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12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433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1篇
  6篇
中国医学   376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山东地区体检人群冠心病的显著的危险因素。方法将980名体检人群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记录病史及一般资料,采集空腹静脉血化验血脂、血糖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肥胖、吸烟、大量饮酒、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与TG(r=0.28,P〈0.001)、TC(r=0.23,P〈0.001)、SBP(r=0.14,P=0.011)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吸烟、大量饮酒是山东地区冠心病显著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与该地区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雷洛昔芬(raloxifene)对血管内皮细胞雌激素应答元件(ERE)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首先构建E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ERE-TK-Luc),然后采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ERE-TK-Luc与内参照质粒PRL-SV40一起转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检测raloxifene刺激的转染细胞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与未用药的转染细胞进行比较。并同时采用raloxifene与雌二醇(E2)共同处理细胞,观察raloxifene对E2作用的影响。结果:在raloxifene处理的转染细胞中荧光素酶表达量低于未用药的转染细胞,raloxifene浓度为10-7mol/L时更明显(P<0.01);E2可使转染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量明显高于未给药组(P<0.01),而raloxifene与E2同时处理则细胞荧光素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近(P<0.01)。结论:Raloxifene对血管内皮细胞ERE转录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拉沙热、埃博拉、新冠和尼帕等多种病毒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频繁暴发,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广谱抗病毒药物是主动应对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其研发的关键是发现病毒特有的保守药物靶点。病毒聚合酶负责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过程,蛋白序列相对保守,是理想的药物靶点。本文以重要人感染RNA病毒聚合酶的工作机制和靶向病毒聚合酶的药物开发展开综述,为未来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对血小板(PLT)的影响,分析影响PLT的临床因素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等19个分中心的AA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基础治疗,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患者PLT变化情况,分析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AA患者的临床因素特征。结果:AA患者接受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4个月后,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的有13例,PLT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有66例。对一般资料分析显示,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血常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红蛋白≥60 g/L时、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时、网织红细胞比率<0.5%时,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分析显示,CD3+CD19-<60%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更容易恢复正常(P<0.05)。结论:当AA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血红蛋白≥60 g/L、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网织红细胞比率<0.5%、CD3+CD19-<60%且越低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AA患者的PLT更容易增加并恢复正常(P<0.05)。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技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促进肝胆外科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8 年8 月—2020 年10 月在我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8 例,随机分为外治组156 例,对照组152 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ERAS 理念,外治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中医外治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疼痛评分、住院天数、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外治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行肝脏手术及胰腺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外治技术联合ERAS 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能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建立纹带棒状杆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探讨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筛选出7个管家基因(gyrAgyrBhsp65sodAsecA1rpoB、16S rRNA),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所得序列通过SeqMan软件进行拼接。采用DnaSP 5.10.01软件、Splits tree 4.14.2软件对管家基因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特征进行评价;采用MEGA 7.0.14软件基于序列型别(ST)采用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BioNumerics软件基于ST特征值构建最小生成树,并用eBURST软件分析ST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 所选的7个位点在所有试验菌株中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Splits tree表明所有纹带棒状杆菌的聚类一致,提示基因重组是推动纹带棒状杆菌进化的潜在动力;MLST将344株纹带棒状杆菌分成72个STs,85.7%的菌株形成克隆复合体(CC)结构,CC19形成了优势克隆复合体,但包含菌株数最多的ST为该克隆复合体中的ST16。ST具有一定的地域聚集性且与分离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我国纹带棒状杆菌呈现高度的遗传多样性,CC19为优势克隆复合体。本研究建立的MLST分型方案可用于纹带棒状杆菌的分型,但尚需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27.
血管内皮损伤在心血管的发病机制中愈来愈受到重视。“损伤”的定义不仅是指形态学上可见的变化,还包括功能及代谢改变。血脂异常、高血压、免疫复合物、病毒感染等危险因子均可造成内皮损伤,继发于内皮损伤的内皮通透性、粘附性、血液凝固性改变及所释放的大量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发生等一系列连锁反应。Rossu对90年代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由于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SMC)等各种因素损伤而产生的过度化炎症——纤维增殖性反应。  相似文献   
28.
我们1998年8月~2001年8月共收治老年重症心力衰竭75例,经医护密切合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75例中男性57例,女性18例;年龄60~90岁,平均68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35例,下壁心肌梗死16例,冠状动脉供  相似文献   
29.
脐绕颈是造成胎儿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处理不当 ,可引起围生儿的不良结果。随着超声、胎儿监护技术的发展和产科临床医生经验的不断丰富 ,使脐绕颈产前诊断率达 96 %以上。现将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2 92例脐绕颈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以更好了解脐绕颈的临床表现 ,避免分娩中不必要的对母儿有害的手术干预。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92例脐绕颈者作为实验组 ,随机抽取同期312例非脐绕颈者作为对照组。1 2 脐绕颈周数与脐带长度关系 实验组脐带长度平均5 8.80cm ,脐绕颈 1周者 199例 ,其中脐带长 31~ 6 0cm者 19例 ,≥ 70cm…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庚铂(cis-malonato platinum,Hetaplatin)单药和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多中心、开放式、前瞻性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单药组:庚铂360 mg/m^2,第1天;庚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5-FU/CF)试验组:庚铂用法同单药组,5-FU 375 mg/m^2静脉输注,第1~5天,CF 200 mg/m^2静脉输注,第1~5天;顺铂(DDP)联合5-FU/CF对照组:DDP 25 mg/m^2稀释于生理盐水500 ml,第1~3天,5-FU/CF用法同庚铂联合试验组.以上三个方案每3周重复一次,为一疗程.采用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于第2个疗程后第三周进行疗效评价:采用加拿大国家癌症研究所CTG补充常用毒性标准评价安全性.结果 200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庚铂单药组总有效率(CR+PR)14.9%;庚铂联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22.8%;顺铂联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2.0%;两联合组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庚铂单药治疗组,血液学毒性轻微,非血液学毒性包括较严重的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庚铂联合试验组与DDP联合对照组相比,前者血液学不良反应低,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略高,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治疗晚期胃癌庚铂单药安全有效;庚铂加5-FU/CF联合治疗疗效与DDP加5-FU/CF相当;药物不良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