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目的对ICU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患者的感染情况和感因素,并探讨相关干预对策。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ICU收治的113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所监测113例患者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5.92%,其中,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11.11%,切口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均为27.8%2,而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则高达33.33%。结论 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需对ICU患者进行必要的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患者的感染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者面临的风险,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临床特点。方法:对A组急症剖宫产患者及B组择期剖宫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剖宫产指征、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A组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所占比例最高(53.23%),而B组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所占比例最高(43.55%);A组急症剖宫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42%,显著高于B组择期剖宫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68%,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对疑似病例及时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采取多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母婴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1962-2012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控历程难点,为调整或完善现有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方法对1962—2012年甘孜州18个县的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3周岁以上人群的B超、间接ELISA检查资料,对牦牛、绵羊、山羊、犬等动物感染资料,和对犬粪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犬粪抗原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同时,对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的病例也进行了平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农牧民84万余人中,共检出棘球蚴病例12 626例,其中泡型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占总数的36.9%,囊型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占53.2%、混合型占9.9%。该病对牧区人群的危害大于半农半牧区,对半农半牧区人群的危害大于农区。7~13岁儿童感染率为4.97%。牦牛、藏系绵羊、山羊感染率分别为31.87%、44.82%、14.7%。共剖检犬324只,发现135只阳性,感染率为41.67%,2008-2011年查犬粪抗原阳性率为30.47%;查藏狐193只,发现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为51.8%,红狐21只,感染率为57.1%。人间感染与患病因地域分布、海拔高度、产业类型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甘孜州存在3种棘球绦虫的广泛流行,尤以牧区为重,犬是已知最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了解康定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质量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康定县113份水样的20项指标进行检测,水质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相应的限值进行评价.结果 2011-2012年康定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枯水期、丰水期检测源水、管网末梢水共计113份,水质总合格率44.2%,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合格项目为浑浊度、铁、锰、氟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结论 康定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但受益村民的饮水安全没有完全得到有效保障.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是细菌污染,系受人畜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75.
四川省鼠疫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历史上曾有疑似鼠疫发生 ,疑似疫源地位于西北部的甘孜、阿坝州 ,是中国喜玛拉雅旱獭(简称旱獭 )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延伸部分 ,上世纪 80年代 ,在甘孜、阿坝州 8个疑似疫源县进行的以血清学、病原学为主的多次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仅有指示动物和宿主动物血清为阳性 ;直到 1997年在甘孜州石渠县分离出鼠疫杆菌 ,才证实了四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 1999年石渠县发生四川首次人间鼠疫疫情 ,2 0 0 0 - 2 0 0 2年连续发生动物鼠疫流行 ,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现根据四川鼠疫防治现状进一步探讨其对策 ,从而更有利于保护居民健康 …  相似文献   
76.
叶萍  何前军  泽仁曲珍  廖俊华  刘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478-1478,1479
为了解我州中学学生贫血情况,为今后少数民族地区对贫血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2001年11月对我州康中校900名学生进行Hb(血红蛋白)的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掌握四川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防治现状,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和做好改水工程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的通知》,2020年对四川省所有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自然村进行了改水工程情况及水氟含量调查,检查病区村全部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水氟测定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儿童氟斑牙监测依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01),氟斑牙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97个病区自然村,截至2020-12-31已全部改水,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100%,水氟含量合格率为100%;共检测儿童6647名,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8.05%。结论四川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12个县(市、区)97个病区自然村均已落实改水降氟措施,其中8个县达到控制标准,4个县防治措施达到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中国艾滋病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的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将疾控中心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干预的5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及研究组(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总分(88.69±5.41)分,高于对照组(75.88±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可显著提高我国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但如何保证艾滋病患者出院后不失联成为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甘孜州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孜州2006年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甘孜州共发生麻疹病例71例,发病率7.91/10万,无死亡病例。3-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共发病44例;占发病总数的61.97%,病例分布以学生为主,其中学生占发病总数的83.09%。病例中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56例。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免疫空白,是甘孜州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目的:经收集疑似样品经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查明该次引起致病的病原菌.方法:将疑似样品经增菌培养,菌落计数、分离培养,形态学、生化等.结果:检出蜡样牙胞杆菌.结论:根据实验室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次引起中毒是由蜡样牙胞杆菌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