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从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AMPK)和内皮型一氧化氮酶(eNOS)途径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干预组以及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n=20)。实验中密切监测大鼠一般情况,治疗期结束后收集尿液检测24h蛋白尿,收集血液检测肾功能指标、抗氧化指标,收集肾脏观察肾脏病理学,同时检测肾脏组织中AMPK及e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结果 正常组肾小球正常,无明显病理特征;模型组出现肾小球增大,系膜和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三个剂量组相较于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UREA、CREA和MDA明显升高(P<005);SOD和GSH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和川陈皮素三个剂量组24h尿蛋白定量、UREA、CREA和MDA明显降低(P<005),SOD和GSH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 AMPK、AMPK和eNOS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AMPK和eNOS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川陈皮素可保护肾功能,提高血清和肾脏抗氧化指标,同时增加AMPK和eNOS蛋白和mRNA表达,最终保护糖尿病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2.
“开门法”是云南著名中医学家戴丽三颇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源于《黄帝内经》“太阳为开”的学术思想,即在生理上指太阳之气宣发舒畅,在病理上太阳是邪气入侵的道路,在治疗上是指开太阳气机之门,使邪气透表出里,从而达到“表气通,里气和”的目的。附戴丽三运用此方治疗疑难杂症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搜集近20年有关龚廷贤的研究文献,针对其中情志疾病之病因病机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探讨了其独具个人特色的临床经验,以期为现代中医诊治情志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作为"后天的来源"和"气血生化的来源",脾脏参与并维持着身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健运失职,引起多种疾病发生,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易损伤脾胃之气,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患者会出现腹泻现象。针对本病治疗,临床多采用益气健脾、祛湿止泻的方法。研究显示,部分脾虚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现象,而AAD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故笔者将以肠道菌群及中医"脾"的相关理论为背景,运用脾-肠间的相关性联系,结合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AAD的临床实践及其生物学内涵两个角度,探讨通过调节"脾主运化"功能,达到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以治疗AAD的发生,并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银杏内酯B (GB)治疗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AFLD)的作用是否与调控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肝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相关。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GB低、中、高剂量(GB-L、GB-M、GB-H)组(n=12),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构建MAFLD模型(正常组除外)。治疗8周后,收集血清和肝组织。生化试剂盒检测血脂和肝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GRP78、PERK、p-eIF2α、ATF4、CHOP、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显著,与模型组...  相似文献   
6.
吴梦龄  范艳  杨榆青  何丹  姚政  宋波 《西部医学》2020,32(4):505-509;514
目的 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观察金钗石斛多糖对肝细胞色素P4502E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金钗石斛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高脂高糖饮食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给予相应治疗6周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提取肝脏检测肝脏病理学、肝组织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收集血液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结果 模型组出现一定的脂肪样变性,部分肝细胞有炎性因子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有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指数、AST、ALT、TG、TC、CYP2E1蛋白及mRNA明显升高,CAT和SOD明显降低(各P<0.05);与模型组相比,金钗石斛多糖三个剂量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AST、ALT、TG、TC、CYP2E1蛋白及mRNA均明显降低(P<0.05),CAT和SOD明显升高(P<0.05),且金钗石斛多糖高剂量组TG和TC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金钗石斛多糖三个剂量组CYP2E1蛋白及mRNA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结论 金钗石斛多糖可明显降低NAFLD大鼠肝脏中CYP2E1蛋白及mRNA表达,进而改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提高CAT和SOD活力,最终有效缓解NAFLD大鼠症状。  相似文献   
7.
通过撷取崩中、倒经、痛经、经期浮肿及感冒5个病症来总结明代医家岳甫嘉治疗妇人经期疾病的经验,探知其学术思想。认为岳氏善从气血关系着手来阐发经期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辨别气血的虚实、寒热,确立调理气血治疗经期疾病的主旨,包括益气养血清热治崩中,滋阴降火顺气治倒经,行气活血散寒、益气养血治痛经,活血利水、健脾利水治经期浮肿,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治经期感冒等。其调理气血善用四物汤,此方集行气、养血、活血于一体,适应范围广泛,于妇人尤宜。此外,岳氏善调脾胃以促气血之生成,用药不忘固护脾胃,其学术精粹对现代临床诊病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肠黏膜屏障作为肠道内环境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防线,是肠道防御机制最重要的环节,能够维持机体内的稳定环境。肠黏膜屏障损伤,会使肠道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菌移位、内毒素入血,从而诱发一系列由炎症反应引起的相关组织损伤,加重原发疾病的发生。脾为后天之本,能维持人体的内外平衡,抵御外邪,其生理功能与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具有相似之处。脾气亏虚,易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因此益气健脾、恢复脾胃之气的防御和运化功能是防治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基础及关键所在。近年来研究表明,健脾类中药可通过促进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调节肠道免疫功能、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补充肠道营养等作用修复肠黏膜的损伤,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现结合国内外研究,阐述常见中医证型及脾虚时肠黏膜屏障的变化、健脾类中药对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修复作用机制,以期为健脾类中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自噬研究膈下逐淤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膈下逐淤汤低剂量组,膈下逐淤汤中剂量组,膈下逐淤汤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普通饲料加自来水喂养外,其余各组均高糖高脂饲料加5%红糖水喂养。6周末造模成功后,膈下逐淤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7.2g/(kg·d)、14.4g/(kg·d)、28.8g/(kg·d)膈下逐淤汤灌胃治疗,持续6周。取材前称取大鼠体重,剖腹取出肝脏称取肝脏重量,获得肝指数;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血脂及肝功能(TG、TC、HDL-C、LDL-C、ALT、AST);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II、P62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INF)检测肝组织自噬相关蛋白ATG5、P62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脂肪变性明显;肝指数、血清血脂(TG、TC、LDL-C)、肝功能(ALT、AST)、肝组织P6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或P<0.01);血清HDL-C、肝...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梳理芳香中药的定义、归经,探讨其在脾胃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芳香中药辛温香燥,循脾之所喜,去脾之所恶,行中焦之正气,宣壅滞之湿浊,可健脾、理脾、醒脾、暖脾,临证脾胃有恙者均可灵活加减用之。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溃疡及促进胃肠蠕动等药理活性。本文重点从原理、适应证、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芳香中药化湿健脾、行气宽中、醒脾开胃、暖脾温中的功效,并通过总结医家经验详细阐释芳香药物治疗脾胃系统疾病的作用原理,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脾胃系统疾病提供有益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