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83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39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6篇
  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上颌骨外旋入路切除颅底及咽旁间隙肿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颅底及咽旁间隙肿瘤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2例咽旁间隙肿瘤、1例颅底肿瘤患者均采用上颌骨外旋入路,取Weber-Ferguson-Longmire切口,形成以咬肌为蒂的上颌骨肌皮瓣并外旋,充分暴露鼻咽部及咽旁间隙,直视下完整切除肿瘤。以颊部脂肪堵塞残留空腔,行上颌骨骨瓣复位。结果:3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颌面部无明显畸形及颌面功能障碍,其中1例术后行放疗。3例术后随访10个月~2年,肿瘤均无复发。结论:上颌骨外旋是切除颅底及咽旁间隙肿瘤的较佳手术入路,能充分暴露颅底及咽旁间隙、鼻咽部,在直视下完整分离切除肿瘤,手术安全,损伤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行早期胰岛素(INS)持续静脉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对胰岛D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T1DM并酮症酸中毒(DKA)患儿12例(强化组),采用早期INS持续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连续观察治疗开始及治疗3个月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BG(C-P/FBG)及INS用量。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TlDM并DKA患儿10例(非强化组),行非持续静脉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开始及治疗3个月时上述指标的差异;观察急性期患儿进入蜜月期的百分率。结果:①治疗3个月时,强化组FBG、2hPBG及HbAlc均较治疗开始时显著改善,且均达到强化治疗目标;C-P/FBG显著升高,达正常范围;3个月时INS用量显著低于急性期;②非强化组FBG、2hPBG、HbA1c均较开始治疗时明显改善,但未达到强化治疗目标;C-P/FBG升高,但未达正常范围;INS用量无明显减少;③两组治疗开始FBG、2hPBG、HbAlc、C-P/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INS用量强化组显著高于非强化组:治疗3个月时强化组2hPBG、HbA1c、INS用量均显著低于非强化组,C-P/FBG显著高于非强化组(约是后者的8.6倍),两者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强化组12例中11例进入蜜月期,非强化组仅3例进入蜜月期。两组比较)χ^2=6.50,P〈0.05。站论:早期INS持续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儿童T1DM可促进B细胞的修复及再生,使基础C-P/FBG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在微量白蛋白尿发生前后应用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单侧肾切除的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氯沙坦治疗1组和氯沙坦治疗2组。观测肾脏形态学及肾功能变化,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对照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UAER)持续上升;血肌酐(Scr)、肾脏肥大指数(KW/BW)、肾小球平均体积(MGV)、系膜面积比(FMA)以及肾脏TGF-β1、CTGF、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而肌酐清除率(Ccr)已开始下降。氯沙坦治疗1组和2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氯沙坦可通过下调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起到保护肾脏作用,但在微量白蛋白尿出现之前进行干预的效果并不比之后更好。  相似文献   
24.
研究三七皂甙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和脑脊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 1)和内皮素(ET)水平在不同时段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MCP 1和ET在不同时间血浆和脑脊液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应用三七皂甙治疗后的影响。结果:脑梗塞患者血浆MCP 1和ET的水平明显增加,三七皂甙组各时间段MCP 1和ET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CP 1在第3天达到峰值,第5天开始下降。ET在第3~5天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第10天的含量仍高于第1天。脑梗塞48?h后患者脑脊液MCP 1和ET的含量亦明显升高。应用三七皂甙后血浆MCP 1和ET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梗塞后血浆和脑脊液MCP 1和ET水平明显增高(P<0.05);MCP 1和ET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r=0.852)。三七皂甙对脑梗塞后血浆和脑脊液MCP 1和ET的表达有部分抑制作用,这可能是三七皂甙减轻脑梗塞后缺血缺氧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3T超高强磁场磁共振团注法三维动态增强MRA(3D DCE MRA)在腹部、盆腔及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使用GE EXCITE Ⅱ3.0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采用体线圈、移床技术、高压注射器团注对比剂,对30例腹部至下肢血管受检者行3D DCE MRA检查,对所有受检者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利用ADW4.2软件进行MIP和REFORMAT重建并进行成像质量的评价。结果:30例受检者的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均获得满意效果,血管清晰,病变明确,其中12例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经手术证实与3D DCE MRA显示的血管病变相符。结论:3D DCE MR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6.
实验性脑积水分流后脑顺应性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梗阻性脑积水犬模型,观察脑积水分流前、后及阻断分流后脑顺应性的变化。方法:随机将成年健康杂种犬18只分为2组。实验组(12只),向四脑室注入氰基丙烯酸凝胶诱导脑积水,诱导术后第8周,测量实验犬颅内压及其低压(5~15?mmHg)、高压(15~25?mmHg)时的脑顺应性,随后对脑积水犬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第10周再次测量分流后的颅内压和脑顺应性,并阻断分流管;第11周做颅内压和脑顺应性的最后测量。实验前和每次测量前,犬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照组(6只),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实验组MRI证实有10只犬形成脑积水。分流前的颅内压实验组(9.98±1.84)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3.82±1.19)mmHg,P<0.01;分流后颅内压恢复正常(4.28±1.25)mmHg,P>0.05,阻断分流管后很快恢复到分流前状态。高压时的脑顺应性在脑积水分流前、后和阻断分流后3个阶段是逐渐降低的[(0.065±0.008) ml/mmHg,(0.053±0.013) ml/mmHg,(0.032±0.005) ml/mmHg,P<0.05]。结论:犬梗阻性脑积水模型很适合脑积水的病理生理和治疗研究,脑顺应性下降可能是脑积水分流失败后呈急性恶化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交叉配型(flow cytometry crossmatch, FCXM)对移植肾一年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应用χ2检验比较FCXM阳性与阴性组间1年移植肾死亡有无差异。以“移植后1年肾脏的存活状况(是/否)”为应变量,以移植后早期排斥反应(移植后1月内发生)、血管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移植后1周内需做血液透析)、FCXM、群体抗原反应抗体(PRA)、 HLA A,B配型、HLA DR配型、供者类型(尸肾/活体供肾)、既往移植次数、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血清巨细胞病毒状态、冷缺血时间、供者和受者年龄等可疑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流式细胞仪交叉配型对移植肾1年存活有无影响。结果:25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12~60个月),期间30例移植肾死亡,其中23例发生在移植后1年内。 χ2检验显示,FCXM阳性与阴性组间1年移植肾死亡无统计学差异(P=0.157?0)。 Logistic 回归显示,对移植肾1年死亡有影响的因素包括移植肾功能延迟(OR=8.00, P=0.001?4),供者类型为尸肾(OR=9.30, P=0.001?7)和血管排斥反应(OR=5.05, P=0.021?9)。FCXM的结果不会影响移植肾一年存活率(OR=1.60, P=0.534?6)。结论: FCXM对移植肾1年后存活尚无肯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脑膜炎患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SF-NSE)对脑膜炎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对18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3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及25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及18例正常儿童CSF-NSE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化脑及结脑患儿CSF-NSE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病脑患儿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脑及结脑患儿CSF-NSE水平较病脑患儿显著升高(P<0.05);化脑、结脑、病脑患儿CSF-NSE与其CSF白细胞数及蛋白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SF-NSE测定可作为鉴别化脑和病脑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也可作为评价脑膜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9.
30.
Purpose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ryoablation of the celiac plexus for intractable abdominal pain versus ethanol therapy over a 5-year period.Materials and MethodsFrom June 2014 to August 2019, 83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who underwent neurolysis of the celiac plexus for management of intractable abdominal pain by using either cryoablation (n = 39 [59% female; age range, 36–79 years old [average, 60 ± 11 years old]) or alcohol (n = 44 [48% female; age range, 29–76 years old [average, 60 ± 12 years old]). Pain scores and reports of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or side effect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diarrhea and/or other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were collected from follow-up visits at 1 week, 1 month, and 3 months post-intervention and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The mean time of follow-up was 17.7 days. Fou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ryoablation develope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consisting of 2 cases of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2 cases of diarrhea (5.1%). Twel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thanol ablation develope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cluding 1 case of nausea, 3 cases of vomiting, and 9 cases of diarrhea (2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both diarrhea (chi-squared likelihood ratio, P = .03) and overall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chi-squared likelihood ratio, P = .04) in the ethanol group than in the cryoablation group.ConclusionsCryoablation of the celiac plexus may provide a new treatment option for intractable abdominal pain, and it appears to have a lower incidence of diarrhea and fewer gastrointestinal side effects than ablation using ethan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