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349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广西2006年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6年广西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广西33个县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选择其中的23个县241个行政村2 414户农户开展农村的村容、垃圾和污水处理、卫生厕所等情况调查。结果241个调查村中,实行统一村容规划的占20.75%,没有硬化路面的占45.23%,没有卫生保洁员的占90.04%,无卫生管理制度的占81.72%。每村平均月产生活垃圾及生产性垃圾分别为63.42、109.23吨,生活、生产垃圾处理率分别占44.27%(28.08/63.42),79.25%(86.56/109.23);调查村月均产生活污水5 674.79吨、生产污水2 365.44吨,其中生活污水以随意及明沟排放方式为主,分别占52.75%、29.42%。调查2 414户农户,其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3.79%(1 057/2 414)。33个调查县生活饮用水水质总合格率为24.24%(327/1 349),不同供水方式水质总大肠菌群平均合格率在27.32%~46.15%之间。23个调查县甲肝、痢疾、伤寒副伤寒和感染性腹泻发病共10 491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0.067%。结论2006年广西农村村容规划率低,垃圾、...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2007年5月-2008年4月贵港柯萨奇病毒性脑炎流行情况。方法收集脑炎病例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柯萨奇特异IgM抗体。结果2007年5月~2008年4月共收集到标本533份,柯萨奇特异性IgM抗体阳性78份,占总数的14.63%。病例主要是10岁以下儿童,占74.36%。柯萨奇病例主要集中在2007年的6、7月份和次年的4月份。结论柯萨奇的流行规律与病毒性脑炎的流行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53.
辅酶Q10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辅酶Q10毒理学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大鼠30d喂养试验,分别观察辅酶Q10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结果辅酶Q10对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30000m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以360、540、720m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50、75、100倍)3个剂量的样品连续给大鼠灌胃30d,试验期间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和生化检测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各实验组大鼠肝、肾、胃肠、脾、睾丸和卵巢等组织均未见有病理改变。结论辅酶Q10对动物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2008年广西一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株基因型。方法采自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中3所学校现症病人的血清。经RT-PCR对HAV-VP1区核苷酸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来自3所学校的HAV流行株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与AH2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8.6%,同属于IA亚型;氨基酸水平上没有发生氨基酸的缺失、插入,未发生有意义的突变。结论IA亚型是导致此次甲肝暴发的流行株,3所学校具有相同的传染源和流行株。人群甲肝疫苗免疫水平低是甲肝流行的主要因素,应加强甲肝疫苗的免疫水平及甲肝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55.
广西1998-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1998~2007年广西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为防制细菌性痢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1998~2007年细菌性痢疾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广西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为32.68/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为4~11月;流行强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发病率基本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发病率有性别差异,男女比为1.21:1,病例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结论广西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在高发地区和流行季节,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防控措施,将是广西防治细菌性痢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6.
康宁  潘浩 《疾病控制杂志》2009,13(6):659-662
目的阐明2005年广西流行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情况。方法挑选3株2005年广西流感病毒分离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使用DNA—STAR分析软件进行进化特性分析。结果HA1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与2005年的国际疫苗推荐株A/New Caledonia/20/1999(H1N1)比较,三株分离株的HA1蛋白均含有7个糖基化位点。分离株A/Gx/566/2005发生以下氨基酸位点替换:82T〉K、94Y〉R、145R〉K、165V〉A,208R〉K、251W〉R、266T〉N,其中165位点位于HA1的抗原决定簇上。分离株A/GX/8/2005及分离株A/GX/13/2005发生了以下位点变异:165V〉A、194E〉G、251W〉R、252Y〉F、314V〉A,其中165及194位于HA1抗原决定簇上。结论2005年在广西同时流行着三系不同的H1N1病毒。一系接近国际疫苗推荐株A/New Caledonia/20/1999(H1N1)东部江苏的2000—2002年毒株,一系接近江苏2005—2006年毒株。尤其需要密切关注与疫苗株HA1蛋白发生较大变异一系H1N1,避免此系H1N1病毒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HIV感染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HIV感染对机体组织的损伤程度。方法病例组为广西出入境人群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对照组为随机抽取的经广西口岸出入境正常人群。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各实验组ALT、ALP、BUN、Cre在正常范围;HBV/HCV/HIV混合感染组的AST明显高于HIV单感染组(P<0.01),而HIV单感染组与正常对照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实验组γ-GT除吸毒传播感染组与正常对照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外,其余各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实验组ALB除吸毒传播感染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外,其余各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HIV感染对肝、肾组织似乎没有造成严重影响,HIV感染/AIDS者的白蛋白降低可能与慢性腹泻等消耗性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58.
广西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饮用水卫生、改厕和粪便处理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现状,为制定和实施广西农村爱国卫生相关规划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7—12月,按照《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方案》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于2006年丰水期(8月),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检验和评价。结果本次共调查23个县、241个村、2414户、11393723人。广西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人口分别占31.66%和68.34%;以地面水、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分别占22.22%和77.78%。共采集水样241件,水质合格率为21.58%。以地面水、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2.76%和18.03%,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4.06%和18.52%,国债与非国债项目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1.67%和26.04%。除细菌总数(62.24%)和总大肠菌群(29.88%)外,色度等15个指标合格率均在90%以上,其中,总硬度、砷、硫酸盐、臭和味合格率为100%。农村使用卫生厕所户数占43.79%,使用非卫生厕所户数占50.95%,无厕户占5.26%。非卫生厕所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仅占13.74%。241个村月产...  相似文献   
59.
广西疾控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广西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对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相关工作情况,为政府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全部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随机抽取26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11-12月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按照权重系数进行计分。结果市级平均为84.9分,县级平均为79.6分;在疫情信息管理工作、疫情资料的分析利用与管理方面市级好于县级;在信息疫情报告工作方面县级好于市级。结论广西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基本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但应加强疫情信息管理人员队伍能力建设,提高监测资料的分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ART)时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不同水平对治疗脱失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ART库选取2008-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首次开始ART、年龄≥18岁的HIV感染者,分析其ART脱失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5月30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RT时基线CD4不同水平对ART脱失的影响。结果 共计58 502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平均脱失比例为4.8/100人年。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感染途径、ART前WHO临床分期、初始治疗方案、目前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改变、ART开始年份等因素后,基线CD4为200~、351~、≥500个/μl组HIV感染者的脱失风险分别是<200个/μl组的1.110(95% CI:1.053~1.171,P<0.001)、1.391(95% CI:1.278~1.514,P<0.001)、1.695(95% CI:1.497~1.918,P<0.001)倍。HIV感染者因为依从性差而停药的比例为56.0%(1 601/2 861)。结论 随着HIV感染者接受ART时CD4水平提高,ART脱失风险明显增加。为减少ART脱失,应充分考虑开始ART时CD4水平,加强依从性宣传教育和治疗机构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