-Smad3、Smad3、VEGF和CD34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异氟醚能明显降低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增加缺血脑组织中健存神经元数量,减少损伤脑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强p-Smad3、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Smad3抑制剂逆转了异氟醚的脑保护作用,加重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p-Smad3、VEGF和CD34的蛋白表达。结论异氟醚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激活Smad信号通路,促进VEGF和CD34蛋白表达,进而促进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肺癌晚期可出现全身多处器官的转移,临床常见转移部位为区域淋巴结、肺内、脑、骨、肝脏和肾上腺,而口腔转移十分罕见。有研究根据既往文献报道推测,肺癌颌面部转移的发生率低于0. 5%[1]。口腔转移瘤出现口腔症状往往早于肺部症状,约50%的患者首诊于口腔科,导致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本研究收集了1例经病理确诊的肺腺癌并口腔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