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8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89篇
特种医学   25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3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71.
本文报道2007年4~5月间珠海地区蠓科昆虫调查中采获的铗蠓属5亚属7种,含本文描述的2新种:横琴铗蠓Forcipomyia (Synthyridomyia) hengqinensis Yu,Sun et Li,sp.nov.和尖锐铗蠓Forcipomyia(Thyriaomyia) oxyria Yu,Ke et Li,sp.nov.;我国1新纪录种:蛰肿铗蠓Forcipomyia(Synthyridomyia)tympanism Debenham,1987.所描述标本均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72.
ASPCR检测微量HIV-1 K103N耐药突变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检测微量HIV-1 K103N耐药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扩增实时定量PCR(allele-specific real-time PCR,ASPCR)方法,用于微量K103N耐药突变的检测和分析.方法 首先建立检测K103N耐药突变的ASPCR方法,然后对方法进行验证,最后采用ASPCR方法检测对照样本.构建含K103N突变的质粒作为标准品,然后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以区分野生型和突变型模板,采用SYBR green法进行实时定量PCR,并绘制标准曲线.分别采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引物扩增模板,根据二者Ct(cycle threshold)值结合相应的标准曲线判断是否存在K103N突变及突变比例.对ASPCR检测K103N突变位点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重复性等进行验证.结果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引物扩增等量野生型模板的Ct值之差(△Ct)可达13.56;当突变比例小于0.1%时仍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批内变异系数小于0.7,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6;检测灵敏度可达0.01%.检测阴性对照样本的△Ct显著高于临界值,阳性对照样本检测结果均为刚性.结论 ASPCR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HIV-1微量耐药突变的方法,可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3.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免疫损伤的同时可以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在病毒的清除与疾病的恢复及再次感染过程中发挥着有效的防御作用。尽管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但自然感染诱导的免疫防御机制仍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作用。这一系列免疫应答的激发及形成包括多种分子及细胞的参与,其发生、发展及转归直接决定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免疫预防的有效性。了解天然免疫应答、粘膜免疫应答及获得性免疫应答的激发与维持可为流感病毒的防治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中青蒿素(抗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青蒿素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口服青蒿素片100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本方法 检测青蒿素的线性范围为4~1 000 μg·L-1,最低定量限为4μg·L-1;口服青蒿素1 000 mg后,Cmax为(466.50±120.15)μg·L-1,AUC0-24h为(2.78±0.85)mg·h·L-1,AUC0-∞为(2.82±0.87)mg·h·L-1,t1/2为(3.58±0.86)h,tmax为(2.15±0.91)h.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于青蒿素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5.
基于神经氨酸酶活性检测的板蓝根品质的生物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 (NA) 体外活性荧光检测法测定板蓝根的NA抑制生物活性, 并建立板蓝根抗病毒生物效价检测方法。研究表明板蓝根具有抑制NA的活性, IC50 = (0.90 ± 0.20) mg·mL-1 (相当于生药), 其量效曲线形状与阳性对照药磷酸奥司他韦相似, 提示二者对NA的抑制可能具有相同的作用方式。采用“质反应平行线”法设计和优化的板蓝根抗病毒生物效价检测方法, 重复性较好 (RSD = 5.78%),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均能通过可靠检验 (偏离直线P > 0.05、偏离平行P > 0.05)。研究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可以作为板蓝根品质生物评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构建自杀性质粒载体,对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进行精确突变,并对得到的pgm基因突变活菌苗株进行鉴定.方法 在puc19质粒载体上构建正向筛选标记--蔗糖敏感基因和反向筛选标记--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融合序列;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融合序列对布鲁杆菌pgm基因进行修饰(插入突变),完成pucS1.6K自杀性质粒载体的构建;通过电转化获得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突变菌株;应用PCR方法对pgm基因突变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鉴定结果显示,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插入后失活,突变后的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DNA片段长度约为3525 bp,与预期的相符,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突变菌株构建成功.结论 构建的自杀性质粒载体能成功对布鲁杆菌进行精确毒力基因突变,为获得布鲁杆菌突变株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平台,也为新型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suicide plasmid vector could be used to make mutation of pgm gene which attenuates the virulent of Brucella melitensis strain 16, the research may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Methods Sucrose sensitive gene as forward screening sign and fusion sequences of kanamycin resistance gene were constructed based on plasmid pucl9; pucS1.6K suicide plasmid vector was established by modifying pgm gene with fusion sequences of kanamycin resistance gene (insertion mutation); pgm gene mutation of Brucella melitensis strain 16 was obtained by electro transformation and mutation was confirmed by PCR amplific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dentified Brucella melitensis strain 16 pgm gene was in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kanamycin resistance gene, and the mutant pgm gene DNA fragment length was approximately 3525 bp, in line with expectations, Brucella pgm gene mutant melitensis strain 16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Conclus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suicide plasmid vector and precise mutation of Brucella melitensis strain 16 is successful, the study is not only provided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constructing mutants of Brucella but also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相似文献   
77.
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以及联合作用体外抗SARS-CoV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体外评价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是否对sARs—CoV有抑制作用,以及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以5种不同比例配伍后,对SARS—Co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Y法,观察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对SARS—CoV的抑制作用。结果病毒TCID50为10^-7;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在体外有抗SARS—CoV活性,α-干扰素的抗SARS—CoV活性作用大于γ-干扰素,配伍后抗SARS—CoV活性作用大于单个药物。结论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及配伍后均在体外有抗SARS—CoV作用,这为其治疗SARS—CoV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8.
西尼罗病毒Chin-01株基因组非编码区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西尼罗病毒(WNV)Chin-01株基因组非编码区(UTR)序列进行测定,了解其与已报道毒株的序列差异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5′和3′RACE法对Chin-01株病毒基因组的UTR进行RT-PCR扩增,测定扩增产物序列,采用DNAstar软件对该株及其他9株WNV的UTR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同时构建了基于3′UTR的系统发育树,并用RNA structure软件预测其二级结构。结果Chin-01株基因组5′和3′UTR分别为96nt和630nt,序列同源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其5′UTR与其他9株的同源性均达到99%或100%,而3′区UTR与埃及Eg101株的同源性最高,达98·1%。5′UTR的起始核苷酸为AG,并含有一段与3′UTR互补的14nt序列。3′UTR的末端为CUOH,包含一段完全保守的5nt序列,以及三个保守的称为CS2、RCS2和CS1的基序。二级结构预测发现,Chin-01株5′UTR呈长茎环结构,3′UTR的3′端也可形成多个保守的茎环结构。结论Chin-01株与埃及Eg101株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79.
2005年6—7月,我国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发生了一起疑似炭疽疫情。6月29日,7名村民屠宰一病死牛(死因不明),其中3人有伤口。7月5日,有伤口的3人出现发热,伤口红肿、中心变黑,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我所对患者血清标本及病死牛肉、屠宰现场带血土壤、患者伤口结痂等标本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依据假结核耶尔森菌O-抗原基因簇多态性,应用PCR基因分型方法替代传统的血清分型方法,时本室保存的3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进行分型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假结核耶尔森菌与已知血清型假结核耶尔森菌标准参考株O-抗原基因簇的差异,确定实验株的血清型。结果:应用PCR基因分型方法替代传统的血清分型方法,对本室保存的3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进行了成功的血清分型,血清组Ⅰ-Ⅴ与血清型0:1~0:5存在着对应关系。结论:应用PCR方法对假结核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分型,方法简单、迅速,同时不需要制备特异抗血清,是一种理想的血清分型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