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23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2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单纯桡骨茎突骨折对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笔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2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单纯桡骨茎突骨折24例。结果门诊随访8~18周,平均13周。24例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2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茎突骨折的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
掌指关节置换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手部慢性关节炎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综述掌指关节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和历史演变;归纳掌指关节置换术的术前评估与计划;介绍掌指关节置换术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总结了近十年来不同类型掌指关节假体的临床疗效。在手部慢性关节炎领域,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掌指关节置换术在减轻疼痛、矫正畸形和改善手部功能方面会得到更好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方法对正常人足部动脉的解剖结构进行无损伤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对正常 32人 6 4足的足背、跖背、跖底动脉行径、来源与口径进行探测。结果  6 4足中 1 6只检测到足背动脉弓 ,出现率为 2 5 % ,36足检测到第二跖背动脉 ,出现率为 5 6 2 % ,37足检测到第二跖底动脉 ,出现率为 5 7 8% ;1例足背动脉缺如 ,占 1 6 % ,其第一跖背动脉来源于腓动脉。 5 9足检测到第一跖背动脉 ,出现率为 92 2 % ,其中 ,顾玉东Ⅰ型 ,占 2 8 1 % ,Ⅱ型 ,占 4 6 9% (30例 ) ,6足为ⅢS 型 ,占 9 4 % ,正常人足部动脉彩超结果表明 ,5足为Ⅵ型 ,占 7 8%。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的方法可以对足部动脉的解剖结构进行无损伤的检测 ;以足背动脉为共同血管蒂 ,第一、二跖背 (底 )为动脉蒂共干同时移植拇趾皮甲瓣和第二足趾 (或二、三足趾 ) ,扩大再造手的虎口 ,改进现有单足供趾再造手技术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足母]甲瓣切取术后供区修复的方法,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足母]甲瓣切取术后25例[足母]趾创面,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其中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9例,采用足背或足底局部带蒂皮瓣修复12例,采用第二足趾皮甲瓣修复4例。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其中2例游离皮瓣在术后6个月进行二期削薄,外观和功能满意。第二趾皮甲瓣修复后的功能在3种方法中效果最好。结论根据[足母]甲瓣供区的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即时修复,能最大限度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生长板软骨细胞旁分泌作用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成骨分化的相关性。方法大鼠BMSCs与生长板软骨细胞进行间接共培养,培养终末期做细胞化学染色,定量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生长板软骨细胞持续高表达VEGF。BMSCs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ALP活性升高,BMSCs的VEGF的表达也逐渐增强。培养液加入两种分泌型VEGF中和抗体后,VEGF表达趋势不变,ALP活性仍为升高趋势,也不影响培养终末期钙化结节的形成。培养终末期BMSCs的CD31和CD34均阴性。结论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VEGF的表达符合成骨细胞分化基因的表达规律,与成骨细胞特征性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体外条件共培养条件下,中和VEGF后并不能阻碍BMSCs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治疗开放性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和应用伤害控制观念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3年12月60岁以上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住院治疗的病例21例。应用伤害控制学的原则:全面评价其外伤程度,条件允许则急诊手术,危重患者就临时固定,监护患者的生理指标,限期施行骨折固定手术。结果 17例患者获得超过4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7.3个月。17例患者在术后平均15周内(79~168d)达到临床愈合。参照Shelbourne疗效评定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78%。结论 治疗开放性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应用伤害控制的观念,兼顾患者全面情况,同时治疗骨质疏松和其它并存疾病。手术固定以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为主,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6岁;其中左侧12例,右侧15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18例。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3例,后交叉韧带断裂2例,半月板损伤3例。用改良内外侧联合切口,行微创内固定系统结合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其中3例半月板损伤,2例给予修补,另1例部分切除;3例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给予钢丝固定;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行Ⅱ期手术。术后2周、1、3、6个月、1年随访,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术后1年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术后与术后1年TPA及PA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PA:t=1·012,P=0·356;PA:t=0·667,P=0·521)。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6·9分(56~98分),根据此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中4例,差1例。结论:微创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是理想、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长期稳定性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部皮肤撕脱伤的原位修复的具体方法及相关治疗结果,并评价该方法的实用性.方法 通过吻合血管对手部皮肤撕脱伤进行原位修复共21例.①清创后皮肤静脉与基部断端吻合,适用于撕脱皮肤中含有静脉者,本组8例;②拇指吻合动脉和静脉,而手掌侧或背侧撕脱皮肤加压包扎,适用于手掌或手背撕脱合并有拇指脱套伤,本组7例:③指根部动、静脉移植吻合,掌、背侧撕脱皮肤原位修复加压包扎,适用于全手脱套伤、皮肤撕脱至指蹼以远者,本组6例.结果 16例撕脱皮肤完全成活,4例大部分成活,其中3例为直接吻合静脉者,1例为手掌部撕脱合并拇指皮肤脱套伤者,均为掌心皮肤坏死,范围为2 cm×3 cm,二期经游离植皮而愈.1例大部分坏死,为全手脱套伤者,手指部分完全坏死,二期行截肢术.随访1.0~2.5年,20例保肢成功者手掌外观及色泽接近正常,但瘢痕比较明显,皮肤轻度萎缩,感觉S2~S3级,手指伸、屈功能满意,重返工作岗位.结论 对手部皮肤撕脱伤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显微外科吻合血管技术,行皮肤原位回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变化的深入了解,其临床诊断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对股骨头坏死部位、受累面积的认识,对于诊断、预后、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临床常用诊断方法的新进展作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游离肌肉移植的临床应用、移植肌肉的选择、移植后肌肉的变化及功能的影响因素、游离移植对肌肉供区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