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CT、超声表现特征。方法搜集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管瘤,均行超声检查,其中CT检查11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颈部淋巴管瘤主要影像学特征为从颈部至颌下和(或)纵隔间蔓延的单囊或多囊性肿块,沿周围疏松组织间隙呈浸润性生长,有占位效应。本组29例,肿块仅限于颈部23例,累及颌下间隙和(或)纵隔6例;单侧发病25例,双侧4例。结论超声及CT检查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多数能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螺旋CT图像重组技术对颌骨埋伏阻生牙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颌骨埋伏阻生牙患者行横轴面薄层CT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对31例共38颗埋伏阻生牙,MSCT重组图像均能清楚显示其数量、位置、阻生方位、唇腭侧、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正确诊断埋伏阻生牙及其相关情况,对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骨巨细胞瘤(GCT)是一种较常见带有侵袭性的原发骨肿瘤,易与其他骨疾患相混淆。笔者针对以上情况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较完整的21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性别与年龄:男9例,女12例;年龄23~52岁,平均36.5岁,23~40岁占90%。病变部位:胫骨上端7例,股骨下端3例,桡骨、跟骨、脊椎各2例,髂、骶、尺、腓、髌骨各1例。以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发生率最高,占50%。按Jaffe病理分类:Ⅰ级7例、Ⅰ~Ⅱ级3例、Ⅱ级8例、Ⅲ级2例、未分  相似文献   
104.
毒鼠强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毒鼠强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毒鼠强中毒性脑病患者4例,分析其脑部CT表现。结果急性期(8d内)表现:(1)不同程度脑水肿,表现为皮层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CT值降至11~13HU之间,严重者呈均一水样密度。(2)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期表现为中毒性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 毒鼠强中毒性脑病急性期有一定特征,并可预测病变严重程度,慢性期无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5.
儿童肾癌的CT诊断(附七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肾癌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儿童肾癌的CT表现。男4例,女3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9岁。全部病例行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儿童肾癌具有学龄期发病优势,这有别于Wilms瘤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肾癌的CT表现与Wilms瘤极为相似而难以区分者3例;2例小肾癌表现颇具特征,CT平扫呈轻度高密度影,增强后轻度强化;表现为巨大类囊性低密度肿块(直径>10cm)2例。结论临床特点与CT表现相结合,可对部分儿童肾癌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6.
摘要:目的  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 05 - 01—2010 - 08 - 31日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121例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病例资料。比较重型组和危重型组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 结果(1)危重型组较重型组患儿高热明显(P = 0.002)、皮疹不典型(P = 0.000);(2)120例(99.17%)EV71阳性患儿累及神经系统,主要表现有萎靡(84.30%)、频繁呕吐(65.30%)、肢体抖动(60.33%)和睡眠障碍(53.72%)、查体发现膝反射异常(52.07%);(3)危重型组呕吐、神志不清、肌张力异常、心率异常、血压异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 > 3 s、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胸片提示有肺部渗出性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重型组(P < 0.01);(4)51例(42.15%)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 > 12 ×109/L或者 < 4×109/L;52例(42.98%)患儿血糖 > 6 mmol/L,22例(18.18%)肌钙蛋白-I(cTnI)升高,危重型组的这3项指标与重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 结论 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多累及神经系统,高热、皮疹不典型、频繁呕吐、神志改变、肌张力异常、心率异常、血压异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 > 3 s、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及肺部渗出性病变是手足口病重型患儿进展为危重型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不同呼吸时相上气道CT影像形状和各平面测量参考值。方法搜集无睡眠呼吸疾病史健康成人65例,于清醒状态下行多层螺旋CT仰卧位扫描,扫描范围从蝶窦中部至气道食管分界点水平。每位研究对象均扫描平静呼吸、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及闭口堵鼻深吸气(Müller’s)4个呼吸时相,分别测量鼻咽区、腭咽区、舌咽区和会厌区的前后径、左右径、截面积,软腭的长径和厚径,鼻咽顶壁的厚径,以单侧95%可信区间确定各测量指标参考值,采用仿真内镜重建观察上气道形状。结果上气道整体基本形状呈两端略宽椭圆柱形,左右横径大于前后矢状径。各部位咽腔截面形状有所不同,仿真内镜能清楚观察腔内结构。不同呼吸时相各测量径线数值无统计学差异,并确定各径线的正常值范围。结论正常成人上气道CT影像形状和各部位测量参考值的确定为临床正确诊断OSAS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腹膜后间隙与盆部腹膜外间隙的解剖通连关系是目前放射解剖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综述了肾筋膜向下的延伸、附着情况及腹膜后诸间隙向下与盆部腹膜外各间隙通连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超急性期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WI)预测亚急性期(发病后5~7 d)脑梗死体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6 h内完成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于发病后5~7 d复查常规MR检查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0例。应用美国GE Healthcare 3.0 T超导MR扫描仪后处理工作站自带的专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上异常区域体积的测量。经相关和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比较基于PWI和ADC图这2种方法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增长之间的差异。结果:ADC图、脑血流量(CBF)图、脑血容量(CBV)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达峰时间(TTP)图预测梗死体积值与复查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异常区域体积值之间均呈显著线性相关(P均<0.05)。其中ADC图预测梗死体积与V2之间的相关性(r=0.954)比PWI各参数图预测梗死体积与V2间的相关性高(P均<0.05)。ADC不匹配与梗死体积增长间呈明显线性相关(r=0.744,P=0.001);而CBF不匹配、CBV不匹配、MTT不匹配、TTP不匹配与梗死体积增长间均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结论:采用设备自带后处理软件,基于超急性期ADC图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增长的方法比基于PWI各参数图的方法可行性更强,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梗死体积变化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肾脏继发性淋巴瘤(RSL)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搜集RSL共6例,左肾4例,右肾1例,两肾同时累及1例,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和增强表现特点。结果 RSL巨块型2例、结节型1例、肾窦型2例、肾周肿块型2例。均表现为相应部位为主的软组织肿块,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增强皮髓质期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及排泄期强化趋于均匀;巨块型和肾周肿块型常表现为肾血管受包埋及牵拉,穿行其间,管腔受压狭窄,但无破坏及肾静脉瘤栓征象,形成"血管穿越征";排泄期肾盂及肾盏受压变窄、变形,远侧肾盏轻度扩张积水,但未侵入肾盂肾盏腔内,形成"肾盂挤压征"。巨块型和肾周肿块型RSL极易侵犯同侧肾上腺和累及对侧肾脏、肾上腺,常伴腹膜后间隙引流淋巴结肿大,并融合成巨大团块,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常包埋其中,呈"腹主动脉淹没征"。结论 RSL 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对于准确诊断淋巴瘤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