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甲状腺转移癌(thyroid metastases, TM)是由非甲状腺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甲状腺的一类疾病,临床上比较罕见,占甲状腺肿瘤的1.4%-3%[1, 2]。尸检报告中TM更为多见,发生率为1.9%-24%[3-6],这说明了TM在临床诊断中常被漏诊误诊。目前,对TM的诊断和治疗仍然还有争议,随着TM的病例报告逐渐增多,为了增进对TM的诊断和规范化管理,本文对TM进行了文献综述,包括发病情况、转移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转移癌(thyroid metastases,TM)是由非甲状腺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甲状腺的一类疾病,临床比较罕见,占甲状腺肿瘤的1.4%~3%[1-2]。尸检报告中TM更为多见,发生率为1.9%~24%[3-6],这说明TM在临床诊断中常被漏诊误诊。目前,对TM的诊断和治疗仍然有争议。本文对TM的发病情况、转移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吕敏  刘卓  李德川  郑林峰  韩哲  朱玉萍 《浙江医学》2022,44(12):1286-1289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PANDAR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直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PAN-DARmRNA表达水平,以及直肠癌组织PANDARmRNA高、低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癌患者PANDAR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直肠癌组织中PANDAR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ANDARmRNA高表达(表达水平>5.25)65例,低表达(表达水平≤5.25)55例。直肠癌组织PANDARmRNA高、低表达患者在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MRI-T分期、MRI-N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组织分化、MRI-环周切缘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T分期(OR=6.071,95%CI:1.281~28.783,P<0.05)、MRI-N分期(OR=12.481,95%CI:2.046~76.148,P<0.05)是直肠癌患者PANDARmRNA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随访48个月,PANDARmRNA低表达患者4年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PANDARmRNA高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2%比19.8%,P<0.05)。结论PANDAR在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MRI-T分期、MRI-N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杨静  庄蕾  曾剑  张丹红 《浙江医学》2022,44(16):1705-1709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治疗序贯根治性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治疗序贯根治性放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07例,放射性肺炎的评级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5.0版(CTCAE5.0)进行评价;通过ROC曲线计算双肺剂量学参数V5Gy、V20Gy、V30Gy和平均肺剂量(MLD)的最佳截断值。结果食管鳞癌患者放疗后发生了2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23例(21.5%),双肺V5Gy、V20Gy、V30Gy和MLD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5%(AUC=0.756,P<0.01)、17%(AUC=0.731,P<0.01)、8%(AUC=0.728,P<0.01)和9.5Gy(AUC=0.73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诱导治疗周期数和双肺V5Gy是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治疗序贯根治性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根治性放疗的历史数据类似,诱导治疗周期数和双肺V5Gy能够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的由抗体及细胞毒性成分连接而成的抗体-细胞毒偶联药物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因其具备特异性地结合到抗原表面及内化于肿瘤细胞内产生强大杀伤作用的特点得到广泛关注。目前,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患者的Trastuzumab emtansine和Trastuzumab deruxtecan已初显成效。随后,针对各种不同靶向基因的偶联药物也在不断探索中。但由于肿瘤抗原水平的表达、药物内吞迁移的抑制、溶酶体功能障碍、药物外排泵以及靶点突变等引发了相关的耐药。全文对抗体-细胞毒偶联药物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摘 要:影像引导下微创介入技术已在肺部肿瘤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全文对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肺恶性肿瘤的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等常用的介入技术作一述评,以加强对微创介入治疗应用于肺部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分型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病理证实的58例PTL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并比较最常见的2种病理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病理类型的超声特征差异。 结果58例病例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9例经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39例经手术获得组织病理。其中DLBCL 37例,MALT 21例。根据超声图像特点,分为肿块型26例、弥漫型11例、混合型21例。DLBCL中超声分型为混合型的比例最高(48.6%),MALT中超声分型为混合型的比例最低(14.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05,P=0.001)。与MALT对比,肿块型DLBCL血流信号分级更高,并且包膜受侵比例更高(41.2%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1,P=0.003;P=0.013)。 结论超声检查能够较准确提供PTL的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及超声分型可以辅助诊断PTL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 要:通过比较真实世界接受FOLFIRINOX(亚叶酸+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或GN(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结果来指导临床实践。该研究为三中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倾向评分逆概率加权法调整研究组之间的混杂因素。FOLFIRINOX组和GN组的主要研究终点(OS)和次要研究终点(PFS、DCR、ORR)在倾向评分矫正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OLFIRINOX组粒缺性发热和腹泻患者发生比例显著高于GN组,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病变、胆管炎和疲劳症状的比例两组相近。目前尚不能证明FOLFIRINOX方案和GN方案的疗效差异,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考虑患者临床特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雷蕾  王晓稼 《肿瘤学杂志》2021,27(7):515-520
摘 要: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鄄drug conjugates,ADC)药物的研发,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此类新型靶向药物的理论基础区别于传统上单纯的靶向联合化疗,是以单克隆抗体作为化疗的载体,将化疗药物精准释放到肿瘤细胞内部,既能够实现1+1>2的抗肿瘤效应,又能体现高效低毒的治疗优势。全文结合对ADC药物发展历程的论述,展望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未来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