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3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13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865篇
预防医学   60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25篇
中国医学   173篇
肿瘤学   20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发式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生理学课程理论抽象、实验操作复杂等特点,阐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取代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必然性。因生理学教学难度大、实验操作条件高,故着重介绍了问答式、讨论式、演绎式、归纳式、直观式等五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检测 p1 6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 ,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3例胃癌组织及 35例癌旁组织进行 p1 6蛋白的定位观察 .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均有 p1 6基因蛋白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62 .3% (33/53)和 88.6% (31 /35)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 .胃癌 p1 6基因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P>0 .0 5) ;而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0 .0 5) .p1 6蛋白阳性者 5年生存率 51 .0 %高于 p1 6蛋白阴性者 2 0 .0 % (P<0 .0 5) .结论  p1 6基因缺失和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检测 p1 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清代名医的医德(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生动事例介绍清代名医的医德,以供后人效法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瘦素受体在条件性厌味大鼠脑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瘦素受体 (LR)在条件性厌味 (CTA)大鼠脑的表达 .方法 :采用高度特异的抗瘦素受体血清 ,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LR在CTA和对照大鼠脑的分布与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 ,CTA大鼠皮层Ⅲ层、视交叉上核、弓状核、杏仁基底外侧核、海马CA3、下丘脑外侧区等核团瘦素受体表达增加 (14 6vs 12 0 ,138vs 92 ,118vs 78,10 7vs70 ,85vs 38cells·mm-2 ,P <0 .0 5 ) ,而下丘脑前区、脑桥臂旁核、杏仁中央核瘦素受体表达减弱 (13vs2 6 ,70vs5 5 ,12 2vs 16 2cells·mm-2 ,P <0 .0 5 ) ,孤束核瘦素受体的表达与对照大鼠无显著性差异 (5 0vs 5 7cells·mm-2 ,P >0 .0 5 ) .结论 :瘦素可能通过杏仁核、臂旁核、海马、皮层的瘦素受体参与CTA的形成与维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8-甲氧沙林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细胞骨架蛋白形成的影响。方法:正常人黑素细胞取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用罗丹明结合毒伞素对细胞骨架蛋白进行特异性染色。结果:8-甲氧沙林可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促进黑素细胞骨架蛋白合成。结论:8-甲氧沙林可能通过诱导黑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和细胞骨架actin蛋白生成,从而影响黑素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erbB3、erbB4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为该基因作用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DNA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和HE染色检测 5 0例宫颈鳞癌中erbB3、erbB4基因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 (AI)和增殖指数 (MI)。结果 宫颈鳞癌中erbB3、erbB4表达率分别为 5 2 .5 %、44 .0 % ,AI、MI值分别为 5 .5 0± 4.10和 4.18± 3 .63 ,随着宫颈癌恶性程度增高、FIGO分期进展、肿瘤体积的增大和淋巴结转移组 ,erbB3、erbB4表达率增加 ,AI、MI值也增高 ,但差异仅在分化程度上有显著性 (P <0 .0 5 )。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erbB3、erbB4表达与AI、MI间无相关性 (r3=0 .10 98、0 .12 3 6,r4 =0 .2 15 1、0 .2 5 5 8,P >0 .0 5 )。结论 erbB3、erbB4和AI、MI预示着宫颈癌恶性潜能 ,但不能作为预后有用指标。erbB3、erbB4的作用机制可能不是通过细胞凋亡或增殖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胆囊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极差。虽然手术治疗方式不断改进,但总体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目前5a生存率为 3%~5%。因此外科综合治疗的开展仍不失为改善其预后的一种较佳选择。1 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胆囊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但仅有20%~30%的胆囊癌患者能够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的疗效主要取决于癌肿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分期,也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观点是:根据临床分期,对NevinⅠ、Ⅱ期的病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已足够,Ⅲ期可行包括区域淋巴结清扫和肝楔形切除在内的根治性胆囊切除术,而Ⅳ、Ⅴ期病例已无  相似文献   
8.
9.
为了培养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树立创新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品德,本文提出了几条关于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的设计原则,并且提出了几条医学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建议,以防止实验室微生物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18(1):110-111
目的 测定多聚核糖体含量及多聚程度的分布.方法采用PRV-50T垂直转头40PA离心管,梯度为15%-55%连续蔗糖梯度.离心条件温度10℃,转速40 000 r/min,时间9min.DGF-U型梯度仪液面跟踪法收集,同时与TH641摆平转头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垂直转头具有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强,操作简单,特别是离心管体积大,离心过程中产生的重定向作用使梯度容量大大增加,分离路径大大缩短,时间相应减少.结论为快速和大量制备、分析多种多聚核糖体提供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