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6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449篇
内科学   470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260篇
特种医学   447篇
外科学   884篇
综合类   1254篇
预防医学   147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7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四环素及其衍生物强力霉素诱导表达目的基因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方法用脂质体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四环素调控系统中的质粒pRevTet-On转染病毒包装细胞 PT67,经筛选培养后获得病毒载体RevTet-On,采用RT-PCR进行鉴定,并应用NIH31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将RevTet-On感染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用有限稀释法挑选阳性细胞单克隆后扩大培养,每个克隆瞬时转染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pRevTRE-Lue,加入强力霉素48h后分别检测其萤光素酶活性值,挑选出强力霉素诱导表达高、背景表达低的细胞株并检测其诱导表达的时效、量效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逆转录病毒包装成功,病毒最高滴度为7.4×105CFU/ml。RevTet-On转染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后挑选出48个单克隆,瞬时转染pRevTER-Luc后筛选出1株高表达低背景细胞株, 其诱导表达值为876.1 RLU,背景表达值为42.5 RLU,诱导倍数为20.6。该细胞株在加入诱导因子强力霉素1 h后目的基因即开始表达,在24 h时达到高峰,在强力霉素浓度100-2 000 ng/ml的范围内, 其诱导表达活性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含四环素调控系统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诱导活性可靠,可用于调控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的海马神经元LKB1表达下调对于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的影响。方法选用17d的胚胎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分别用电穿孔的方法转染CAG-RE质粒和LKB1RNAi质粒,培养10~12d后进行电生理记录,选用全细胞膜片钳方式及自由记录模式,细胞外液加TTX阻断动作电位,加Bicucullin抑制GABA电流,记录神经元的mEPSC,比较2组神经元的mEPSC频率和幅度的差别。结果转染CAG-RE的神经元mEPSC幅度平均为25.6pA,频率平均为(5.21±0.25)Hz,是基线的99.8%;转染LKB1RNAi的神经元mEPSC幅度平均为35.1pA,频率平均为(5.79±0.27)Hz,是基线的127.1%;比较2组间频率、幅度变化,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KB1基因表达下调增强了培养海马神经元突触传递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1只杂种犬,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7):缺血再灌注组(A组)、异丙酚预处理组(B组)、异丙酚与腺苷联合预处理组(C组)。A组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结扎60min后松开结扎,再灌注:120min;B组缺血前30min经静脉以5.6mg·kg-1·h-1速率持续泵注异丙酚30min;C组缺血前10min经主动脉根部一次性注入腺苷(10mmol·L-1,10ml),其余处理同B组。记录心脏血液动力学指标,并行节段性室壁运动评分(RWMS)。结果缺血即刻出现了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与基础值比较,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 LVEDP升高,CO、SV、LVEF、CPP、RPP降低,再灌注期MAP降低,HR减慢,B、C组上述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弱,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RWMS增加,但B、C组缺血期RWMS低于A组(P< 0.05或0.01)。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腺苷预处理并未增强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人端粒酶RNA表达的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人端粒酶RNA,(human telomeraseRNA,hTR)的cDNA探针,分别应用RNA斑点杂交与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分析检测不同胃粘膜的端粒酶RNA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结果 人端粒酶RNA的cDNA探针制备成功。18例活检胃癌组织及45例手术胃癌组织RNA斑点杂交检测的阳性率均为l00%,相应TRAP分析的阳性率分别为88.89%、86.67%,低于RNA斑点杂交(P<0.05)。同时RNA斑点杂交结果提示在非癌胃组织中随着肠化程度增高人端粒酶RNA表达也增强。结论 RNA斑点杂交检测人端粒酶RNA,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弥补了TRAP分析敏感性不足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病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ssociated hypertension,OSAAHT)的临床特点。对照分析 2 4例 OSAAHT和年龄及病期相匹配的 2 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比较症状、体重指数、治疗前睡眠前后血压变化及 2 4h血压动态监测等指标。结果发现 OSAAHT患者白天明显过度困倦 ,睡眠监测呼吸紊乱指数 (AHI)为 (4 5 .1± 15 .3)次 / h,体重指数高于对照组 [(2 7.9± 2 .5 ) kg/ m2比 (2 3.9± 1.7) kg/ m2 ,P<0 .0 1]。OSAAHT睡前血压 (137.1± 10 .5 ) / (88.4± 6 .6 ) mm Hg,清晨血压 (15 5 .9± 14.4) / (10 1.8± 4.9) m m Hg;原发性高血压病组睡前血压 (149.2± 12 .5 ) / (91.7± 6 .2 ) mm Hg,清晨血压 (140 .7± 9.4) / (83.4± 5 .9) mm Hg;两组睡前收缩压及清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差异 ,P<0 .0 1。OSAAHT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小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对照组[(13.3± 4.9) %比 (4 .5± 1.6 ) % ,P<0 .0 1]。提示 OSAAHT除了睡眠呼吸障碍外 ,还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清晨睡醒时血压较高 ,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变小 ,白天过度困倦以及肥胖等  相似文献   
6.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43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及化疗方法对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对43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分为:保守性手术(患侧附件、大网膜切除术+盆、腹腔腹膜结节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根治性手术(全子宫、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_肿瘤细胞减灭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采用VAC(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BEP(博莱霉素或平阳霉素,足叶乙叉甙,顺铂或卡铂)方案或VBP(长春新碱,博莱霉素或平阳霉素,顺铂或卡铂)方案进行联合化疗。患者5年生存率根治性手术为44.4%,保守性手术为64.0%,差异无显著性。VAC方案与BEP(或VBP)方案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77.3%(P<0.01)。疗程数≥4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3.9%,明显高于疗程数<4患者的38.9%(P<0.05)。认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可仅行保守性手术,术后辅以联合化疗。BEP(或VBP)方案对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改善明显优于VAC方案。术后化疗的疗程数与疗效有关,对长期生存率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的MRI表现:初步研究结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肝硬化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地研究26例肝硬化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的MRI表现,其中合并肝癌8例.26例中有12例行CT平扫,6例行CT增强扫描;26例均行MRI平扫,18例行Gd-DTPA增强MRI,10例行超顺磁性氧化铁(菲立磁)增强MVI.临床实验室检查中,除8例合并有肝癌的患者甲胎蛋白显著增高外,其余18例甲胎蛋白均正常.结果26例中12例结节灶直径<1 cm,8例在1~3 cm,6例>3 cm.MRI表现:12例直径<1 cm的结节灶在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Gd-DTPA和菲立磁增强与正常肝实质呈同步强化,在CT上呈高密度改变.结节灶直径1~3 cm的8例中,5例结节在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强化同前;另3例在T1WI呈低信号的结节,在T2WI呈高信号,其强化与正常肝实质不同步,在菲立磁增强扫描中呈高信号;CT平扫均呈等密度.6例直径>3 cm的结节中2例在T1WI、T2WI均呈等高信号,菲立磁增强扫描呈高信号,Gd-DTPA增强MRI示巨大结节较周围邻近正常肝组织信号高;4例在T1WI呈高信号,在T2WI呈低信号,菲立磁增强扫描呈低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巨大结节无强化,较周围邻近正常肝组织信号低,有时可见血管经过巨大结节表面.CT显示6例呈等或稍高密度.在MRI上可见1例“结中结”征.结论肝硬化再生结节在MRI上能较好地与肝细胞癌鉴别,但较难与退变结节鉴别.退变结节在T2WI不呈高信号,而肝细胞癌呈高信号,以此可作区别.此外,良性退变结节菲立磁增强T2WI呈低信号.  相似文献   
8.
苄丙酮香豆素对实验性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it.K拮抗剂苄丙酮香豆素(商品名华法令)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乙二醇饮水和氯化铵灌胃作成石剂,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成石组(B组)、华法令组(C组)。饲养4周后,检测大鼠肾组织钙含量和草酸钙晶体形成、24h尿钙、尿草酸含量及血生化指标。结果:成石组和华法令组肾组织中钙、镁含量,24h尿草酸及尿钙、镁排泄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镜下观察发现:华法令组大鼠肾脏草酸钙结晶形成多于成石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苄丙酮香豆素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抗神经元抗体对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神经元抗体抗-Hu、抗-Yo、抗-Ri抗体的检测与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法对12例确诊为副肿瘤综合症(PNS)的患者血清及32例非PNS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12例确诊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一项或多项抗体阳性;PNS患者血清中抗-Hu、抗-Yo、抗-Ri抗体的阳性率高于非PNS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抗-Hu,抗-Yo,抗-Ri抗体全部为阴性。结论 抗神经元抗体抗-Hu、抗-Yo、抗-Ri抗体可作为PNS早期诊断及确诊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回结肠代膀胱术临床分析(附2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回结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5例膀胱肿瘤患者膀胱全切除术后 ,应用末段回肠及盲升结肠作贮尿囊行正位膀胱重建术。 结果  2 5例中获随访 2 2例 ,随访时间 6~ 3 4个月 ,平均 19.5个月。患者一般于术后 3周自主可控性排尿 ,日间排尿可控率 91% ,1年夜间尿失禁 2 6%。术后 6个月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容量 (3 86± 75)ml(2 90~ 550ml)、最大尿流率 (12 .5±2 .2 )ml/s、剩余尿量 (2 6± 11)ml ,充盈期膀胱压力明显低于尿道闭合压。输尿管返流 2例 ,无尿道狭窄、输尿管狭窄 ,无高氯性酸中毒 ,肾功能正常。 1例术后 8个月发生肿瘤多处转移 ,余 2 1例无瘤存活。 结论 回结肠代膀胱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内压低 ,正位排尿 ,可控性好 ,并发症少等优点 ,患者易于接受 ,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