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体外评价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是否对SARS-CoV有抑制作用,以及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以5种不同比例配伍后,对SARS-Co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对SARS-CoV的抑制作用。结果病毒TCID50为10-7;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在体外有抗SARS-CoV活性,α-干扰素的抗SARS-CoV活性作用大于γ-干扰素,配伍后抗SARS-CoV活性作用大于单个药物。结论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及配伍后均在体外有抗SARS-CoV作用,这为其治疗SARS-CoV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α-2a-干扰素抑制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α-2 a-干扰素治疗血管瘤的作用机制,采用新鲜皮肤血管瘤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块培养并传代,通过加入α-2 a-干扰素,观察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当α-2 a-干扰素应用剂量为5×105u/L和1×106u/L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应用5×105u/L,培养第12 d后,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和3H-TdR掺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α-2 a-干扰素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瘤的退化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抗SARS CoV免疫球蛋白治疗性抗体的安全性。方法 观察抗SARS CoV免疫球蛋白对小鼠和Beagle狗的急性毒性 ,对家兔红细胞的体外溶血作用和对兔耳血管的刺激性作用。结果 抗SARS CoV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大于 130 0mg·kg-1,对Beagle狗的最大耐受量为大于 2 6 0mg·kg-1。抗SARS CoV免疫球蛋白 (5 .2mg·ml-1)未见体外溶血和红细胞粘集反应 ,也未见明显血管刺激性。结论 抗SARS CoV免疫球蛋白对动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李隽  曹治辰 《人民军医》2005,48(12):730-732
γ-干扰素(IFN-γ)是目前公认的、有确切疗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现就IFN-γ对肝纤维化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的分类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溶性糖蛋白。根据干扰素的产生细胞、受体和活性等综合因素将其分为2种类型:Ⅰ型干扰素,为抗病毒干扰素。有3种形式:即人白细胞干扰素α(IFNα)和ω(IFNω)、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β(IFNβ)。Ⅰ型干扰素对酸稳定,在pH2.0时不被破坏。Ⅱ型干扰素,为免疫干扰素或IFNγ,是由特异性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而产生的,其主要活性是参与免疫调节,是体内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IFNγ对酸不稳定,在pH2.0时极易被破坏,利用此特性很容易将其与Ⅰ型干扰素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和内皮抑素双基因-放射治疗在荷Lewis肺癌小鼠的体内抑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小鼠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质粒后36h,接受5Gy X射线照射,观察各组小鼠照射后不同时间肿瘤生长速率和平均存活时间;照射后第15天检测各组小鼠脾脏CTL、NK细胞毒活性和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活性,照射后第10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基因-放射治疗后第6~18天,双基因-放射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及单基因-放射治疗组,且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治疗后第12~18天,4次(双基因质粒+2.5Gy)组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双基因质粒+10Gy组,且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照射后第15天双基因-放射治疗组小鼠脾脏CTL、NK细胞毒活性和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及内皮抑素单基因-放射治疗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及γ干扰素单基因-放射治疗组。结论双基因-放射治疗抑瘤效应明显优于单基因-放射治疗,其机理可能与辐射诱导γ干扰素和内皮抑素表达,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有关。多次小剂量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优于单次大剂量双基因-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高温(42—43℃)联合α-干扰素对实体瘤及白血病患者骨髓净化,观察粒-单祖细施集落(CFV-GM)活力及对乳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体瘤患者骨髓CFV-GM在高温和一定浓度α-干扰素作用下回收率提高;白血病患者CFV-GM数明显增加;乳癌细胞株克隆数抑制率达61.5%-86.5%。癌细胞克隆明显缩小,密度降低,生长不良。细胞膜断裂,表面绒毛脱落、消失,细胞器肿胀、空泡、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诊断肺外结核的临床价值,以评估其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方法将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自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3例肺外结核患者纳入B组,将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53例健康志愿者纳入A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的诊断效能。结果 B组干扰素-γ水平为(34. 64±4. 82) pg/ml,高于A组的(4. 35±1. 3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和B组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分别为(8. 15±2. 06) pg/ml和(10. 66±2. 81)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B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为(3. 24±0. 38),高于A组的(0. 53±0. 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996(95%可信区间0. 969~1. 000,P <0. 05)、0. 504(95%可信区间0. 418~0. 590,P> 0. 05)、0. 999(95%可信区间0. 974~1. 000,P <0. 05)。结论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可辅助诊断肺外结核,但白细胞介素-2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9.
α-干扰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α-干扰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59例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给予α-干扰素肌注,对照组给予病毒唑静脉滴入,分别比较两组咳嗽、喘憋、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憋、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7d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α-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观察天然α,β,γ干扰素(nhuIFN-α,β,γ)在体外诱导HEp-2细胞的抗病毒协同作用。nHuIFN-γ和nHuIFN-α或nHuIFN-β共同作用于HEp-2细胞表现为抗病毒协同增强效应;nHuIFN-α和nHuIFN-β共同作用于HEp-2细胞只表现为抗病毒协同相加效应。实验结果表明:nHuIFN-γ和nHuIFN-α或nHuIFN-β的抗病毒协同增强作用,与不同干扰素(IFN)处理HEp-2的顺序及IFN的浓度比例有关;nHuIFN-γ与nHuIFN-α的抗病毒协同增强作用是细胞接受IFN作用后早期即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γ-IFN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国人γ-干扰素对放射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HLF)异常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SP)法观察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及Col Ⅳ的合成。结果 ①^60Coγ射线能够诱导HLF的异常增殖,γ-IFN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照射所致的HLF的异常增殖;②照射后HLF胞浆内有明显的α-SMA的表达,表明照射可以诱导FB向MFB转化;③照射后ColⅣ的表达增高,照射前给予γ-IFN,ColⅣ的表达相对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结论 ^60Coγ射线通过直接促进HLF增殖、诱导FB向MFB转化和促进ColⅣ的分泌来诱导肺纤维化的发生;γ-干扰素通过抑制HLF的异常增殖和ColⅣ的分泌,对放射性肺纤维化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干扰素α-1b(IFNα-1b)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1b(PEGIFNα-1b)抑制荷HepG-2裸鼠肿瘤形成的效果。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接种于BALB/c雄性裸鼠背部皮下制备荷瘤动物模型。接种后14d按肿瘤大小将荷HepG-2瘤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PEGIFNα-1b组和IFNα-1b组3组,均连续5周皮下注射,每周1次。用电子数显卡尺测量肿瘤体积,第5周末全身麻醉处死裸鼠后测量体重、肿瘤体积和重量。结果观察期内PEGIFNα-1b和IFNα-1b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达56%和42%,未见其对荷瘤鼠体重有明显影响。结论PEGIFNα-1b对裸鼠体内HepG-2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粗制品低浓度β-干扰素点眼,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14例15只眼,治愈率为80%,对照组13例13只眼,治愈率为69.2%。深层病毒性角膜炎,有小面积角膜溃疡,应用干扰素及0.05%地塞米松点眼。角膜炎症状迅速消退,疗效显著。可能是用类固醇激素后,增加了类固醇激素酶的浓度,从而抑制了前列腺素和组织胺的作用,因此提高了抗炎和抗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干扰素(IFN)-γ对内皮细胞上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和髓样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2,MD-2)表达的影响以及在内毒素(LPS)对内皮细胞激活中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IFN-γ刺激后内皮细胞TLR4、MD-2表达的变化;TransAM法检测核因子(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IL-8水平。结果 IFN-γ能明显上调内皮细胞TLR4、MD-2的表达,并且TLR4、MD-2表达的增加与IFN-γ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IFN-γ对内皮细胞NF-γB的活性无明显影响,但用IFN-γ孵育后的内皮细胞却对LPS的反应明显增强,NF-κB活性明显增高,白细胞介素(IL)-8分泌明显增加,且与IFN-γy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IFN-γ通过上调内皮细胞上的LPS受体-TLR4、MD-2而促进LPS对内皮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5.
袁媛  邱霞 《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1):17-18,24
目的通过检测训练期间航海人员的干扰素-γ和淋巴细胞增值活性,了解航海人员机体免疫力状况。方法选择某部正在从事训练的航海人员24人、后勤人员24人,采集静脉血,检测干扰素-γ(IFN-γ)、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总抗氧化力(T-AOC)、丙二醛(MDA)、白细胞(WBC)及分类等指标。结果航海人员和后勤人员的IFN-γ水平分别是(31.89±0.47)pg/ml和(34.93±0.34)pg/ml;加入H2O2诱导氧化损伤后,航海人员和后勤人员的淋巴细胞增值活性分别为(0.23±0.01)和(0.27±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后勤人员相比,航海人员免疫力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超声雾化吸入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组织重建的拮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动物分为照射对照组和照射+IFN-γ拮抗组。于照前3d每日雾化吸入IFN-γ,分别于照后10、20和30d肺组织取材,制备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天狼猩红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Ⅳ型胶原合成变化;ELISA检测MMP-2、-9和TIMP-1含量变化。结果 照射+IFN-γ组与照射对照组比较,肺泡隔增宽程度明显减轻,Ⅰ、Ⅲ型胶原合成和α-SMA表达明显减少;照射后Ⅳ型胶原表达呈上升趋势,但IFN-γ吸入组较对照组为低;吸入IFN-γ10d可降低MMP-2和TIMP-1表达,而MMP-9表达升高;吸入30d 三者表达均下降。结论 IFN-γ对辐射引起的肺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IFN-γ降低TIMP-1表达,解除对MMP-9的抑制,进而降解Ⅳ型胶原,拮抗辐射引起的肺损伤后重建。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但单用一种抗HBV药物疗效往往不佳,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为雷米夫定和干扰素-α,国内有学者认为采用雷米夫定干扰素-α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虽能减少YMDD变异,但不能提高抗乙肝病毒疗效。因此我们采取两者联合应用了解其能否提高抗病毒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观察天然人α,β,γ干扰素(nhuIFN-α,β,γ)在体外诱导HEp-2细胞的抗病毒协同作用。nHuIFN-γ和nHuIFN-α或nHuIFN-β共同作用于HEp-2细胞表现为抗病毒协同增强效应;nHuIFN-α和nHuIFN-β共同作用于HEp-2细胞只表现为抗病毒协同相加效应。实验结果表明:nHuIFN-γ和nHuIFN-α或nHuIFN-β的抗病毒协同增强作用,与不同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探索应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后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结果 (1)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IL-1β、IL-6和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中HBeAg和HBV-DNA阴转的29例中,治疗前IL-1β、IL-6和TNF-α明显高于未转阴组(P<0.01,P<0.05和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测定可以作为评估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胡奎  李小秋  徐哲  刘凤葵 《武警医学》2003,14(9):538-54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接受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干扰素α-1b500MU,1/d,肌肉注射,2周后改为隔日1次;拉米夫定100mg,1/d;联用12个月.对照组40例患者仅接受干扰素α-1b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用药期间未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用干扰素疗效好,为一可行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