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8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473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成人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术后近期记忆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性,19岁。因间断性头痛3年于2004年7月入院。1年前在外院诊断为左丘脑囊肿,行左额叶皮层造瘘囊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症状无缓解。1年后复查头颅MRI示左丘脑囊肿增大,囊壁无增强,囊内无瘤结节,左额皮层造瘘坏死区;松果体区圆形低信号占位,增强后囊壁明显增强,约1.5cm×1.5cm×1.5cm(图1)。查体:记忆力正常,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诊断:左丘脑囊肿;松果体囊  相似文献   
22.
岩斜及枕大孔区髓外肿瘤因局部解剖关系复杂手术治疗难度较大,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术后护理有一定难度,本文分析了该区肿瘤25例,着重探讨临床围手术期护理特点,要点包括术前详细进行护理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防止术后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23.
内镜下经鼻脑脊液漏修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鼻内镜下经鼻脑脊液漏修补的手术方法,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鼻内镜下经鼻手术修补脑脊液鼻漏35例,外伤性20例,自发性12例,医源性3例,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以颅底CT扫描、脑池造影等获得诊断,采用自体阔筋膜片修补颅底缺损。结果 本组35例均在术后3-32个月进行随访,其中1次手术修补成功32例,2次手术修补成功1例,1次手术失败后拒绝再次手术2例,手术成功率94%,无颅内出血、颅内感染,无神经功能受损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脑脊液漏修补成功率高、手术创伤小,可以作为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4.
25.
探讨螺旋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日间病房住院的1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引导下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治疗日间手术。收集手术时间,术毕至出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月、3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改良 Macnab评级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并进行术前与术后的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螺旋CT引导下穿刺成功率为100%,并在手术当日出院,平均手术时间为(35.55±10.44)min,平均术毕至出院时间为(58.36±25.26) min,平均总住院时间为(453.91±27.18)min。术后1、3月的NR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3月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有效率分别为86.13%、89.05%。所有患者均未有穿刺或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螺旋CT引导下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是可行的,其可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日常功能障碍、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不同药物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临床常用的甘露醇和速尿对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 ,因改良Feeney自由落体装置致大鼠创伤性脑水肿 ,分别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速尿及 2药合用进行治疗。通过对血 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观察、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及光镜、电镜下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判定各治疗组的疗效。结果 :大剂量甘露醇治疗组的脑水肿蓝染面积和脑组织含水量下降最明显 ,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脑组织损伤最轻 ,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 ,其治疗效果反而下降 ;小剂量甘露醇和速尿合用组的脱水作用虽不如大剂量甘露醇组强 ,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 ,其治疗效果并未明显下降。结果提示 :甘露醇对于急性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最佳 ,使用甘露醇 5~ 6次后应使用小剂量甘露醇 +速尿治疗 ,单独应用速尿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预后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1月至2016年12月美国SEER数据库中4812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31例,女性1981例,男女比例为1.4∶1.0;发病年龄<60岁者2236例(46.47%),60~<75岁者1718例(35.70%),≥75岁者858例(17.83%);幕上肿瘤2417例(50.23%),幕下肿瘤299例(6.21%),脑内多发肿瘤554例(11.51%),其他或未指明部位的脑部肿瘤1542例(32.0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513例(73.00%),非DLBCL 234例(4.86%),其他或未指明类型的淋巴瘤1065例(22.13%);治疗方式为单独活检的2010例(41.77%),单独部分切除61例(1.27%),单独完全切除54例(1.12%),活检+化疗2384例(49.54%),部分切除+化疗159例(3.30%),完全切除+化疗144例(2.9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采用Fine-Gray检验与竞争风险模型研究影响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通过Log-rank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PCNSL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婚姻状态、肿瘤部位、病理学亚型、手术、化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等。Fine-Gray检验与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肿瘤特异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婚姻状态、肿瘤部位、病理学亚型、手术方式、化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而性别与放疗均与肿瘤特异生存无明显相关性。与活检相比,PCNSL患者可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部分切除:HR=0.805,95%CI:0.656~0.989,P=0.04;完全切除:HR=0.521,95%CI:0.414~0.656,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活检+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95%CI:24.497~31.503),单独活检组为2个月(95%CI:1.756~2.244),单独部分切除组为2个月(95%CI:1.410~2.590),单独完全切除组为19个月(95%CI:0~39.311),部分切除+化疗组为67个月(95%CI:46.187~87.813),完全切除+化疗组为84个月(95%CI:57.448~110.552),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切除可能改善部分PCNSL患者的预后。化疗可能使肿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患者的肿瘤特异生存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miR)-362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比较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32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4例正常脑组织中miR-362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星形细胞瘤组织miR-362表达(0.194±0.052)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miR-362表达(0.436±0.044,t=8.8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miR-362表达(0.172±0.045)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0.202±0.070)均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miR-362表达(t=10.101,t=6.3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miR-362表达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miR-362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4,P>0.05)。结论miR-362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表达下调,但在低级别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29.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行MRI或CT检查,将数据输入导航系统,进行头颅或脊髓三维模型重建,设计手术切口和入路,术中实时定位。1999年11月-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其他14例;脊髓肿瘤8例。结果 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0例,占5.0%,无手术死亡。结论 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尤其是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保障。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 (18F FDG)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脑显像皮质代谢改变与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关系 ,及其对手术方式选择和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治疗的 72例癫痫患者 (男 49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2 4岁 )术前行18F FDGPET脑显像并与同期磁共振 (MRI)、视频脑电图 (VEEG)结果进行比较 ,全部进行了疗效随访 (3~ 2 4个月 ,平均 15个月 ) ,其中 2 0例术后复查了18F FDGPET脑显像。结果  72例患者术前PET显像均有皮质代谢改变 ,1例表现发作期高代谢 ,71例表现发作间期低代谢。18F FDG代谢改变检出率高于MRI,其定位定侧准确性高于VEEG ,但多发低代谢灶不一定全是致痫灶。术后FDG显像有助于判断低代谢灶性质。皮质低代谢灶合并同侧丘脑和 /或对侧小脑代谢减低 ,术前术后显像对比表明系功能性变化。术前FDGPET图像分型与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相关。结论 手术前后FDGPET图像对比有助于评价代谢改变与癫痫灶的关系 ,代谢改变图型可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