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38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1130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57篇
  2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CCl 4、乙醇、高脂、高胆固醇和低胆碱)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并以不同剂量(20 mg/kg和40 mg/kg)大黄素进行治疗。4周后,测定肝指数,检测血清内毒素、同型半胱氨酸、反映肝功能的指标白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Ⅲ型前胶原蛋白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 测定肺指数,光镜下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含量。结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模型组大鼠肺指数明显增加,肺脏发生水肿、炎症反应,肺匀浆TNF-α、MDA、NO和ONOO-含量明显增加;大黄素治疗组肺指数较模型组下降,肺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TNF-α、MDA、NO和ONO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大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
<正>随着基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校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1]能力的医学人才的要求。如何培养医学生学会学习,使之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对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要求。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学时的压缩以及传统教学的不足,本课题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这一教学改革对学生在主动学习及综合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8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6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后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中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显示与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P=0.024)、组织学分级(Ⅰ级、Ⅱ级和Ⅲ级,P=0.001)、是否合并食管瘘(有食管瘘和没有食管瘘,P=0.000)、支架置入术后治疗(是否接受放化疗,P=0.004)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增加(Ⅲ期和Ⅳ期,P=0.044)、组织学分级提高(Ⅰ级、Ⅱ级和Ⅲ级,P=0.002)、合并食管瘘(有食管瘘和没有食管瘘,P=0.001)是影响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其OR值(优势比)分别为5.448、14.533、66.221。而支架置入术后接受同步放化疗(P=0.002)呈负相关,OR值为0.020成为独立的保护因素。结论临床Ⅳ期、组织学分级提高、合并食管瘘成为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的高危风险因素,对于支架置入术后接受同步放化疗是减少支架再狭窄的重要因素。对于具有高危再狭窄的患者,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94.
郝建军 《内科》2014,(5):550-55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肺源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血液流变学而达到治疗肺心病的途径。方法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4例(观察组),并与38例行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均有改善,治疗有效率为86.4%,高于对照组(6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而且简单易行,可作为肺心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骨性双牙弓前突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颌面部硬组织、软组织在矢状方向上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临床矫治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临床选择10例安氏Ⅰ类重度骨性双牙弓前突符合正颌手术的患者,术前正畸矫治完成后实施上、下前颌部截骨后退术(术中去除上下第一前磨牙牙骨块),术后进一步正畸治疗以改善咬合关系。通过手术前后头影测量分析,比较颌面部硬组织,软组织在矢状方向上后退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10例重度骨性双牙弓前突患者,经正畸一正颌联合矫治后,效果非常显著。上颌切牙平均后退7.13mm,上颌牙槽骨平均后退6.48mm,上颌软组织唇突点平均后移5.66nm。上颌硬、软组织后退的比例为1:0.87;下颌切牙平均后退6.62mm,下颌牙槽骨平均后退6.91mm,下颌软组织唇突点平均后移5.89mm。硬软组织后移的比值为1:0.85。结论重度骨性的双牙弓前突患者,应首选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彻底纠正前突的面型,上、下颌的硬软组织显著的内收,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应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silk fibroin-chitosan blend,SFCS)导管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耳兔21只,切断双侧面神经颊支,制成8mm的兔面神经颊支缺损模型。使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神经导以修复兔右侧面神经缺损,作为实验组;左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组。术后4、6、8周行神经电生理检查,2、4、6、8周显微镜下观察大体形态,取材行HE及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SFCS导管修复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达到(27.50±3.00)m/s,单位面积(5μm2)的轴突计数为(741.80±49.92),髓鞘厚度达到(12.71±0.42)pm,与自体神经修复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CS神经导管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7.
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的周围面神经麻痹[1]。预后一般良好,常在起病1~2周开始恢复,多数病人在数周内恢复。约2.7%病例可复发,复发次数越多,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越小[1]。如恢复不完全时,瘫侧面肌可发生挛缩、痉挛或异常联带运动。笔者近8a采取综合疗法治疗4例复发性面神经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64层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测量指标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肺功能检查确诊的36例COPD患者(COPD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64层CT行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全肺低剂量(50mAs)及常规剂量(100mAs)吸气末扫描,得出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换算出有效剂量(ED)。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不同扫描剂量及不同呼吸状态下的CT-DIvol、DLP、ED;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CT图像质量。按扫描层数将全肺分为上、中、下3个肺区,应用Pulmo软件测量和计算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各体积指标:深吸气末体积(Vin)、深呼气末体积(Vex)、体积差(Vin-Vex)、体积比(Vex/Vin)、体积变化百分比(Vin-Vex)/Vin×100%。于CT检查前后3天完成PFT检查,对比研究指标为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的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结果所有图像均成功用于自动分割技术与数据处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组除各肺区的Vin及上肺区Vin-Vex外,其余各体积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x、Vex/Vin、(Vin-Vex)/Vin×100%均与FEV1%、FEV1/FVC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64层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指标可较好评价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9.
申玉坤  申玉璞  潘一峰  石春花 《中草药》2019,50(12):2830-2834
目的合成新型的功能性氧化石墨烯-β-环糊精/多烯紫杉醇包合物(GO-DEX-β-CD/DOC)和四氧化三铁/氧化石墨烯-萘磺酸钠/多烯紫杉醇包合物(Fe_3O_4/GO-Na/DOC),并研究其对多烯紫杉醇(docetaxel,DOC)的装载、释放和经皮给药的渗透性能。方法以HPLC法测定DOC含量,并对制剂的高效装载和缓释性能进行研究,以离心法测定GO-DEX-β-CD/DOC和Fe_3O_4/GO-Na/DOC的包封率及载药率。将含药载体应用于离体和在体雌鼠皮肤,研究GO-DEX-β-CD/DOC和Fe_3O_4/GO-Na/DOC经雌鼠皮肤给药的渗透性。结果 Fe_3O_4/GO-Na/DOC的包封率和载药率更高,其释放具有较好的缓释性,经皮给药的渗透性能更好。结果显示,应用Fe_3O_4/GO-Na/DOC后90 h累积渗透量是(22.512±0.715)μg,15 min时皮肤内DOC浓度达峰值。给药5h后,雌鼠血液中检测出DOC质量浓度达到(76.886±1.232)μg/mL。结论 Fe_3O_4/GO-Na/DOC制备工艺可行,其缓释性及透皮效果更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价在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基础上应用止咳橘红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病情改善作用,探索其止咳对症治疗作用,同时观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非劣效检验的方法。将236例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服用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的基础上,其中试验组服用止咳橘红颗粒和金振口服液模拟剂,对照组服用金振口服液和止咳橘红颗粒模拟剂。疗程5 d。以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以咳嗽起效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及体征消失率为次要评价指标。以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 疾病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96.40%,对照组94.55%,经非劣效检验,试验组不劣于对照组。次要指标,除咳嗽起效时间外,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及体征消失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符合方案数据集(PPS)与全分析数据集(FAS)分析结论一致。本次试验发现仅对照组报道7例次不良事件(5.98%),其中1例经过研究者判断,与药物的关系为“可疑”,视为不良反应(0.85%)。结论 在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基础上,应用止咳橘红颗粒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病情改善作用不劣于金振口服液,且具有更好的止咳对症治疗作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