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3篇
内科学   25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9篇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尽管有许多治疗方法,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死亡率仍然很高。在阿司匹林及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直接凝血酶原抑制剂、肝素、甚至低分子肝素均不能降低死亡率却增加出血发生率。已经有研究证实Xa因子抑制剂戊糖(fondapa-rinux)在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中疗效与低分子肝素相当,出血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本研究试图了解其在STEMI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双盲、多中心(41个国家的447个中心)研究于2003年9月~2006年1月进行,共纳入12092例发病12~24h内的STEMI患者。排除出血高危者、正在服用口服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中国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否与δ-肌聚糖基因(SGCD)的突变相关。方法用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DNA测序法对70名特发性心肌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SGCD基因的全部9个外显子进行分析。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外显子2,3,6,9m,9p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图谱均呈相同形态,DNA测序发现两组的核苷酸序列没有差异;经反复改变电泳条件仍未能分离出外显子4,5,7,8的SSCP电泳条带。结论未证实δ-肌聚糖基因(SGCD)是特发性心肌病患者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类分布的谱型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住院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8例、女104例,年龄(67±8)岁。依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115例,冠心病未伴糖尿病患者97例。抽取受试者空腹12h静脉血,24h内进行血脂和载脂蛋白分析,高密度脂蛋白(HDL)各亚组分含量的测定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法。两组样本问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以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1)与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比较,HDL3a[分别为(310±45),(272±38)mg/L]和HDL3b[分别为(170±21),(142±18)mg/L]水平及Gensini评分(分别为54±9,23±6)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增加(t=1.061、0.229、2.531,均P〈0.05);HDL-C[分别为(1.0±0.2),(1.3±0.2)mmol/L]及HDL2a[分别为(190±26),(286±42)mg/L]和HDL2b[(245±32),(334±50)mg/L]含量则在这些患者中显著减少(t=1.406、3.759、4.012,均P〈0.05)。上述变化在FPG≥6.1mmol/L亚组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表现的更为明显(t=1.674、1.528、1.620、1.537、3.531、3.608,均P〈0.05)。(2)Pearson相关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Gensini评分与大颗粒的HDL2a(β=-0.572,P〈0.01)和HDL2b(β=-0.598,P〈0.01)含量呈显著、独立负相关。结论(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HDL亚类分布较非糖尿病患者更为异常,推测可能是促发糖尿病患者剩留心血管病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2)对于LDL-C、TG及HDL-C水平达标的冠心病患者,监测血浆HDL亚组分布谱型及颗粒大小变化有助于评估其冠状动脉阻塞程度。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左室-右房通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例左室-右房通道患者的术前超声特点、术中超声引导以及术后超声评估情况。结果 4例左室-右房通道患者中,2例为先天性,2例为获得性,皆继发于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术前4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均探及三尖瓣隔瓣附着点与二尖瓣前瓣附着点之间回声中断,彩色多普勒显示一高速血流束由左室经交通口流入右房。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清晰显示缺损的形态、大小及毗邻关系。其中3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即刻经食管超声示封堵器未见移位,左室-右房分流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不仅是诊断左室-右房通道的首选方法,而且能实时引导封堵、监测及评估疗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直观地显示其解剖结构,对于手术方式及封堵器型号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正>患者女,33岁,活动后心累、气紧3年。体格检查:心率96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界呈梨形,心尖区可闻及4/6级舒张中晚期杂音。超声心动图:左房增大,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开放明显受限,开口径6 mm,解剖面积0.7 cm2,关闭尚可,余瓣膜形态结构未见异常。左心耳可见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前向血流加速,有效瓣口面积0.8 cm2。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左心耳血栓清除术。术后经食管超声  相似文献   
96.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的损伤及其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微丝肌动蛋白的影响及同细胞内钙离子变化间的关系,以探讨OxLDL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采用ECV 304内皮细胞株体外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 (200 μg/ml)组,采用激光扫描共聚显微镜分别观察OxLDL作用后12小时胞内钙离子的变化及OxLDL作用24小时后的细胞骨架微丝(F-actin)的改变。结果:OxLDL作用12小时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01),而F-actin也在24小后发生明显的破坏。结论:OxLDL可破坏内皮细胞的骨架结构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的损害,这一作用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7.
患者男 ,3 6岁。心前区疼痛 2年 ,来我院就诊。查体 :神清 ,呼吸平稳 ,心率 70次 min ,BP 12 8 90mmHg ,心底部有Ⅲ级收缩期杂音 ,双肺无罗音。心电图 (ECG)如图A :按常规联接线描记 ,其特征为 ,导联Ⅰ、aVL中QRS -T波均倒置 ,P波直立 ;导联aVR中QRS -T波直立 ,P波倒置 ;导联aVF较符合常态 ;胸壁导联V1 呈rS型 ,V2 ~V6 均为QS型。B图 :将左右上肢的导联反接 ,其心电图迥异于A ,导联Ⅰ、aVL中QRS-T波均直立 ,P波倒置 ;导联aVR中QRS -T波均倒置 ,P波直立 ;导联Ⅱ、Ⅲ恰好相反。再…  相似文献   
98.
作者复习了基于一些大型前瞻性研究关于它汀类和贝特类降脂药,副作用(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的机理和发生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在其它药与长期它汀类治疗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
中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注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分析截止2005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2006年3月向全国开展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医院发出注册登记表,6月收回并汇总。根据各家医院提供的资料,对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到40家医院自1998年以来共3 196例注册登记资料,其中男性2 193例,女性1 003例,平均年龄(54.77±5.98)岁。阵发性房颤占85.67%,持续性房颤占11.51%,永久性房颤占2.82%。45.93%的患者合并1种或1种以上的基础心脏疾病,伴左心房血栓的患者占0.9%。左心房直径(37.02±3.98)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6.81±4.05)mm,左心室射血分数0.59±0.06。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术式主要有5种: (1)局灶消融术;(2)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3)环肺静脉消融术;(4)左心房基质改良术;(5)肺静脉前庭改良术。消融能源中,射频占95.96%,超声占3.00%,冷冻占1.22%。5种术式的终点不尽相同,各术式亦无统一终点。影响成功率和复发率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脏结构与功能、术者经验、房颤类型、房颤病程、消融术式、消融能源等。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明显减少,但抗凝治疗有所加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8%,严重并发症如心脏压塞和肺静脉狭窄3.19%。结论建议在相关条件较好的医院,可将经导管消融作为无基础心脏疾病的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抑郁对大鼠心室肌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抑郁对大鼠心室肌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抑郁组、糖尿病组及抑郁合并糖尿病组各10只。抑郁动物模型通过持续4周的慢性温和应激获得,糖尿病动物模型通过皮下注射四氧嘧啶获得。从第5周开始对各组大鼠进行电生理学检查。测定右室心尖部、左室流出道及左室心尖部三个部位的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和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并记录心室后除极的发生次数,最后通过程序刺激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颤),记录诱发率。结果抑郁组和糖尿病组大鼠心室MAPD90及VERP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而抑郁合并糖尿病组大鼠心室MAPD90及VERP较抑郁组和糖尿病组进一步延长。抑郁组和糖尿病组后除极发生次数及室颤诱发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抑郁合并糖尿病组后除极发生次数及室颤诱发率较抑郁组和糖尿病组进一步增加。结论抑郁可引起大鼠心室肌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抑郁及糖尿病对大鼠心室肌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可能存在累积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