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与肝功能各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4年1月—2018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Graves病患者231例。其中,男性53例, 女性178例。检测所有患者TRAb、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指标;通过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及ROC曲线,分析Graves病患者肝功能异常指标与TRAb的关联性。结果 231例患者中,有58.4%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TRAb水平四分位分组后发现,随着TRAb水升高,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上升(P?<0.05),而肝功能指标中只有碱性磷酸酶(ALP)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控制性别、年龄、FT3、FT4和其他肝功能指标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TRAb水平升高,血清ALP升高的相对危险度增加(P?<0.05),TRAb水平四分位的OlR值达3.284(95% CI:1.221, 8.832);ROC曲线分析显示,当TRAb≥11.96?IU/L时,ALP升高的危险增加。结论 TRAb水平是Graves病 患者ALP升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瘤并肝转移的诊断、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回顾1例肝转移性胰高血糖素瘤患者2次入院临床资料,结合患者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后病史,分析该病治疗的方式选择和预后。结果:该例肝转移性胰高血糖素瘤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明确诊断后,行超声刀肝右后叶切除+肝左叶肿瘤局部切除+胆囊切除术后好转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恢复良好。结论:胰高血糖素瘤术后可并发肝转移,手术治疗为有效手段,预后较好,必要时可行肝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脂质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单核/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成为泡沫细胞,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条纹和粥样斑块。过去几年中,对于单核细胞如何聚集、分化、摄取脂质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了解。单核/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复杂性提示其很可能会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靶点。本文就单核/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行为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病( human immunide.ciency virus/tuberculosis,HIV/TB)并发感染患者的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与 HIV R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 2020年 6月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就诊的 HIV/TB并发感染患者 38例作为 HIV/TB组,另选取单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uman immunode.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ciency syndrome,HIV/AIDS)39例作为 HIV组,单纯 TB患者 35例作为 TB组,体检健康者 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 CD3+,CD4+,CD8+ T细胞计数和 CD4+/CD8+比值;荧光定量 PCR检测 HIV RNA载量。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 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CD3+,CD4+和 CD8+ T细胞数, CD4+/CD8+比值在各组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H=40.758,104.279,9.637和 101.770,均 P< 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TB组 CD3+和 CD8+T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520,-2.972,P=0.012,0.003);HIV组和 HIV/TB组 CD3+,CD4+ T细胞数以及 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 Z=-7.391~-4.325,均 P=0.000)。与 TB组相比, HIV组 CD3+, CD4+ T细胞数和 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138,-7.032和 -7.380,P=0.032,0000和 0.003),但 CD8+ T细胞数明显升高(Z=-2.463,P=0.014);而 HIV/TB组 CD3+和 CD4+ T细胞数以及 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65,-6.907和 -6.759,均 P=0.000)。与 HIV组相比, HIV/TB组的各项流式指标及 HIV RNA载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HIV RNA载量与 CD3+,CD4+,CD8+ T细胞数以及 CD4+/CD8+比值均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0.327,-0.370,-0.296和 -0.327,均 P <0.05)。结论 HIV/TB并发感染患者外周血 CD3+,CD4+ T细胞数和 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无论有无并发 TB感染,HIV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均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环状核糖核酸(circRNA)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研究价值。 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以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男性58例,女性52例;年龄61~82岁,平均(70±6)岁。通过Arraystar circRNA芯片筛选获得两组受试者血清样本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再利用qRT-PCR验证了获得的目标circRNA分子,并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注释和功能预测。 结果本研究对circRNA-001988、circRNA-0000344和circRNA-0000284在COPD组和正常组血清中的表达的差异进行了探究:发现与正常组相比,circRNA-001988和circRNA-0000344在COPD组血清样本中的表达分别下调了(6.54±2.75)倍和(5.94±2.89)倍;circRNA-0000284则在COPD组的血清样本中上调表达了(8.54±3.2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circRNA可作为COPD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创旋切术和开放切除术治疗2~3 cm中等大小乳腺肿块的效果,探讨手术方式选择的适应证。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中等大小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旋切组和开放组,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和满意度评分指标。结果:旋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血肿、感染、乳房外形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切组术后病灶残留率高于开放组(P<0.05);旋切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开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旋切术治疗中等大小乳腺肿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术后瘢痕小、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临床工作中需结合乳腺肿块的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1至2016年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5例,随机分组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职业、病程、肠镜下病变范围均有可比性,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0.163,P=0.871)。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共14 d,研究者则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4 iu每天一次皮下注射,共14 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作Mayo评分及检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改善(t值=15.425,P<0.001)、TNF–α下降(t值=7.080,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IL-1β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值=0.402,P=0.691)。对照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值=9.165,P<0.001),TNF-α(t值=1.472,P=0.154)、IL-1β(t值=0.941,P=0.35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以有效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促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粘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山楂核干馏液抗炎和抗菌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 使用干馏釜制备山楂核干馏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对干馏液进行分离;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楂核干馏液进行分析;以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一氧化氮模型评价山楂核干馏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微稀释法评估其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以评估其抗炎和抗菌活性,并筛选主要活性化合物。结果 山楂核干馏液及其4个亚流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作用,其中Fr.B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均较强。从山楂核干馏液4个流分的色谱图中确定12个共有峰,其中发挥主要抗炎作用的成分为4、6、2、9号峰,质谱分析鉴定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发挥主要抗菌作用的成分为4、2、9、11号峰,质谱分析鉴定这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结论 山楂核干馏液具有较好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作用,同时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确了山楂核干馏液中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4个成分对其抗炎作用贡献最大,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对其抗菌作用贡献最大。研究结果为山楂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在2020年颁布并实施,以充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的精神,并适应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的规则。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涉及伦理审查的重要更新之一在于,强调了申办者需要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提交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其他潜在的严重安全性风险信息报告、研发期间安全性更新报告等安全性报告,对机构伦理审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者结合欧盟、美国、英国等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成员国对安全性报告的伦理审查要求,探讨了我国在新形势下以注册为目的的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报告伦理审查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大黄䗪虫丸7 种动物 药质量标志物的含量。方法选取10 批次市售大黄䗪虫丸,采用酸水解法、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其中的氨基 酸和脂肪酸成分,衍生化HPLC 法测定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及色氨酸的含量,衍生化GC-MS 法测定油 酸、亚油酸及硬脂酸的含量。结果该方法经线性范围、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等考察确证适 合用于大黄䗪虫丸中7 种动物药质量标志物的测定。两种方法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7%~101.53%,95.18% ~98.07%;精密度的RSD 分别为1.22%~2.72%,1.87%~2.92%;稳定性的RSD 分别为1.17%~2.48%,1.58%~ 2.95%;重复性的RSD 分别为1.12%~1.68%,1.20%~2.6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符 合测定要求,可用于大黄䗪虫丸动物药质量标志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