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52篇
  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63.
目的 探究海藻酸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大鼠海水浸泡创面的抗炎效果。 方法 制备大鼠海水浸泡创面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负压引流海藻酸盐辅料装置覆盖,对照组使用常规急救辅料覆盖。伤后第5天取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查。第7天取伤口组织提取总RNA,进行qRT-PCR实验,对TNF-α与IL-6 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术后第7天取伤口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 结果 血常规结果显示,实验组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RT-PCR实验显示,实验组炎症因子IL-6与TNF-α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新生血管呈垂直创面生长,创面可见明显的上皮化;对照组上皮化不充分,肉芽组织内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VEGF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负压引流海藻酸盐敷料装置对海水浸泡创面,有利于减少炎症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微血管生成,进而促进伤口的良性愈合。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免疫细胞浸润全景,构建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并评估患者的预后.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肺鳞状细胞癌全转录组数据,通过R 4.0.3软件利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计算不同免疫细胞浸润相对含量,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并用ROC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合临床变量绘制预测患者3、5、10年生存率列线图.结果 共涉及22种免疫细胞类型.正常组织中的8种免疫细胞亚群(初始B细胞、浆细胞、激活记忆CD4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M0型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休眠树突状细胞)浸润相对含量均低于肺鳞状细胞癌组织(P<0.05或P<0.01),正常组织中的另外8种免疫细胞亚群[休眠记忆CD4T细胞、休眠自然杀伤(NK)细胞、单核细胞、M2型巨噬细胞、激活树突状细胞、休眠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相对含量均高于肺鳞状细胞癌组织(P<0.01或P<0.05),其余免疫细胞亚群(记忆性B细胞、CD8T细胞、初始CD4T细胞、γ/δT细胞,激活NK细胞、激活肥大细胞)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初始CD4T细胞、休眠记忆CD4T细胞对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是危险因素(HR>1),而激活记忆CD4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休眠树突状细胞则是保护因素(HR<1).激活记忆CD4 T细胞、休眠树突状细胞浸润相对含量高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较相对含量低的患者好(P<0.05).用激活记忆CD4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休眠树突状细胞构建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风险评估模型的效能良好,ROC曲线的AUC为0.678.结论 休眠树突状细胞、激活记忆CD4T细胞与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预后有关,并且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预后相关免疫细胞亚群构建的预后风险评估模型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65.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因其可造成人类认知能力下降、癫痫发作、运动功能受损和人格改变等,而广受人类关注,而颅脑损伤后体内微生物变化及其对脑外伤后遗症的影响机制研究还不透彻.本文回顾颅脑损伤后人体内肠道微生物的变化及其对脑外伤后遗症的影响,包括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脑肠轴的变化等,并探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成像(STE)检测肾实质硬度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超声和STE技术分别对68例健康志愿者双肾实质的不同部位进行检查,分析双肾不同部位STE检测成功率、变异度、操作者内可重复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左肾上极、中部、下极和右肾上极、中部、下极肾实质STE检测成功率分别为72.06%、80.88%、73.53%和75.00%、79.41%、73.53%;变异系数分别为(14.66±6.10)%、(12.18±7.33)%、(14.66±6.01)%和(15.35±6.19)%、(13.21±5.51)%、(17.64±6.74)%;重复性检验提示操作者内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73~0.94)、0.88(0.80~0.94)、0.78(0.62~0.88)和0.84(0.77~0.90)、0.82(0.73~0.89)、0.77(0.60~0.87)。(2)左肾上极、中部、下极和右肾上极、中部、下极肾实质STE测值分别为:(8.06±1.71)kPa、(8.25±1.82)kPa、(7.98±1.74)kPa和(8.03±1.48)kPa、(7.89±1.76)kPa、(7.94±1.84)kPa,左肾与右肾、上中下极间STE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左肾中部被膜距探头距离、取样深度的健康志愿者其左肾中部实质STE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肾中部实质STE与健康志愿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左肾中部被膜距探头距离、取样深度均无相关性。结论 STE检测双肾成功率高、稳定性佳,可作为评估肾脏弹性的可靠检查方法。对于正常双肾或双肾弥漫性改变的疾病,推荐选择左肾中部实质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67.
谷氨酰胺(Glutamine),作为人体中最丰富的自由氨基酸,对多种生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提供细胞能量、支持免疫系统功能、维持肠道健康,以及在氮运输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肌肉组织是谷氨酰胺的主要合成和释放场所,它被释放到血液中,以供肠道和免疫系统等其他组织使用。然而,在疾病状态下,尤其是肿瘤情况中,谷氨酰胺的代谢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这已成为研究焦点。本综述主要讨论肿瘤细胞中谷氨酰胺参与的代谢步骤及谷氨酰胺阻断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雄激素性秃发(AGA)发病率逐年升高,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目前外用治疗AGA的药物主要仍以米诺地尔为主,尚缺乏其他有效的外用制剂。AGA的治疗长期且持续,在临床亟需安全有效且能长期使用的药物。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的重要宝库,复方侧柏酊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促进毛发生长等作用。在临床上,以侧柏叶乙醇浸泡取滤液外用治疗秃发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综述近年来复方侧柏酊治疗AGA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9.
[摘要] 目的 探讨同一术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结直肠外科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实施的2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75~280 min,平均216 min;出血量50~350 mL,平均140 mL;住院时间8~11 d,平均9.5 d;无一例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随访4~39个月,1例死于腹腔转移,3例肝转移灶切除术后复发并再次给予切除。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的肝脏疾病,目前NAFLD的治疗仍主要依靠对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至今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随着近年来学者们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NAFLD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由于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因此对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筛选将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该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NAFLD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治疗经验,综述一些有望用于NAFLD治疗的药物,包括药物作用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