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7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19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0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70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32篇
综合类   1412篇
预防医学   17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98篇
  5篇
中国医学   2294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六味地黄丸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地黄丸穴位敷贴五脏背俞穴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FS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六味地黄丸为方制成药饼贴敷五脏背俞穴,对照组予针刺五脏背俞穴。两组治疗均为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均运用CFS症状评分表和FS-14评分量表对该疗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CFS症状评分及FS-14评分两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CFS症状评分、FS-14总分、FS-14躯体疲劳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FS脑力疲劳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肾阴虚型CFS患者,运用六味地黄丸制成药饼穴位贴敷与针刺常规治疗两种方法疗效确切,均可减轻患者的症状,两者总体疗效相当,针刺组在改善患者脑力疲劳症状方面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干细胞的“肾精”理论与衰老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课题组之前提出的"干细胞具有先天之精的属性,是先天之精在细胞层次的存在形式,且先天之精包括全能干细胞在内的所有遗传物质",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所化之精,在各个脏腑结合而成,肾精也由父母给予先天之精和脾胃所化后天水谷之精所孕育而成。人体"生、长、壮、老、已"等衰老自然规律无不受到肾精盛衰以及干细胞的影响。因此,可以从干细胞和肾精的相关性探讨衰老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993.
彭胜权教授系岭南温病名家,其治疗咳嗽,经验丰富,遣药精到,疗效确切,笔者继承并发挥他的治疗咳嗽经验,效果甚佳,故通过病例予与举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热毒炽盛型和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及正常人之间的蛋白质差异,寻找热毒炽盛型和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的相关蛋白及生物标记物。方法:采集狼疮性肾炎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荧光染色及质谱分析技术分析其血清蛋白质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狼疮性肾炎患者热毒炽盛型与脾肾阳虚型比较表达的差异点有5个,热毒炽盛型高表达的蛋白质是Ig mu chain C和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重链H4;脾肾阳虚型高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角蛋白-10。正常人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差异点有4个,狼疮性肾炎高表达的蛋白质是α1-抗胰蛋白酶和α1-抗糜蛋白酶,正常人高表达的是二硫键异构酶A6蛋白。结论:正常人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表达有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有助于揭示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或作为其新的生物标记物,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热毒炽盛型与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表达有差异。提示,同一疾病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蛋白质表达不同,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有望对中医证候的发生机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考察巴戟天寡糖在不同溶媒中的化学稳定性。方法 以水、乙醇、不同pH值水溶液为介质提取巴戟天寡糖, 利用高效薄层色谱法检测其变化规律, 探讨不同提取介质对其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巴戟天寡糖在以不同提取时间的水溶液为介质进行提取时, 0.5 h后即开始水解, 巴戟天寡糖含量逐渐下降, 果糖与蔗糖含量逐渐增高, 并产生新的未知成分;巴戟天寡糖在以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为介质进行提取时, 仅在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10%~30%内发生少量水解, 并产生少量未知成分;巴戟天寡糖在以不同pH值水溶液为介质进行提取时, 在pH 2和3时基本被水解, pH 4和5时大部分被水解, 并产生较多新的未知成分, pH 为6~10时巴戟天寡糖趋于稳定。结论 巴戟天寡糖在水中不稳定, 在乙醇溶液中相对稳定, 在不同pH值水溶液中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基于形式概念分析数学理论,以《伤寒论》方药知识库中方剂、药物和方剂-药物关系为概念进行形式背景的生成,并根据清代徐灵胎《伤寒论类方》的分类方法(桂枝汤类、柴胡汤类、泻心汤类和杂法方类)进行形式背景的对象子块分割和优化,进而借用描述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层次的复杂概念网络生成方法,构建《伤寒论》方按主方分类相应的方剂配伍子群结构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图,给出相应方剂(对象)和药物(属性)之间的关系结构可视化表示和解释。这是将信息科学与传统中医伤寒学结合的新尝试,有利于对传统分类方法的再学习和认识,进一步推动《伤寒论》学术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广东省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ACI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更加客观的辨证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85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证型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总数(NEU)、淋巴细胞总数(LYM)、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指标水平,探讨ACI患者与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在收集的来自广东省的385例ACI患者中,风痰阻络证188例(占48.8%),气虚血瘀证77例(占20.0%),风火上攻证62例(占16.1%),阴虚风动证33例(占8.6%),痰热腑实证25例(占6.5%)。(2)各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关系:从NEU来看,痰热腑实证及风火上攻证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及阴虚风动证(P<0.01);从NLR来看,痰热腑实证及风火上攻证明显高于风痰阻络证(P<0.01),且痰热腑实证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P<0.01);而从RDW、LYM、MPV指标来看,各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ACI患者中医证型以风痰阻络证为主,气虚血瘀证次之;广东省ACI患者血常规检验指标NEU、NLR的升高可能为痰热证和风火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We compared the activities of functional regions of the brain in the Deqi versus non-Deqi state, as reported by physicians and subjects during acupuncture. Twelve healthy volunteers received sham and true needling at the Waiguan (TE5) acupoint. Real-time cerebral functional MRI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non-sensation after sham needling, true needling activated Brodmann areas 3, 6, 8, 9, 10, 11, 13, 20, 21, 37, 39, 40, 43, and 47, the head of the caudate nucleus,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 thalamus and red nucleus. True needling also deactivated Brodmann areas 1, 2, 3, 4, 5, 6, 7, 9, 10, 18, 24, 31, 40 and 46.  相似文献   
999.
陈为  柯雪红  刘平文 《广西医学》2012,34(7):841-84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与SAH发病的关系.方法 30例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集血清和脑脊液,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 SAH患者血清中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NE和5-H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脊液中NE、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5-H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DA升高和脑脊液中5-HT下降可能与SAH密切相关,其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抗全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补阳还五汤预干预),模型组和药物组再分别设置2、12、24、48、72 h五个观察时间点.连续给药5 d后,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复制全脑缺血大鼠模型,再灌注后2、12、24、48、72 h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谷氨酸受体2(glutamate receptor 2,GluR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再灌注各时点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GluR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再灌注各时点药物组GluR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再灌注2 h比较,再灌注12、24、48、72 h药物组GluR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预防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GluR2表达减少,且在再灌注2 h后这种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