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1篇
  免费   961篇
  国内免费   663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25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899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1462篇
内科学   2610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402篇
特种医学   3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09篇
综合类   2263篇
现状与发展   27篇
预防医学   597篇
眼科学   183篇
药学   525篇
  6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5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741篇
  2013年   655篇
  2012年   821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830篇
  2009年   788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846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1.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贝母中腺苷和胸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4种贝母的甲醇提取物经薄层色谱法粗分离后,直接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好,腺苷和胸苷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为0.9999,同时也发现平贝、炉贝和伊贝中腺苷都占核苷总量60%以上,而浙贝中仅占约40%,提示贝母生药的抗凝血活性可能与贝母中核苷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的差别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大脑后动脉交通前段及其内穿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Willis动脉环后半环大脑后动脉及其内穿支的显微解剖,大脑后动脉交通前段内穿支是脑深部的重要供血血管之一,100%的病例双侧具有该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克隆人胃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片段并构建其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反义端粒酶RNA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H方法从人胃癌细胞株MKN-45中扩增出人hTR部分cDNA序列,将该片段分别正向和反向插入PEF6/V5-His-TOPO载体后构建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随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该正、反义载体转染入人胃癌细胞株MKN-45,用TRAP法观察后者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所克隆的基因片段其碱基序列与文献报导完全一致,且插入载体的方向完全正确。与正常对照、转染正义载体、空载体者比较,转染反义载体者端粒酶活性显著下降。结论 本实验已成功克隆了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的部分序列并成功构建hTR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而且反义端粒酶RNA能有效降低人胃癌细胞株MKN-45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评估CHROMagar 显色培养基(CAS)检测肛拭中沙门菌的效果。方法 以实验室保存沙 门菌和非沙门菌作为测试菌共190株,测试CAS、武汉SS平板(WS)上细菌生长的敏感性、特异性;并应用CAS 与WS对1717份餐饮业人员肛拭作沙门菌的现场分离效果比较。结果 CAS对测试菌和现场检测的敏感性均 为100%,明显优于WS的57.14%和31.58%;两者在肛拭样品中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1.11%(19/1717)和 0.35%(6/1717)。结论 CAS平板具有敏感性高、检出率高、易于掌握等特点,建议作为粪便常规分离或鉴别沙 门菌的首选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DSA设备作吞咽功能检查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用DSA设备对正常组24例,咽异感症患者32例,做上至颅底、下达第七颈椎平面的正侧位动态采集,了解吞咽状况,并行咽传输时间测定,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正常对照组咽传输时间为1.441±0.302s,咽异感症患者咽传输时间为1.367±0.409s,两组结果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但后者较易发生咽部钡剂滞留等改变。结论:DSA机由于采集速度快,不但在心血管检查及介入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在非血管性脏器的动力学检查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由于能完整记录钡剂通过咽部的全过程,故此方法是吞咽功能检查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 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离和纯化2种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单个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微血管数目较少;增生性瘢痕微血管数目增多,血管狭长扭曲甚至闭塞。透射电镜可见增生性瘢痕中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有内皮细胞脱落。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GF-β1、PDGF、ET-1、VEGF、FGF2的水平分别为(60±8)、(30±4)、(0.12±0.03)、(52±5)、(18.1±1.2)μg/个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减退,可能与瘢痕中胶原的大量产生和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17.
Aspart与正规人胰岛素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选择21例应用预混人胰岛素Novolin 30R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泵交叉应用相同剂量的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Aspart与正规人胰岛素NovolinR控制高血糖,比较两种药物应用期间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发现Aspart在控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全天平均血糖均较后者疗效为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穿刺三叉神经节及其分支的可行性,分析两者的毗邻关系及相关限制因素.方法 对110例成年中国人头部薄层CT轴位原始资料进行多平面重组,观察圆孔、卵圆孔、翼腭窝(管)、Meckel腔与蝶窦外侧壁的关系,测量蝶窦外侧壁至诸结构的骨壁厚度.结果 ①圆孔紧靠蝶窦外侧壁的前外下方,骨壁厚度<2 mm者84例(76%);②重组图像可显示翼腭管全程,翼腭窝与蝶窦前下外侧壁之间的骨壁厚度<2 mm者77例(70%);③卵圆孔距离蝶窦外侧壁距离>5 mm 98例(89%);④由蝶窦腔内经颈内动脉管前方入路,斜向后下外方可及Meckel腔,骨壁厚度1~5 mm,颈动脉管为重要骨性标志.结论 经蝶窦内可分别穿刺或开放圆孔、翼腭窝和Meckel腔,而经蝶窦内穿刺卵圆孔基本不可行;经蝶窦入路至三叉神经节及其分支的可及性与蝶窦气腔的位置和扩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瘤的超声诊断:与其他诊断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等方法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2例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术前定位诊断的各种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其他诊断方法对比分析其各自的定位符合率。结果: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B超31%(13/42)、EUS55.6%(5/9)、IOUS100%(10/10)、超声引导下PTPC100%(3/3)、CT59.5%(25/42)、MRI50%(6/12)、选择性DSA27.3%(3/11)及ASVS90%(9/10)。彩超(CDUS)对胰岛素瘤良、恶性有鉴别作用。结论: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后选用B超(含CDUS)、EUS、CT等已可解决80%以上的定位诊断,然后再做MRI及ASVS;对仍未作出定位者,只要定性诊断明确即有手术探查指征,因为IOUS能提供可靠的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20.
36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6年9月瑞金医院收治的36例病理诊断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见于胰腺头颈部,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和CT诊断囊性肿瘤的正确率分别为69%(25/36)和94%(34/36)。CT对于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0%(29/36),对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为61%(22/36)。在不能排除或考虑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人中MRI对于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80%(4/5)。本组3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1例行胰腺节段切除;12例行胰体尾切除;5例行局部切除,1例行剖腹探查活组织检查。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胰瘘、内出血、幽门梗阻、胰腺假性囊肿合并肠瘘病人及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1例因内出血死亡。本组3例失访,32例获随访,除2例因其它疾病死亡,其余均健在,术后无复发。结论:CT和MRI,结合肿瘤学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可大大提高浆液性囊腺瘤的术前诊断率。浆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但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大多数浆液性囊腺瘤可考虑随访;有症状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或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不能鉴别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