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双相抑郁是一复发性疾病,不同情感形式的发作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职业和社会福利产生持续的破坏作用。此外,双相抑郁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因与单相抑郁不易区分,极易被误诊,对患者及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抑郁症状是双相抑郁的主要特征,该阶段患者的自杀率较高,应得到重视。本文将双相抑郁的特点、危害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双相抑郁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非对称性异常的临床意义。 方法 纳入眩晕或头晕症状且VAT显示非对称异常的患者,按照VAT水平增益值分为非对称异常合并 水平增益降低组,非对称异常合并水平增益增高组和非对称异常合并水平增益正常组。比较3组疾 病构成情况。 结果 研究共纳入108例患者,其中非对称异常合并水平增益降低组56例,其中45例(80.4%)为前 庭外周性疾病,11例(19.6%)为前庭中枢性疾病;非对称异常合并水平增益增高组35例,均为前庭 中枢性疾病(100%);非对称异常合并水平增益正常组17例,15例(88.2%)为前庭外周性疾病,2例 (11.8%)为前庭中枢性疾病。3组间疾病构成有显著差异。其中非对称异常合并水平增益增高组的前 庭中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非对称异常合并水平增益降低组和非对称异常合并水平增益正常组 (均P<0.001)。 结论 VAT非对称性异常多提示前庭外周性疾病,但非对称性异常合并水平增益增高提示前庭中枢 性疾病可能。  相似文献   
143.
高辉远老师从事中医临床50余载,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我们随师临证所见,深感其在疑难病证的治疗上,经验丰富,疗效卓著,获益良深。现择其验例4则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4.
对氯化磷酸三钠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表明,对肺炎双球菌为0.003%,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MBC均为0.03%。以6%水溶液常温保存3个月,其杀菌效果和有效氯浓度均不降低。当浓度为0.02%时,作用0.5分钟即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作用5~10分钟,杀菌率高达100%。浓度为0.05%时,其杀菌效果与相同浓度的新洁尔灭、消毒净和洗必太的杀菌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45.
引言非同期多发原发性肺癌病例报道少见,放化疗后诱导新类型肿瘤更罕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非同期多发原发性肺癌放化疗后诱发白血病的病例,并结合病例查阅相关文献,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吸烟30余年,60支/天。2010年5月查体发现左下肺肿物,无咳嗽咳痰,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后段片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整,边界清楚,纵隔内见多个小淋巴结影。  相似文献   
146.
摘要 目的 观察某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终末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某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消毒重症监护病房空气和环境物体表面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该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用浓度为75 g/L过氧化氢溶液,汽化用量为10 ml/m3,汽化时间为36 min,布放在120 m3重症监护病房各点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菌片全部无菌生长;消毒后病房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均无菌生长。消毒后自然降解60 min,空气中过氧化氢残余量小于1 mg/L。结论 该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空气和物体表面可同时达到高水平消毒效果,消毒后无消毒剂残留。  相似文献   
147.
磺脲类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其降糖效果肯定,价格低廉,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存在低血糖风险大、增加体重、易继发性失效等缺点,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应用。近几年来新上市的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则表现出降糖效果良好、低血糖风险小、不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指南将DPP-4抑制剂推荐为糖尿病治疗的二线用药,体现出替代磺脲类药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8.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短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须瑞  蒲传强  田成林  杨飞 《西部医学》2010,22(5):826-828,830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患者的短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36例CVT患者的短期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因素对CVT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136例CVT患者中治愈45例,好转62例,无效29例,其中死亡2例。单变量分析显示:颅内实质病变、多发脑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前颅内压≥400mm H2O、双侧横窦血栓以及直窦血栓是提示CVT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精神障碍和颅内深静脉系统血栓有提示预后不良的倾向。多变量分析显示: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治疗前颅压≥400mm H2O、直窦血栓是CVT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单发脑静脉血栓以及溶拴合并抗凝治疗是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VT患者短期预后良好,急性期死亡率为1.5%,78.7%的患者可缓解。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治疗前颅压≥400mm H2O、直窦血栓是CVT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单发脑静脉血栓以及溶栓合并抗凝治疗是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9.
目的:研究甲壳胺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甲壳胺处理组和环磷酰胺处理组,MTT法检测甲壳胺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的影响,并观察TNF-α、IL-2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甲壳胺处理组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和NK细胞活性显...  相似文献   
150.
笔者报道了1例左肺鳞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支气管炎的少见病例, 该病例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并行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笔者分析了放射性支气管炎发生的影响因素, 内镜下的诊断及治疗情况, 并进行了文献复习。通过对该病例的治疗, 以期分享该类型病例内镜下诊断和治疗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