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淑花  刘清池  庞宇慧  武大勇 《河北医药》2006,28(10):1011-1011
患者,女,57岁.主因再生障碍性贫血6年,腹泻、发热2 d于2003年7月20日首次入院.患者6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瘀斑,就诊于某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0×109/L,血色素(HGB)100 g/L, 血小板(PLT)25×109/L;骨髓涂片示增生低下,活检示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对血小板(PLT)的影响,分析影响PLT的临床因素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等19个分中心的AA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基础治疗,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患者PLT变化情况,分析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AA患者的临床因素特征。结果:AA患者接受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4个月后,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的有13例,PLT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有66例。对一般资料分析显示,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血常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红蛋白≥60 g/L时、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时、网织红细胞比率<0.5%时,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分析显示,CD3+CD19-<60%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更容易恢复正常(P<0.05)。结论:当AA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血红蛋白≥60 g/L、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网织红细胞比率<0.5%、CD3+CD19-<60%且越低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AA患者的PLT更容易增加并恢复正常(P<0.05)。  相似文献   
3.
凉血解毒法治疗难治性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迁延难愈.西医治疗多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由于其副作用大,患者多寻求中医治疗,1998~2004年我们单用凉血解毒中药治疗38例RITP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2000年在美国举行的“国际肿瘤生物治疗及基因治疗年会”会议总结报告曾指出:“生物治疗是目前知道的惟一一种有望完全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手段,21世纪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世纪。”细胞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细胞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killer cells,CIK)是一种高效、新型免疫活性细胞,CIK细胞用于治疗白血病已经成为白血病过继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它通过处理、呈递抗原而介导机体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再生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5例,随机分为补肾中药再生方治疗组32例和司坦唑醇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以再生方水煎服,日一剂;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每日6mg~8mg口服。治疗3个月以上进入疗效统计,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统计血细胞输注量。结果:再生方治疗组缓解9例,明显进步6例,进步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司坦唑醇组缓解1例,明显进步3例,进步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30.3%,再生方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司坦唑醇组(P<0.01),形态学观察再生方组使MDS红系病态造血减轻。治疗期间,再生方组血细胞输注量明显少于司坦唑醇组,血小板输注量减少尤为显著(P<0.01)。再生方组仅见6例轻微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司坦唑醇组(P<0.01)。结论:再生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手镜细胞白血病(handmirrorcellleukemia,HMC L) 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形态变异型,骨髓涂片内白血病细 胞外观形如手镜,我们在工作中发现1例。 一、病例资料 患儿,男,11岁,因间断发热10d、右下肢瘀斑3d于 2003年7月17日入院。入院前10d,患儿因腮腺炎发 热,体温最高38.4℃,给予抗感染治疗,病情好转。1周 后,患儿右下肢出现瘀斑,躯干部出现散在性针尖大小出 血点,体温偏高,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Hb)96g/L,白细胞(WBC)183.1×109/L,血小板 (PLT)54×109/L,幼稚细胞65%。骨髓检查提示“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V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再生方治疗治疗低危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低危MDS60例,按WHO诊断和分型,其中RA12例,RCMD42例,RAS2例,MDS-U 4例。随机分为再生方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再生方组应用再生方,水煎服,日一剂。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2 mg,3次/d,口服,或十一酸睾丸酮40 mg,2次/d,口服。治疗期间患者如有感染发热及时应用抗菌药物,贫血严重或出血明显时输注红细胞悬液或血小板,并统计血细胞输注数量。结果再生方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血液学改善14例,总有效率66 T.7%。对照组部分缓解2例、血液学改善9例,总有效率3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 P <0.05)。细胞形态观察,中药再生方治疗低危MDS,可以使红系病态造血减轻。再生方组红细胞输注量为(15±10)U,对照组为(22±15)U,2组比较红细胞输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18, P <0.05)。再生方组血小板输注量为(6±4)U(1人份为1 U),对照组为(13±6)U,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31, P <0.05)。再生方组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均为轻微的消化道反应,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对照组30例有20例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8, P <0.01)。结论再生方治疗低危MDS有较好疗效,有效率高于雄性激素类药物,并减少红血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无严重不良反应。形态学观察再生方可改善红系病态造血,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一般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但一些患者停用激素后很快复发或需要较大剂量的维持治疗,不少患者因为糖皮质激素的相关不良反应,难以坚持用药.雷帕霉素是近年开发应用的新的免疫抑制剂,我院2008年至2010年应用雷帕霉素治疗28例复发性AIHA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