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检测甲型 H1N1流感病人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甲型 H1N1流感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总结 2009年 11月 5日至 2017年 1月 15日甘肃省人民医院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所收治的 73例临床资料完整且没有基础免疫疾病的甲型 H1N1流感病人血清总 T淋巴细胞、 CD4抗原阳性的 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 CD8抗原阳性的 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甲型 H1N1流感病人 CD8+T淋巴细胞在诊断初期即已升高(42.27±11.13)cells/ul,并在恢复期基本恢复正常(29.26±12.99)cells/ul;总 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则在诊断初期有不同程度下降(44.09±13.51)、(47.27±7.73)cells/ul,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 CD4+T淋巴细胞与 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病程中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4,0.415,0.618;P=0.892,0.106,0.082),但随病情好转有升高趋势。结论甲型 H1N1流感病人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慢性间歇缺氧导致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间歇缺氧(IH)组、间歇缺氧+生理盐水(IH+NS)组、间歇缺氧+依达拉奉(IH+EDA)组,每组6只。将4组大鼠放置在密闭式饲养舱内造模,NC组舱内氧气浓度维持在21%左右,IH组、IH+NS组、IH+EDA组定时输入纯氧气、纯氮气、压缩空气,使舱内形成缺氧-复氧循环(60 s低氧期+60 s复氧期),低氧期舱内氧浓度降至6%~7%,每日造模8 h(10∶00-18∶00),同时IH+EDA组大鼠每天造模前按照5 mg/kg剂量标准予以腹腔注射依达拉奉,IH+NS组大鼠按照同等剂量标准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8周后采集大鼠血液标本及肾脏组织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肌酐(Crea)、尿素(Urea)水平;HE、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变化、纤维化程度;化学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肾组织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Wester...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7个地理区域内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方法 对全国7个地理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内的29家三甲医院2013-2014年间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的患者例数及同期该院呼吸内科总住院患者例数进行统计,逐月计算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比例。对各个地区之间及每个地区不同月份之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29家医院的呼吸科总住院患者为206 135例次,其中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为6 480例次,占同期总住院数的3.14%。不同地区间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人数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比例差异较大,东北地区比例最高(5.61%),华东地区比例最低(1.97%)。不同地区之间哮喘患者住院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多数地区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例数及比例都有两个高峰,分别位于2-4月及9-10月,东北、华东及华南地区的春季高峰更为显著,而华北及西南地区的秋季高峰更为明显,西北地区的高峰则位于冬季(12-1月)及夏季(6-8月)。东北、华北及西南地区各月份之间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不同地区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季节波动性,多数地区存在春季及秋季两个高峰。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以慢性间歇性低氧和睡眠碎片化改变为特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卒中等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作为守护血管健康的门户,其功能障碍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因此,早期准确识别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并对其进行干预,将有希望能够降低心血管风险。众所周知,炎症和氧化应激作为OS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通过各种途径损害血管内皮,最终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可通过调控相关靶基因的表达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OS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分子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miRNA可通过调控靶基因参与胚胎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途径,与OS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在OSA及其相关并发症中的差异性表达,使其有望用于OSA及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有望作为OSA早期诊断、治疗的参考指标。然而,miRNA与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就正常血管内皮功能、内皮功能障碍及评价方法、miRNA与OSA...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1年11月的文献,确定与COPD和MMP2相关的合格文献。使用统计软件计算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及其95%CI以衡量各研究效应量大小。结果 此次Meta分析共纳入10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外国COPD组的外周血MMP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3.40,95%CI:0.70~6.10,I2=98%,P=0.01)。中国急性加重期COPD(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外周血MMP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我国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未控制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 以《全国移动哮喘评估与管理项目》中纳入的我国28个省市32家三甲医院未达到哮喘控制且治疗依从性差的全部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纳入研究对象923例, 其中男性388例, 女性535例, 通过对项目入组时患者的初访基线资料进行分析, 采用组间比较和χ2检验的方法了解我国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59~68岁、病程20年以上、文化水平低、外地随访、合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对疾病认知水平低的哮喘患者, 药物依从性评分量表(MARS-A)评分更低, 即治疗依从性更差, P值分别为0.026(t=1.20)、0.004(t=3.97)、0.001(t=4.92)、0.003(t=3.98)、0.032(t=1.22)、0.001(t=4.99)。对于哮喘疾病相关问题回答全部正确的患者243例(26.33%), MARS-A评分明显高于回答不完全正确的哮喘患者[(36.23±5.85)分比(31.77±5.74)分, P=0.001]。结论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受个体因素及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境外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甘肃省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3日~2020年9月3日,甘肃省20所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报告的COVID 19确诊病例共169例,其中境外输入组79例(全部为境外回国人员集中隔离留观任务中发现的华人病例),本地病例组90例。对169 例 COVID19 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境外输入组中,男性59例,女性20例,年龄(28±11)岁;本地病例组中,男性39例,女性51例,年龄(44±17)岁;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8、3.667;均P<0.01); 本地病例组年龄大于境外输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0,P<0.01);本地病例组重型/危重型明显多于境外输入组(x2=9.137,P<0.01);境外输入组发热、咳嗽和乏力发生率低于本地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18、15.764、10.929;均P<0.01)。境外输入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谷草转氨酶与本地病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2、-1.440,Z=-1.585;均P>0.05),境外输入组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D 二聚体与本地病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27、-4.116、-2.604 、-3.902、-2.436、-4.224、-2.158、-2.016、-2.679、-3.339;均P<0.05)。本地病例组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境外输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72,P<0.05);本地病例组接受呼吸支持的患者明显多于境外输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67,P<0.01)。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示,境外输入组病灶分布以单侧肺叶为主,本地病例组病灶分布以双侧肺叶为主;境外输入组肺部影像学改变以小结节影为主,其次为磨玻璃影,本地病例组则以磨玻璃影和实变影为主。结论 甘肃省COVID 19境外输入病例以青年人居多,较本地病例临床症状轻微;本地病例患者年龄偏大、合并基础疾病者更多,重型/危重型患者多,全身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指标更高,对心、肝、肺等器官功能的影响更大,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更多。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未经治疗的OSA可导致多种不良的健康后果,包括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气道正压通气(PAP)、减肥、口腔矫正器、上气道手术、体位疗法等传统的OSA疗法主要针对OSA的解剖学因素。然而,OSA的发病机制是异质性的,非解剖学因素对大多数患者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用于治疗OSA,但是随着人们对OSA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刻,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致力于药物治疗OSA及其合并症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将对近几年药物治疗OSA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为将来药物治疗OSA的相关研究提供文献支持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包括研究生就业,尤其是呼吸专业研究生。虽然疫情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相对增长,但是随着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就业竞争明显加大。医学毕业生面对疫情后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易产生焦虑恐惧、消极悲观等不良就业心理。呼吸专业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要面对就业的不确定性,还可能出现疫情后的职业疑虑。探究疫情时代影响呼吸专业研究生就业心理的相关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旨在缓解呼吸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