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后患者T细胞亚群及止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22例择期行OPCABG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11例,术后均采用吗啡静脉镇痛(PCIA).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第1天(T3)及第3天(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化学发光法测血浆皮质醇.结果 与T1比较,两组血浆皮质醇在T2和T3均明显升高(P<0.05),但E组患者升高程度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T2和T3 CD3 、CD4 和CD4 /CD8 均较T1明显下降(P<0.05).但与E组比较,A组T3及T4 CD3 、CD4 、CD4 /CD8 下降更明显(P<0.05),且E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在T4已恢复至T1水平(P>0.05).结论 全麻对OPCABG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将减轻此抑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42.
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6月,在体外循环(CPB)下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10例,现将麻醉处理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CO2气腹下不同腹内压(IAP)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IAP分别为8mmHg(A组)、12mmHg(B组)、15mmHg(C组)。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麻醉后5min(T0)、气腹后1min(T1)、气腹后5min改变体位时(T2)、气腹后15min(T3)、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1min(T4)、5min(T5)时HR、MAP、CVP、外周血管阻力(SVR)和心输出量(CO),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三组HR明显增快,MAP和SVR明显升高(P<0.05);T1~T3时A组、T2、T3时B组CVP明显升高(P<0.05);T1~T3时B、C组CO明显降低(P<0.05)。T1~T3时C组的HR明显快于,MAP和SVR明显高于A、B组(P<0.05);T1~T3时B、C组CO明显低于A组,且C组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术中心律失常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下的CO2气腹腹内压12mmHg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适合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44.
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患者,在术前诊断、手术处理及监护治疗等方面有别于单纯瓣膜病或单纯冠心病。自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我们为29例老年患者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29例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61~75岁,平均(66.7±5.4)岁;病程7~24年,平均(15.3±6.5)年;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6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ductal gray,PAG)中Mu阿片受体(Mu-opioid receptor,Mor)和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32只小鼠采用 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4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切口痛+瑞芬太尼组(IR组)。采 用Von Frey细丝和BME-410A型热痛刺激仪测量小鼠术前24 h和术后2,6,24,48 h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s,PWM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Western印迹检测术后48 h 小鼠PAG中Mor和NRS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和术前基础值比较,I组、R组和IR组术后2~48 h PWMT和PWTL均 显著降低(P<0.01);术后2,6 h时R组较I组PWMT和PWTL略高(P<0.01),术后24,48 h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I组比较,IR组术后PWMT和PWTL显著降低,并持续到术后48 h(P<0.01)。与C组和I组比较,R组和IR组Mor 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NRSF表达显著升高(P<0.01),C组和I组之间Mor和NRS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中短时程输注瑞芬太尼可诱导小鼠术后痛觉过敏,同时瑞芬太尼还诱导PAG中Mor水平降低及NRSF水平增 加,该变化可能参与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丙泊酚辅助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气腹体位对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类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体位进行手术治疗,采集两组患者气腹前(T0)、气腹后10min(T1)、体位改变后15min(T2)、体位改变后30min(T3)及撤除气腹并恢复体位10min (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并进行比较。结果 T1、T2、T3时点两组患者MAP、HR、Ppeak及PETCO2与T0期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2、T3时点MAP、Ppeak、PETCO2明显高于对照组,T4时点观察组MAP及H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体位是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的主要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手术操作选择最为适宜的体位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和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重220~300 g,3~4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组(Pre组)和右美托咪啶后处理组(Post组).肾缺血60min,再灌注48 h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re组和Post组分别于缺血前30 min和再灌注开始时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50μg/kg.于再灌注即刻、24、48 h(T1-3)时分别测定血清肌酐和血尿素的浓度.再灌注结束时取肾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并行急性肾小管坏死评分,采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计算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3组T2,3时血清肌酐和血尿素的浓度升高,急性肾小管坏死评分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re组和Post组T2,3时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浓度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评分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和后处理均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8.
全麻下胆囊切除对红细胞内腺苷酸代谢和膜离子泵活性的影响屠伟峰林桂芳沈健藩红细胞(RBC)膜上各种ATPases(离子泵)是维持细胞膜内外正常离子梯度和平衡的最为重要的膜载体。离子泵所需的能量,直接依赖于细胞内唯一产生ATP的糖酵解反应,约占RBC能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应用新型容量型漂浮导管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吻合不同的血管分支时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为选择有效的指标提供参考。方法18例患者行OPCABG,监测术前、吻合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和近端5个时间段的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以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与术前相比,吻合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时CVP和PCWP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RVEDVI和RVEF无显著差异。结论OPCABG术中吻合各支血管期间,不能仅通过PCWP和CVP来判定心室容量负荷,应参考RVEDVI值并结合RVEF的变化综合考虑右室容量负荷、收缩性和后负荷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后心肌酶谱与超微结构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60例心功能Ⅱ~Ⅲ择期OPCABC患者平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大剂量组随机分为对照组(C_1组)和实验组(E_1组),小剂量组随机分为对照组(C_2组)和实验组(E_2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均为15例。E_1、E_2组在放置肺动脉导管后,经静脉分别平均输注艾司洛尔40~50μg·kg~(-1)·min~(-1)和20~30μg·kg~(-1)·min~(-1),至关胸时为止。在术前、术毕、术后24h3个时点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液浓度,在C_1、E_1、C_2、E_2组随机各取5例右心耳组织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E_1组中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细胞线粒体积分在术毕、术后24h2时点低于C_1组(P<0.05),肌红蛋白、CK-MB无统计学差异(P>0.05);E_2、C_2组上述指标在对应时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于心功能较好的患者经静脉平均输注艾司洛尔40~50μg·kg~(-1)·min~(-1)能体现其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