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51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心络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伴脑供血不足患者 ,用通心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给予 53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 4粒 ,每日 3次 ,疗程为 4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检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变化 ,并与 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脑供血不足组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 (V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5或 P <0 .0 1 ) ,且多数血管搏动指数 (PI)升高 (P <0 .0 5) ;治疗后脑供血不足组各血管的Vm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 ,且PI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结论 通心络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供血 ,是治疗和预防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通天口服液治疗偏头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初步探讨药物作用机理。方法:临床观察50例偏头痛患者,量化记录服用通天口服液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测定服药前3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同时进行常规检查,统计分析前后数据的变化,结果:服用通天口服液后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评分均显著减少,没有严重副作用发生,血浆CGRP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通天口服液是治疗偏头痛的安全有的药物,降低患者血浆CGRP的含量可能是药物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脑电超慢涨落图的正常参考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研究发现,采用多重频谱分析与非线性处理的方法从脑电信号中提取的超慢涨落成分可反映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A)、乙酰胆碱(Ach)、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的活动,从而使无创伤性检测人在生理和病理生理状态下脑内神经递质的活动成为可能。广东核电集团重庆万丰实业有限公司根据这一原  相似文献   
4.
高糖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和内皮素-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高糖状态对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正常浓度(5.05mmol/L)和高浓度(15mmol/L、30mmol/L)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24h后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用MTT法评价内皮细胞活力,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用原位杂交法测定ET-1mRNA表达。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可使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细胞活力降低,ET-1分泌显著上调,并呈剂量依赖性损伤细胞,但ET-1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高糖对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的损伤作用,ET-1升高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面神经炎又称Bell氏麻痹,是指茎乳管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见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斜,流涎,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鼻唇沟平坦。本病起病突然,多数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现将其面部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浓度尿素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BMECs)产生炎性因子及其机制。方法以相同渗透压的甘露醇为对照,高浓度尿素(25 mmol/L)干预HBMECs 3、6、12和24 h后,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NF-α、i NOS、环氧合酶-2(cycloxygenase-2,COX-2)、核因子κB(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水平。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细胞NO含量。结果高浓度尿素增强细胞内TNF-α和i NOS表达。细胞TNF-α、COX-2和p-P65蛋白水平在3和6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 NOS蛋白水平持续增高(P0.01)。NO含量在3 h明显增多(P0.05)。结论高浓度尿素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7.
高血糖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中很常见,而且与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具有重要联系,并可导致预后不良.文章对aSAH后血糖升高的机制、引发DCI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普瑞巴林添加治疗部分性癫(癎)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平行设计添加治疗的方法,确诊为有部分性癫(癎)发作的225例癫(癎)患者,被随机分配入普瑞巴林治疗组(114例)与安慰剂组(111例).在6周前瞻性基线期后,采用灵活剂量的普瑞巴林(150~600 mg·d-1)添加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癎)发作.主要疗效指标:部分性癫(癎)发作28 d-反应率.次要疗效指标:部分性癫(癎)发作28d-减少率、临床疗效评价、16周内癫(癎)无发作和发作减少率≥50%的病例比例、第13~16周癫(癎)无发作和发作减少率≥50%的病例比例以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并观察研究药物的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普瑞巴林组部分性癫(癎)发作28 d-反应率(-40.24±37.88)%,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2.84±37.61)%(F=15.063 9,P=0.000 l).普瑞巴林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0.53%和47.75%,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普瑞巴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安慰剂组高(45.61% vs 23.42%,P=0.000 7),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视物模糊、乏力等.结论 普瑞巴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普瑞巴林作为部分性癫(痈)发作的添加药物有确定的疗效,安全耐受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Pumilio2(Pum2)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转录后调控因子,与微小RNA功能相似,通过其特定的结构域与m RNA结合以阻断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近年研究表明,Pum2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发生和功能执行密切相关,其表达变化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学进程。本文拟就Pum2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肺炎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会显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增高病死率,是影响卒中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欧洲和美国的卒中治疗指南均缺乏针对SAP的标准化诊疗措施推荐。文章对SAP病理生理学机制和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