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目的分析百岁老人中腰围、BMI、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和腰围小腿围比值(WCR)与其抑郁症状风险间的关联。方法纳入全样本调查的海南百岁老人共1002人。使用GDS-15进行抑郁症状相关风险的调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各人体测量指标与抑郁症状风险间的关联强度。结果校正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类型)以及生活方式(吸烟和饮酒)相关变量后,总人群中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和WCR与GDS-15关联的标准β值分别为-0.069、-0.032、0.009、-0.009、-0.099和0.060,其中关于上述β值的检验P值中BMI和小腿围<0.05。随小腿围增加,百岁老人的抑郁症状风险随之降低,OR=0.94(95%CI:0.90~0.98)。而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随着小腿围的减少和WCR的增加,抑郁症状的风险逐步增加,趋势P值分别为0.038和0.042。结论百岁老人中,中心肥胖(腰围、WCR)与外周肥胖(小腿围)对于抑郁症状具有不同关联,百岁女性中小腿围增加是其抑郁症状风险的保护因素,应关注小腿围较低的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4.
百岁老人作为研究健康老龄化的"模板人群", 探索其健康长寿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有助于探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实现健康长寿的可能路径。近年来, 包括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CHCCS)在内的长寿人群观察性研究报道了百岁老人主要健康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联。本文旨在综述CHCCS近年来发现的相关研究证据并结合国内同类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健康指标包括血压、血脂、血糖、血红蛋白、身体测量指标和肾功能等;生存质量及健康结局包括饮食、营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老年综合征等。以期为制定健康老龄化政策提供相关人群流行病学证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海南百岁老人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2014-2021年调查数据, 本研究共纳入1 002名基线资料完整的海南百岁老人, 随访其生存与死亡结局。根据简易营养评估量表将百岁老人的营养状况分为营养良好(12~14分)、营养不良风险(8~11分)和营养不良(0~7分)3组。利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百岁老人的生存状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 2021年5月31日随访结束后, 共发现522名百岁老人死亡, 7年全因死亡率为52.10%(522/1 002)。与营养良好组相比, 营养不良导致的平均减寿为0.62年。生存分析显示, 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率高于其他组(χ2=16.45, 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与营养良好的百岁老人相比, 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风险更高(HR=1.65, 95%CI:1.18~2.31)。亚组分析发现女性百岁老人该关联更为显著。结论营养不良与海南百岁老人高全因死亡风险相关, 提示应及时评估和关注百岁老人特别是女性老人营养状况对其健康长...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海南女性百岁老人性激素分布特征及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共717名符合条件的女性百岁老人纳入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性激素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海南女性百岁老人雌二醇和孕酮的M(Q1,Q3)为32.60(18.40,58.70)pmol/L和0.62(0.32,1.01)nmol/L。存活组与死亡组雌二醇(pmol/L)和孕酮(nmol/L)分别为26.65 vs. 37.80、0.54 vs. 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雌二醇和孕酮与死亡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Q4组的风险比(HR)值为1.58(95%CI:1.17~2.15),孕酮Q3Q4组的HR值分别为1.53(95%CI:1.10~2.12)和1.63(95%CI:1.15~2.32)。亚组和交互分析结果显示,雌二醇与高血压、糖尿病和低HDL-C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孕酮与糖尿病存在交互作用(P=0.016),睾酮与低HDL-C血症存在交互作用(P=0.034)。结论 海南女性百岁老人雌激素水平与较高的死亡风险有关,且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6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随访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比较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替格瑞洛治疗组再发心梗和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治疗组(P<0.05),而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应用氯吡格雷相比,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再发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下降,出血发生率未增加,替格瑞洛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心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为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6年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相关数据,对用药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结果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42.69%;其中男性高于女性,18岁以下人群使用率最高,为77.08%;脑外科手术使用率最高,达94.28%;预防用药病例数以第3代头孢菌素为主,占81.32%,以注射用头孢他啶使用人数最多,占70.23%;给药时机大于术前1 h的人数比例为61.87%;24 h内停药的患者比例为63.81%;适应症、用药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用法用量、给药疗程及联合用药的合理率分别为73.74%、16.34%、8.56%、73.74%、63.81%和99.61%.结论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存在使用率偏高、合理率偏低的不合理问题,尤其是品种选择及给药时机的合理性较低,应进一步规范用药和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比较胸腔镜和开胸亚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0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接受开胸亚肺叶切除术(开胸组),105例接受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随访至术后18个月,评估所有患者的死亡、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病理分型、分期、直径和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37±12)min vs(149±9)min]、住院时间[(11±3)d vs(15±2)d]、失血量[(186±22)mL vs(212±12)mL]明显短于或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胸腔镜组全因死亡人数(9例)少于开胸组(19例),胸腔镜组肺癌致死例数(6例)少于开胸组(1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总人数、局部复发人数、远处复发人数、心脏、肺部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而且减少了全因死亡例数和肺癌致死例数.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到院就诊并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Group A).同期随机选择我院接收的100例患者样本,其中50例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Group B)以及50例患者病检结果为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者(Group C)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2/HRP染色法对三组研究对象组织中ER、PR、Ki-67进行检测,对其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最后统计分析所有结果.结果:癌变组中ER、PR表达明显低于非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增生期内膜组(对照组),且非典型增生组显著低于正常增生期内膜组.Ki-67在癌变组中表达最为明显,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表达量最少,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PR、Ki-67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能够明显反应子宫内膜癌的病变程度及预后,可将其作为子宫内膜癌临床靶向治疗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