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ease,CD).Irisin是2012年新发现的一种肌肉因子,具有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调节能量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在细胞炎症、氧化应激、凋亡等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已逐渐成为代谢性疾病的标志物和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总结了Irisin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之研究进展,以期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和种类的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23(IL-23)/IL-17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例UC活动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直接涂片镜检和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法分析菌群分布;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菌群种类的变化;常规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经结肠镜活检取UC患者正常及病变肠黏膜组织,进行Mayo评分和Baron分级,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观察IL-17和IL-23表达的改变。结果:(1)与对照组比,活动期UC患者菌群失调程度明显升高(P0.05);(2)需氧培养结果表明,活动期UC患者的大肠杆菌数量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1),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厌氧培养结果发现,活动期UC患者的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较正常人显著减少(P0.01);(3)目标菌属定量分析表明,UC患者粪便中大肠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相对定量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肠球菌数量明显升高(P0.01);(4)与对照组相比,UC患者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变,白蛋白明显降低(P0.05),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P0.01);(5)UC患者Mayo评分显著升高(P0.01),Baron分级显著增加(P0.01),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P0.01);(6)与对照组比较,UC患者表达丰富的IL-17和IL-23(P0.01);(7)相关性分析表明,IL-17和IL-23表达的平均吸光度与Baron分级(r=0.717,P=0.02;r=0.849,P=0.016)和病理组织学评分(r=0.660,P=0.030;r=0.675,P=0.032)呈正相关;同时,IL-23表达的平均吸光度与大肠杆菌数量呈明显负相关(r=-0.669,P=0.025),与肠球菌数量呈正相关(r=0.872,P=0.010),IL-17表达的平均灰度值与肠球菌数量呈正相关(r=0.764,P=0.046),但二者与其它目标菌属的数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活动期UC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改变的细菌与患者炎症程度密切相关。IL-23/IL-17轴作为U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子,与肠道菌群含量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其相互作用在UC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法制备白芍制品的芍药苷含量及其镇痛效果对比。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分别检测白芍的炒制品、醋制品、酒制品、麸炒制品以及生白芍的芍药苷含量;以小鼠扭动实验评估上述炮制法白芍的镇痛效果。结果:生白芍的芍药苷含量最高,且与各炮制品的芍药苷含量均具有差异性(P0.05)。各白芍泡制组扭体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酒制组、醋制组间、炒制组间无差异(P0.05);酒制组、醋制组间扭体次数少于生白芍组(P0.05)。结论:白芍不同泡制法制品的芍药苷含量不同,其镇痛作用也具有差异性,但镇痛作用与芍药苷的含量无相关性,因此临床应用中应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白芍炮制品。  相似文献   
7.
许慧雯  郑佳  王慧超  兰禹葶  余新华 《中国药事》2019,33(10):1087-1092
目的: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不断完善、构建更好的服务于监管需要和产业发展的医疗器械标准化体系。方法:通过对医疗器械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分析,从标准管理法规建设、组织架构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的角度对医疗器械标准化体系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通过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继续强化医疗器械标准化顶层设计,探索研究医疗器械团体标准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医疗器械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从而建立适应新形势、更加科学合理、先进适用、开放兼容、规模适度的医疗器械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勇  王慧超 《新中医》2023,55(3):82-86
目的:观察补脾和胃泄浊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脾和胃泄浊法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肾血流变化、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72.34%(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 (Cys-C)、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抗体G (Ig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补体C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灌注强度(Imix)、血流速度(Vmix)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结肠幼年性息肉的内镜检查情况及诊治方法。方法总结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就诊的小儿结肠幼年性息肉患者36例临床资料,并系统分析内镜诊断与切除息肉的相关资料。结果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岁,年龄2-13岁;共有45枚息肉,其中26枚位于直肠,16枚位于乙状结肠,降结肠2枚,横结肠1枚;31例有血便,15例贫血,肛门物脱出5例。息肉切除后未观察到穿孔、出血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小儿幼年性息肉多发生在学龄前阶段,病变多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常见症状是血便及贫血。无痛肠镜在其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肝硬化患者128例,其中有PVT者16例为血栓组,无PVT者112例为无血栓组,测定2组血浆FIB、D-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血栓组血浆FIB水平为(1.68±0.41) g/L,D-D水平为(0.96±0.14)mg/L;无血栓组血浆FIB水平为(2.58±0.64)g/L,D-D水平为(0.35±0.11)mg/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监测血浆FIB,D-D水平有助于临床预测P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