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枢椎齿突骨折是一种累及寰枢椎区稳定性的严重损伤 ,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和深入的。近年来 ,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观念和方法 ,作者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骏骅  赵建宁 《中国骨伤》2003,16(7):443-445
假体植入后松动是许多行关节置换术病人面临的严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提高人工关节置换的疗效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导致假体植入后松动的主要原因是关节活动使得假体表面之间长期摩擦,因此产生大量磨损微粒,微粒在骨-假体界面之间迁移,诱发局部环境中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导致假体周围的骨溶解.为此,本文主要研究磨损微粒的产生过程以及微粒的产生对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减少微粒的产生以及限制其在假体周围的迁移,以此来预防骨溶解发生.……  相似文献   
3.
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关节软骨损伤、退变或其他病变时均可导致软骨面的缺损。缺损后依靠自身修复的能力很低,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有很多治疗方法,但对疗效的评估仍不一致。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缺损部位、分级以及患者对治疗结果的具体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作者通过对近十年来该领域出现的新技术以及目前的治疗手段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骨保护素 (osteoprotegerin ,OPG)在假体周围各区的浓度变化 ,研究各区OPG表达与磨损微粒聚积之间的关系。 方法 :临床选取 4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病例 ,于术中按照Delee Charnley髋臼分区法和Gruen Amstutz股骨分区法 ,采取松动假体周围各区的反应界膜组织 ,采用羊抗人OPG多克隆抗体对界膜进行免疫标记 ,比较OPG在各个分区中的浓度 ,并以电镜观察统计界膜各个分区中磨损微粒聚积的数目。 结果 :髋臼分区中OPG阳性细胞数目三区显著高于一区和二区 (P <0 .0 5 ) ,股骨分区中OPG的阳性细胞数目一区、六区和七区显著高于其余各区 (P <0 .0 5 )。髋臼分区中三区磨损微粒聚积数明显高于一区和二区 (P <0 .0 5 ) ,股骨分区中一区、七区中黑色磨损微粒均匀弥漫存在 ,明显高于其余各区 (P <0 .0 5 )。 结论 :假体周围OPG的表达具有一定规律性 ,并与磨损微粒的局部聚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工关节磨损微粒在界面中的分布及运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人工关节置换中的磨损微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及运动。 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兔 32只 ,在兔的股骨远端沿股骨轴线钻孔 ,植入直径 4mm ,长 15mm的圆柱形钛合金棒作为模拟假体。按膝关节内注入微粒的不同随机分为四组 ,即注入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钛合金微粒、骨水泥微粒和等渗盐水组。在第 16周处死动物 ,取股骨远端及膝关节囊 ,观察磨损微粒在界面中的分布及运动情况。 结果 :各实验组假体隧道边缘产生一层纤维结缔组织界膜 ,其中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在这层界膜组织下可见明显的骨吸收和骨破坏现象。聚乙烯组、钛合金组、骨水泥组假体隧道边缘的组织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隧道一区的组织细胞含量明显高于二区 (P <0 .0 5 )。 结论 :人工关节磨损微粒的沉积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限制微粒在假体骨界面之间的移动可能会减少假体松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枢椎齿突骨折是一种累及寰枢椎区稳定性的严重损伤,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和深入的。作者对近年来枢椎齿突骨折在解剖、损伤机制、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核因子kappa B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核因子kappaB是一种重要的核内转录因子,在细胞炎性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等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0多年前被发现开始,其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就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作者就近年来在核因子kappaB结构和功能上的研究进展作一回顾,并简要介绍核因子kappaB的抑制因子和辅转录因子及其与其他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鼠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分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改进成骨样细胞体外分离技术,提高酶消化法的消化效率。方法:连续使用3次I型胶原酶与胰酶的混合消化液和1次胰酶单独静置消化,使用培养瓶作容器,观察连续四次消化的过程和所得细胞数,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获得大量的细胞,具有体内骨细胞的形态特征,ALP活性,并能在体外发生钙化。结论:该改进方法可有效提高骨样细胞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