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7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224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629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778篇
内科学   631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98篇
特种医学   1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40篇
综合类   2012篇
预防医学   774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649篇
  4篇
中国医学   355篇
肿瘤学   4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乳腺导管瘘的诊断和治疗: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乳腺导管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笔者回顾分析2年间收治的40例乳腺导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和病理检查。治疗采用完整切除瘘管和受累乳导管,去除炎性组织,并充分引流的方法,通过肉芽组织生长使乳管瘘痊愈。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其中37例住院治疗的患者2.5年,无1例复发。提示:在治疗上完整切除瘘管和受累乳导管,修复乳头畸形,是防止导管瘘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肿瘤所处微环境乏氧能使肿瘤对放化疗的抗拒性增加,从而降低其治疗疗效.因此,深入研究低氧在乳腺癌化疗诱导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从新的视角阐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可能机制,可为乳腺癌临床化疗增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大鼠直肠壁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直肠壁内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结构特点,为探讨直肠癌淋巴道转移的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半薄、超薄切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结果大鼠直肠壁的黏膜固有层深部可见毛细淋巴管,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均有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结论直肠壁各层内均有毛细淋巴管,除黏膜层外,还存有淋巴管。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势雌性SD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随机分成大豆异黄酮组和对照组。异黄酮组(HISO)灌胃给予120mg/kg的大豆异黄酮,对照组以等剂量的溶剂灌胃。1月后各实验组均采用线栓法建立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缺血24h后立即断头取脑,冠状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实验组大鼠缺血侧C-fos表达的情况。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大豆异黄酮组与对照组相比,缺血侧C-fos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大豆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它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减弱大脑缺血边缘区的C-fos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它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应用大鼠脾损伤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及低压扩容复苏治疗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可行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5 0只 ,在大鼠脾损伤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等分为 5组 ,组 1 :假手术组 ;组 2 :休克未处理组 ;组 3:常压复苏组 (急救期控制MAP在 80mmHg以上 ) ;组 4 :低压复苏组 (急救期控制MAP在 6 0mmHg±5mmHg) ;组 5 :低压扩容复苏组 (急救期输入硝普钠 5 μg·kg- 1 ·min- 1 ,同时输液控制MAP在 6 0mmHg± 5mmHg)。结果  1~ 5组平均存活时间 (min)分别为 1 80、73.5 0± 8.0 4、1 1 4 .30± 31 .33、1 4 6 .70± 2 8.0 7和 1 71 .6 0± 1 5 .74 ,除组1、组 5外 (P =0 .0 6 71 ) ,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5组的急救期出血量 (ml·kg- 1 )分别为 :3.79± 1 .39、1 7.4 1± 8.88、8.6 7± 4 .5 9、1 0 .33± 4 .31 ,其中组 3出血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 ;组 4、组 5与组 2比较出血量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在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治疗中 ,低压及低压复合适量硝普钠扩容复苏方法可改善组织代谢 ,提高生存时间 ,是更为理想的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76.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片段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进行亚克隆、表达,获得重组的亚克隆多肽,为进一步研究PBl亚基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以FB1亚基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PB1-1片段,应用定向克隆策略将扩增后片段与高效表达载体pQE30重组,阳性克隆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IPTG诱导各亚克隆系高效表达;优化表达条件。结果 PCR法扩增出487bp的片段,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在E.coli M15中表达得到相对分子量约为20KD的重组蛋白,获得蚕组多肽。结论 成功地亚克降及表达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  相似文献   
7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大鼠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机制,观察VEGF-C及其受体Flt-4在大鼠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癌组织的癌细胞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对VEGF-C和Flt-4的表达。结果VEGF-C和Flt-4在癌细胞的胞浆均可见阳性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上仅见到Flt-4的阳性表达。结论①Flt-4与VEGF-C在胃癌细胞的表达正相关,可能与肿瘤的浸润有关。②推测VEGF-C可能通过其受体Flt-4诱导胃癌组织淋巴管发生。  相似文献   
78.
护士长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长工作满意度现状.方法 应用工作满意度量表对68名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长工作满意度总分78.3±10.6,其内在满足显著高于外在满足及一般满足(均P<0.05),护士长工作满意度与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无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 护士长对工作内容、工作稳定性及上级领导方式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对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低.应重视提高护士长的工作满意度,以提高临床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9.
p21-ras、p53和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Ras、抑癌基因p5 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4 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2 1 ras、p5 3及VEGF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存在p2 1 ras、p5 3及VEGF的过度表达 ;VEGF的表达与p2 1 ras、p5 3的表达显著相关 (P <0 .0 5 ) ;VEGF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p2 1 ras、p5 3、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VEGF的表达与p2 1 ras、p5 3表达显著相关 ,可能受其调控。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大鼠壁胸膜的通透性,胸膜腔内物质的吸收途径。方法向大鼠胸膜腔内注射示踪剂,应用光镜、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壁胸膜的物质吸收途径以及壁胸膜间皮的形态变化。结果壁胸膜表面覆盖一层连续的间皮细胞,间皮细胞按形态可分为立方形和扁平形问皮细胞,立方形间皮细胞下的结缔组织内存在大量的毛细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突起穿过间皮下结缔组织与问皮细胞相连接而形成的间皮孔,是物质吸收的主要途径。结论壁胸膜通过三种途径吸收物质:①间皮孔的吸收作用;②问皮细胞的吞噬作用;③通过问皮细胞间裂隙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