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评估第二代双源CT前门控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Flash模式)中ECG呈现的"不稳定波形"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Flash模式冠状动脉成像的73例连续病例,与采集数据前ECG波形比较,观察采集数据的单个R-R间期中波形变化。采用4级法评估图像质量。结果 组1(30例)为"不稳定波形"组,组2(43例)为"稳定波形"组。"不稳定波形"发生于数据采集时和(或)数据采集完成后,表现为基线抬高或下移,P波或QRS波群倒置、宽大畸形,T波~P波之间无命名的波形,波形呈M形、W形、V形或∧形,但R-R间期无变化。以血管段及患者为单位,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评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前门控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时,仅在图像采集R-R间期呈现的ECG"不稳定波形"可能为伪差,不对图像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2.
从中医病机、中医药治疗两个方面,综述心脏x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痰阻,治疗多采用理气活血化痰等法,包括中药辨证治疗、经方治疗及中成药治疗等。  相似文献   
43.
目的客观评价部分核心期刊近5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CHKD知识总库收录的5种核心期刊2003年1月—2007年12月发表的学术论文,用经过验证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信息采集表》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采集,并参照CONSORT标准与Jada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评价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报告58篇,其中西医诊断标准应用国际标准的34篇,有明确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的23篇;有4篇对随机化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正确的描述,仅有1篇对随机分配的隐匿有较为详细正确的描述;无1篇有样本含量估算的描述;研究各组间基线比较情况描述不严谨;有34篇提到了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的观察问题。结论近5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正逐渐提高,但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包括随机化、盲法、样本含量估算、分配隐匿、统计学分析等等方面。  相似文献   
44.
目的系统评价六味能消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Medline、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纳入相关RCT,并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纳入9篇RCTs,共770例受试者。六味能消胶囊联合西药的血脂总疗效高于西药对照组(P=0.04),TC(P=0.000 2)、TG(P0.000 01)、LDL-C(P0.000 01)均低于对照组,HDL-C(P0.000 01)高于对照组。六味能消胶囊血脂总疗效西药对照组更高(P=0.002),TC(P=0.0003)、TG(P0.00001)低于对照组,HDL-C(P=0.02)高于对照组;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后TG水平低于中成药对照组(P0.0001),血脂总疗效(P=0.006)、HDL-C(P0.00001)高于绞股蓝总苷片组,TC(P0.000 01)低于绞股蓝总苷片组。结论六味能消胶囊整体疗效较好,与中成药疗效近似,对TG改善尤佳,对血脂总疗效、TC、HDL-C的改善优于绞股蓝总苷片。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古今胸痹病名、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几个方面对《金匮要略》胸痹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古之胸痹多为肺、心病传变,以"阳微阴弦"立论,治以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为主;今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病位在心,以"心脉痹阻"立论,治以活血化瘀为主,两者存在明显区别。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古今疾病谱的变化;对疾病认识方法的变化;规范化诊疗及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使然。最后得出对学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6.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领域的一大分支,其应用过程不需要做大量特定领域知识的特征提取便可以得到传统方式难以提取到的数据特征,完成复杂的数据分析,相对于传统机器学习更为高效准确。当前深度学习在中医学领域已有初步发展,在辅助中医诊断、构建中医诊断模型、医案数据处理等方面具备显著成果。本文基于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数据图像处理及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优势,结合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对深度学习的发展前景和当下存在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认为在今后深度学习和中医药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算法模型的性能水平及数据样本的数量和质量,为深度学习的发展提供规范的中医专业数据库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正>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可导致心电图广泛前壁导联缺血性改变,合并有传导异常改变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却较为少见[1]。2021年欧洲心脏学会(ESC)指南中,将“不推荐可纠正的AVB患者接受起搏治疗”列为Ⅲ级推荐[1]。寻找PE后新发AVB病因并判定可逆性,对衡量老年患者群体起搏器植入风险与获益有重要临床意义。本例以温阳救急为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法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通过《金匮要略》条文解析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经方论治要点,其病证、脉象特点在于人的整体阴平阳秘状态失调,导致阳微阴弦。阴阳失调,阳气失于主导地位,急性冠脉综合征脉象可随阴阳二气微弦程度而变动。在仲景专论胸痹十首方药为主方的基础上,根据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脉证演变表现,临床可与六经方药合方论治。整合医学贵在整合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优势,逆转其阳微阴弦的疾病状态,通过西医与经方整合而达到阴阳和合,实现心脏康复。同时采用随访个案数据分析,指出急性冠脉综合征首先重在预防,明确遵循经方思维与经方整合应用,并在治未病上强化中西医整合,对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动态血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老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147例,均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电图检查.根据静息心率的数值将患者分成4组:RHR≥80次/min为1组,70次/min≤RHR≤79次/min为2组,60次/min≤RHR≤69次/min为3组,50次/min≤RHR≤59次/min为4组.比较四组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常规生化指标和动态血压参数.结果 各组比较:总胆固醇3组>1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1组>其余三组;24h平均DBP 1组(67.11±8.55)mm Hg>3组(61.47±8.34)mm Hg,1组>4组(61.79±7.77)mm Hg;白天平均DBP 1组(67.29±8.95)mm Hg>3组(62.22±8.48)mm Hg,1组>4组(61.53±8.44)mm Hg;白天SBP负荷1组(40.61±32.57)mm Hg>2组(33.16±33.36)mm Hg>3组(23.00±26.26)mm Hg>4组(20.87±27.2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h平均DBP、LDL-C为静息心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与全天平均DBP、LDL-C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在诊疗中应予以重视,以期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及心脑血管病预后.  相似文献   
50.
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等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可视化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可以有效的呈现复杂网络结构并从中挖掘有用信息的方法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CiteSpace为主题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展示当前相关研究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为其进一步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