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和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胸腔引流量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0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镇痛采用芬太尼1.2mg;B组术后镇痛采用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0.6mg;C组术后镇痛采用氟比洛芬酯200mg+芬太尼0.6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术后4、8、24、48h的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SS)、舒适度评分(BCS)、胸腔引流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间点,C组和A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C两组(P<0.05);三种镇痛方案均提供满意的镇静,术后4h点A组RSS评分高于B、C两组(P<0.05),其余时间点三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C组BCS评分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CS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48h胸腔引流量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B、C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氟比洛芬酯200mg复合芬太尼0.6mg用于开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镇静满意,舒适持久,不增加术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单一臂丛阻滞常导致阻滞不全,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来提高麻醉效果.但传统阻滞方法的成功率受操作者的经验、患者的合作程度及能否及时、准确地讲述异感部位等多种因素影响,故临床上阻滞不全甚至失败的情况还会发生.我院于2007年开始运用周围神经刺激仪(TOF-WatchSX)进行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定位,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和有效地控制了药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ductal gray,PAG)中Mu阿片受体(Mu-opioid receptor,Mor)和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32只小鼠采用 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4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切口痛+瑞芬太尼组(IR组)。采 用Von Frey细丝和BME-410A型热痛刺激仪测量小鼠术前24 h和术后2,6,24,48 h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s,PWM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Western印迹检测术后48 h 小鼠PAG中Mor和NRS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和术前基础值比较,I组、R组和IR组术后2~48 h PWMT和PWTL均 显著降低(P<0.01);术后2,6 h时R组较I组PWMT和PWTL略高(P<0.01),术后24,48 h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I组比较,IR组术后PWMT和PWTL显著降低,并持续到术后48 h(P<0.01)。与C组和I组比较,R组和IR组Mor 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NRSF表达显著升高(P<0.01),C组和I组之间Mor和NRS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中短时程输注瑞芬太尼可诱导小鼠术后痛觉过敏,同时瑞芬太尼还诱导PAG中Mor水平降低及NRSF水平增 加,该变化可能参与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孔明健  陈欢  吴震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226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下肢骨折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急诊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入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组(K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9例。术后行PCIA:负荷剂量(0.1ml/kg)+持续背景剂量(2 ml/h)+自控镇痛(PCA)(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镇痛泵配方:KF组,氯胺酮3 mg/kg+芬太尼20μg/kg+氟哌利多5 mg;F组,芬太尼20μg/kg+氟哌利多5 mg。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记录镇痛期间患者循环、呼吸情况;术后8、12、24、48 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评分、PCA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48h内恶心、皮肤搔痒、精神症状的发生率。结果镇痛期间两组患者循环、呼吸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24、48 h KF组VAS评分、PCA按压次数均低于F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KF组镇痛满意度优于F组(P〈0.05);48 h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能增强下肢骨折病人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增加镇痛满意度,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及Bax和Bcl-2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的组织学研究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可发生跨突触变性死亡,近年的研究采用末端生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技术证实凋亡是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方式。Bax和Bcl-2是一对作用相反的凋亡调控蛋白,在病理状态下神经元凋亡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观察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吴震  李峰  孔明健  陈建庆  胡永明 《江苏医药》2012,38(21):2617-2618
颈丛神经阻滞(CBB)下行甲状腺手术可使术者在术中随时了解患者发声情况,以避免损伤喉返神经.但CBB并不能完全抑制术中的牵拉反射,通常需辅助用药来加强镇静和镇痛.我院应用雷米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辅助CBB,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单次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入TAPB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C),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下剖宫产,T组术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两组患者术后均实施静脉镇痛。观察术后术后4、8、12、24和48h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按压镇痛PCA用量(m L),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局麻药在中毒、穿刺部位血肿、穿刺部位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患者镇痛满意度。结果 T组术后4、8、12h时间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T组术后24h内PCA按压量量显著低于C组(P0.05);T组患者恶心和头晕发生率低于C组P0.05);T组患者镇痛满意高于C组(P0.05)。结论单次双侧TAP阻滞能减轻剖宫产患者术后早期切口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3种麻醉方法用于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法用于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3例髋关节脱位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n=11),分别实施蛛网膜下隙麻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和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比较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手法复位时间、手法复位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复位时间最短,复位成功率高,无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用于大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正>超前镇痛是各种能减少伤害性刺激传入中枢的治疗方法,以防止或抑制中枢敏化和/或外周敏化[1]。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2-3]。帕瑞昔布钠是一种新型镇痛药,是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伐地昔布前体的氨基酸化合物,具有理想的水溶性理化性质,注射后被酶水解为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伐地昔布,其对环氧化酶-2的抑制作用是对环氧化酶-1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氯胺酮 (Ket)对坐骨神经结扎 (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 32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 (CCI处理 ) ,Ket 2 5mg/kg治疗组和Ket 5 0mg/kg治疗组。采用热辐射法和vonFrey细丝法分别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 (TW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MWT)。【结果】与术前和假手术组比较 ,对照组大鼠在术后d3 开始TWL差值明显减小 ,MWT明显降低 ,并持续至术后d14 (P<0 .0 5或 P<0 .0 1) ;与术前和假手术组比较 ,Ket 2 5mg/kg治疗组和Ket 5 0mg/kg治疗组大鼠分别自术后d5、d3 和d9、d5开始TWL差值明显减小 ,MWT明显降低并持续至术后d14 (P <0 .0 5或P <0 .0 1)。【结论】超前腹腔注射Ket 5 0mg/kg能延缓CCI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