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ET)、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血浆ET、NPY、CGRP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1周内血浆ET、NPY水平明显升高,纳洛酮治疗组血浆ET(第1、3、7天)和NPY(第1、3天)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脑梗塞和脑出血血浆CGRP在发病24h内升高之后逐渐下降,纳洛酮治疗组血浆CGRP(第1、3、7天)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脑梗塞及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纳洛酮可显著降低ET和NPY水平、升高CGRP水平,从而保护脑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内皮素—1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颅脑外伤患者于伤后不同时期(伤后第1d,第5d和第14d)分别采集静脉因、脑脊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1浓度,伤后第5d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脑血管痉挛发生与否。结果 血浆与脑脊液ET-1水平变化呈平行关系。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浆、脑脊液ET-1水平明显高于脑血管无痉挛者,脑血管痉挛程度越重,ET-1水平越高。结论 血浆与脑脊液中ET-1水平升高可引起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脑脊液内皮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脑脊液内皮素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含量改变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脑出血患者因浆及脑脊液中ET1含是均升高;单纯脑实质出血者以血浆含量升高为主;而脑实质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含量均显著升高;血浆ET1增高与出血量无明显关系,脑脊液中ET1含量在大量出血时显著升高。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ET1升高可能与机体应激有关,而脑脊液中ET1升高可能与血脑屏蔽被破坏及损害或刺激室周组织,引起了ET1分泌释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三七总甙(PNS)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浆中MIP-1α、MCP-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实验组大鼠不同时相点血浆中MIP-1α、MCP-1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肺纤维化模型组各时相点血浆中MIP-1α、MCP-1水平均高于三七总甙组,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第28天达最高水平。PNS组MIP-1α、MCP-1受到明显抑制,接近对照组。结论 PNS能有效抑制血浆中MIP-1α、MCP-1水平,减轻肺泡炎症程度,从而达到防治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AH患者血浆及脑脊液内皮素含量与DIN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2例SAH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中ET含量的变化,测TCD及神经功能障碍的病情观察。结果SAH急性期及恢复早期血浆及脑脊液中的E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脑血管痉挛和神经功能障碍呈正相关。结论SAH后脑血管痉挛程度与血浆及脑脊液中ET含量在时间进程和程度上密切相关,SAH后脑脊液中ET可能参与了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名  李泽林  陈清 《海南医学》2002,13(8):10-11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发展情况。方法:选择35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梗死灶体积分为小、中、大梗死组;依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型,每位患者分别于起病1天,7天,14天,第21天进行血浆内皮素浓度的测定。并设30例同期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ET明显升高,21天时血浆ET水平仍显著升高(P<0.01),中、大梗死组的ET明显高于轻型者(P<0.01),结论:ET含量的升高是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监测ET能帮助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变化和评估预后,对脑梗死的防治起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和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XNJ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醒脑静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含量的变化,并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N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周后,血浆ET含量较用药前明显下降,NO含量较用药前明显上升(P<0.01),两者变化的程度与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浆ET和NO含量的动态变化,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调节ET/NO平衡减轻脑缺血,保护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伴和不伴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与脑脊液中ET和CGRP浓度的变化。方法:根据是否合并脑血管痉挛,将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有症状脑血管痉挛组、无症状脑血管痉挛组和非痉挛组。72h、1W、2W、3W和4W时分别抽血和采取脑脊液,对照组为无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与免疫相关疾病的外科手术病人,分别测定血浆和脑脊液中ET和CGRP含量。结果:出血后。3组患者血浆和脑脊液ET逐渐增加,1-2W时达最高,随后含量又逐步降低,而血浆和脑脊液CGRP逐渐降低,1-2W时降到最低,随后含量又逐步升高:1W、2W、3W时痉挛组血浆和脑脊液中CGRP含量较非痉挛组明显降低,而ET含量较非痉挛组明显增高。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浆和脑脊液ET升高与CGRP含量降低可能是引起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免法(RIA)检测了32例脑梗塞患者的CGRP和ET的含量。结果:脑梗塞患者急性期CGRP和ET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塞患者重型者血浆CGRP含量低于轻型及中型者而ET含量则高于后两者;脑梗塞伴高血压患者CGRP低于不伴高血压者,ET则高于不伴高血压者。结论:CGRP和ET均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脑梗塞患者治疗诊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伴和不伴脑血管痉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与血浆中ET和CGRP浓度的变化。方法:根据是否合并脑血管痉挛,将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脑血管痉挛组和非痉挛组。病后72h、1w、2w、3w和4w时分别采集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对照组为非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外科手术病人。分别测定脑脊液与血浆中ET和CGRP含量。结果:患者脑脊液和血浆ET逐渐增加,1~2w时达最高,随后含量又逐步降低,而脑脊液和血浆CGRP逐渐降低,1~2w时降到最低,随后含量又逐步升高;1w、2w、3w时痉挛组血浆和脑脊液中CGRP含量较非痉挛组明显降低,而ET含量较非痉挛组明显增高。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和血浆ET升高与CGRP含量降低可能是引起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 aryacidic protein,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灶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预后(Barthel指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建生物素-亲和素多层放大ELISA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h内、第5天、第7天和第14天血清GFAP水平。所有患者在相应时间点进行NIHSS评分,并在出院时评价Barthel指数。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清GFAP于发病48h内开始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并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第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6),但在第14天出现反弹,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发病48h内和第5天,梗死灶面积较大组、中等组和较小组及对照组4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48)。有较大梗死灶患者组血清GFAP水平较高。第5天和第7天血清GFAP水平分别与相应时间的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GFA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表达明显增强,有望成为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韩志奋  姜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63-1364,1367
目的: 研究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抵抗素以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有连续记录血压增高者60例依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前期组3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3组人群血浆中NO、CGRP、ET、MCP-1和抵抗素的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患者血清NO、CG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和CGRP均显著低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而 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结论: 血压升高可以明显损害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表现为NO、CGRP、ET、抵抗素及MCP-1的代谢失衡,高血压前期人群已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三七皂苷对其影响。方法选取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三七皂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发病第1天、第2天、第5天、第10天血清MMP-9水平,与25例健康者(对照组)比较。并对三七皂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三七皂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发病第1天、第2天MMP-9水平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5天后,三七皂苷治疗组MMP-9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皂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评分减少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血清MMP-9水平明显升高,提示MMP-9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三七皂苷能降低MMP-9的表达,且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和血-脑脊液屏障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不同时期hs-CRP含量和3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1)脑梗死患者第1、第3、第7、第21天hs-CRP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第3、第7天hs-CRP含量较第21天hs-CRP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与梗死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监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灶大小、评估预后,对脑梗死的预测和干预处理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36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 mg/次,1次/d;研究组在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基础上再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每两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含量、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两周时,与入院时相比,研究组血浆Hcy、ET和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血浆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Hcy、ET、NSE及SOD水平降低更明显,血浆SOD活性增加更显著。治疗两周,与入院时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全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两周与入院时相比,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下调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徐庆连  李国辉 《安徽医学》2005,26(6):470-472
目的研究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细胞损伤特异性指标cTnI与血浆CGRP/ET的比值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川芎嗪对它们的调节作用。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4只,随机分为假烫组(A组),烫伤组(B组)和烫伤+川芎嗪治疗组(C组),A组8只;B、C两组各48只,B、C组又分为伤后1、3、6、12、24、48 h六个时相点,观察和检测血中CGRP、ET含量并计算CGRP/ET比值变化以及血浆cTnI含量变化。结果血液中CGRP/ET比值与A组比较B组伤后1 h即有下降,C组伤后3 h开始下降,两组比值在12 h达最低,以后逐渐有所回升,到48小时仍然明显低于正常(P< 0.05),但C组比值下降幅度低于B组(P<0.05)。与A组比较cTnI在B、C两组伤后1 h即有异常升高,到伤后6 h升高幅度明显加大,12 h达峰值分别为伤前的63和81倍,以后逐渐下降,到48 h两组尚未恢复到正常值(P<0.05),但C 组cTnI升高幅度低于B组(P<0.05)。结论烧伤早期血中CGRP/ET比值的降低与反映心肌细胞损伤指标cTnI的异常升高呈现明显的时间一致性,CGRP/ET引起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原因之一。川芎嗪可以通过改变CGRP/ET比值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从而改善心肌供血起到保护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发病或入院时血清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CRP)浓度预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时的神经功能康复.方法:本实验将4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与观察组相匹配的骨折、阑尾或胆囊摘除手术病人以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液及脑脊液CRP的含量;并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患者血液和脑脊液CRP显著高于恢复期患者和对照组(P<0.01);血液和脑脊液NSE含量与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脑脊液或血清中的CRP浓度,反映了神经元的损害程度,也是脑组织破坏后较合适的生化标记物;有助于预测初发脑梗死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康复,也可以作为筛选早期康复对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稳定型心绞痛(SA)组患者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患者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37例外周血标本,同期住院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50例患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组血清Fractalkine、MCP-1和IL-8的表达水平,并以国际通用的Judkins法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CHD患者血清Fractalkine、MCP-1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A和AMI组Fractalkine、MCP-1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SA组(P<0.01);多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Fractalkine、MCP-1和IL-8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重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Fractalkine、MCP-1和IL-8水平亦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随着CHD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清趋化因子Fractalkine、MCP-1和IL-8水平明显升高,可用以评估CHD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并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许娟娟  许力  刘杨  屈洪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42-1143,1146
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患者3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24 h血清铁蛋白,并在第3天对观察组进行头颅复查。结果:观察组发病24 h血清铁蛋白(307.91±48.8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6.52±46.81)μg/L(P<0.01);血肿体积在入院第3天较入院12 h内有所提高,但绝对水肿体积与相对水肿体积均较入院12 h内有所增加(P<0.05)。血清铁蛋白与入院12 h内相对水肿体积无相关关系(P>0.05),而与入院第3天相对水肿体积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可作为诊断脑水肿变化的一个评估项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脑钠肽(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采集胸痛发生4 h内(4 h)、12 h、24 h、48 h、5 d和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检测Copeptin、BNP及cTnI水平变化。应用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opeptin、BNP及cTnI在AMI诊断中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STEMI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与BNP、cTnI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STEMI组4 h、12 h、24 h、48 h、5 d血清Copeptin、BNP及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STEMI组4 h、12 h、24 h、48 h血清Copeptin、BNP及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5 d (均P<0.05),STEMI组12 h、24 h血清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4 h和48 h (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opeptin、BNP及cTnI诊断老年STEMI的最佳截值分别为19.38 pmol/L,1 560.74 ng/L,6.75 ng/mL,3项联合诊断老年STE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为96.5%和93.6%。相关分析显示,STEMI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与BNP及cTnI水平均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0.792,P<0.01;r=0.857,P<0.01)。 结论 血清Copeptin、BNP及cTnI水平在老年STEMI患者中明显升高,3项联合检测对老年STEMI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