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3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350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734篇
内科学   534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986篇
综合类   898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416篇
  3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3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6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68例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病原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检测CAP患者呼吸道及血液标本的常见病原体 ,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军团菌属占 2 2 .1 % (1 5/ 68) ,肺炎支原体占 1 1 .8% (8/ 68) ,病毒占 1 6 .2 % (1 1 / 68)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 2例、乙型流感病毒 5例 ,副流感病毒 1例 ,腺病毒 1例 ,艾滋病病毒 2例。细菌占 2 .9% (2 / 68) ,有 47.1 % (32 / 68)不能明确病原体 ,混合感染率为 8.8% (6/ 68)。病毒性肺炎、军团菌肺炎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外周血白细胞、胸部影像均无特异性 ,其鉴别需靠病原学检查。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CAP病因主要为非典型病原体和病毒 ,对此类CAP的经验治疗应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2.
13.
颅脑转移瘤的CT和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4例颅脑转移瘤,CT增强薄层扫描88例,其中延迟扫描58例;薄层MRI 44例。114例(85%)有幕上转移,38例(28%)有幕下转移。73例(54%)多发,64例(46%)单发。增强MRI显示清晰和尚清晰者为42例(95%),增强后1~3min CT延迟扫描显示清晰和尚清晰者为55例(95%),延迟3min以上显示清晰和尚清晰为95%。可见,增强CT延迟扫描和大剂量增强CT对颅脑转移瘤的检出效果与增强MRI是相仿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甲环酸中的顺式异构体含量。先用衍生化试剂3,5-二硝基苯酰氯预处理氨甲环酸,然后通过HPLC,以喹啉为内标,YMC-PackAM-302ODS为色谱柱,甲醇-0.02mol/L醋酸铵溶液(4:7)为流动相,在254nm波长处检测,顺式异构体在1~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1),最低检测限为0.02%。  相似文献   
15.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 131I治疗对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DTC术后随访患者 3组 :1组 2 98例 ,均为术后复发患者 ,分析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因素对复发的影响 ;2组10 8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患者 ;3组 12 4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的患者。进行后两组间年复发率对照分析。结果 ① 1组DTC复发患者性别男、女之比(1∶1 5 )和病理类型滤泡状、乳头状癌之比 (1∶4 )均高于文献 (1∶2~ 3和 1∶8) ;原发灶甲状腺癌肿块切除、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和双侧腺叶切除者复发百分率依次降低 (分别为 4 7 3%、34 2 %和 18 5 % ) ;复发多出现于术后 5年内 (6 5 1% ) ;复发部位以颈淋巴结居多 (2 3 5 % )。② 2组DTC术后 1、5和 10年复发率分别为 4 6 3%、8 33%和 12 0 4 % ,5 3 85 % (7 13例 )发生在术后 2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占 5 3 84 %和 30 77% ;3组 1、5、10年复发率分别为 0 81%、4 0 3%和 7 2 6 % ,5 9例发生在术后 4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为 5 9例和 2 9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DTC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对术后复发有一定影响 ;DTC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可改善DTC预后 (延  相似文献   
16.
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应用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ing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应用LISS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24 ̄67岁,平均40.6岁。胫骨近端骨折28例,股骨远端骨折13例。多发伤22例(53.7%),陈旧性骨折6例(14.6%),翻修手术1例。新鲜骨折均采用关节面切开复位、干骺端闭合复位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陈旧性骨折及翻修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果单侧LISS手术时间平均87.2min。全部病例随访13~21个月,平均16个月。3例股骨远端骨缺损患者平均于术后21.3周(19~24周)行植骨术,植骨术后22.3周(18~24周)骨折愈合。其余患者愈合时间平均15.1周(11~23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6.8周(12~25周)。术中发生螺钉脱落1例,提拉复位装置断裂1例,工具断裂1例,螺钉未能按计划置入2例。术后发生关节面复位丢失1例,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失败病例。按照Rasmussen骨折复位评分标准,优31例、良10例。术后1年关节活动范围2.4°~95.6°。术后1年HSS评分平均88.4分(58~98分),其中优27例、良10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0.2%。结论LISS为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骨折。但其手术理念及手术技术与传统手术不同,还需要一定病例与随访的积累才能确定其疗效。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血管病与代谢紊乱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进  陆磊  施弘  贾伟平 《上海医学》2003,26(1):35-38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对 2 72名上海地区正常人及 92 3例急性脑血管病 (5 0 3例脑梗死、4 2 0例脑出血 )患者住院的基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 5 0 3例脑梗死、4 2 0例脑出血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 (BMI)、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 (LDL)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②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中 ,伴高血压者分别为 95 .0 %、97.1% ;伴高血糖者分别为 4 4 .0 %、39.7% ;伴高三酰甘油 (TG) /低高密度脂蛋白 (HDL)分别为 34.8%、38.1% ;③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中 ,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分别占 14 .7%、16 .7% ;合并 2种代谢紊乱者分别占 4 6 .9%、4 3.1% ;合并 1种代谢紊乱者分别占 36 .0 %、38.8% ;无代谢紊乱者仅分别占2 .4 %、1.4 %。④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中 ,除代谢紊乱者血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代谢紊乱者外 ,合并 2种以上代谢紊乱患者中BMI、血糖、TG均高于对照组及无代谢紊乱者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多伴有多种代谢紊乱 ,因而 ,有效控制代谢紊乱与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 775例 (男 32 6例 ,女 4 4 9例 )年龄 2 0~ 5 0岁的社区人群 ,测定其体重指数 (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谱 ;收集晨尿检测尿白蛋白、尿肌酐浓度 ,并计算尿白蛋白 /尿肌酐的比率。根据有无高血糖、高血压或高三酰甘油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TG/低HDL C)血症分为 4组 ,即正常组 (A组 )、1种代谢紊乱组 (B组 )、2种代谢紊乱组 (C组 )及代谢综合征组 (D组 ) ,评价微量白蛋白尿与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 ①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 2 2 .2 % ,显著高于正常血糖者 (5 .2 % ,P =0 .0 0 2 ) ;高TG/低HDL C血症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 8.3% ,显著高于正常血脂者 (4.0 % ,P =0 .0 12 ) ;高血压患者与正常血压者的差异无显著性。②随代谢紊乱加重 ,尿白蛋白浓度显著升高 (协方差分析 ,P <0 .0 1) ,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升高 (趋势分析 ,P =0 .0 0 3)。③ 4组间尿肌酐浓度、尿白蛋白 /尿肌酐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①糖尿病、高TG/低HDL血症人群的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病率显著升高。②随代谢紊乱加重 ,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亦升高  相似文献   
19.
放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进行放射线照射 ,并观察其效应。方法 :对 6例经临床、X线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骨巨细胞瘤标本进行体外细胞培养 ,传代后实验组进行放射线照射处理 ,对照组未进行放射线处理。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台盼蓝染色后计数、MTT法测定和FCM分析来观察放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放射线照射后 ,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可见逐渐发生皱缩和脱落 ,细胞存活率为 8 2 7%~ 13 5 0 % ,细胞毒性指数为 83 19% ,FCM分析显示G0与G1期比例明显增加 ,G2与M期比例明显减少。结论 :放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韩培  蒋垚  陈旸  邵俊杰  张先龙 《上海医学》2004,27(5):327-330,i003
目的 研究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结合软骨下骨钻孔治疗犬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依照软骨缺损处理方法的不同将64侧股骨髁随机均分为4组:①结合组:软骨下骨钻孔 胶原海绵吸附rhBMP-2充填软骨缺损;②BMP组:胶原海绵吸附rhBMP-2充填软骨缺损;③钻孔组:单纯软骨下骨钻孔;④对照组:不作处理或单纯用胶原海绵填塞。术后2、4、8、12周取材观察其大体、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情况。结果 除对照组仅有纤维组织修复外,其余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修复,但结合组的修复在组织细胞形态、超微结构、Ⅱ型胶原含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rhBMP-2结合软骨下骨钻孔能有效修复犬膝关节软骨的全层缺损,该技术可行,有望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