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67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3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专科夜间急诊病例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及病种,分析综合医院口腔科夜间急诊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8.08-2011.07间,急诊病例1206例.按年龄分四个组,对各组就诊患者性别、就诊月份、病种进行统计,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口腔专科夜间急诊病例的性别比例男∶女为1.32∶1;2、各年龄组就诊最高月份为7月,最低月份为2、3月;3、口腔专科夜间急诊就诊率高的病种分别为:颌面部外伤(38.64%),牙髓炎(13.76%),冠周炎(13.18%)和根尖周炎(8.96%).结论:针对综合医院口腔急诊患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加强口腔急诊医疗救治的管理,提高口腔专科医师的临床急救技能,强化老年患者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关系的意识,熟悉和掌握临床急救知识,对提升口腔专科急诊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张春芳  张睢扬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747-1751
目的 比较老年社区获得性吸入性肺炎(CAP)、医疗相关性吸入性肺炎(HCAP)及医院获得性吸入性肺炎(HAP,包括呼吸机相关性吸入性肺炎)三者病原学、抗生素应用及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月一2010年12月北京二炮总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16例老年吸人性肺炎患者病例,分析其病原学结果、抗生素应用的及治疗转归.结果 三种吸入性肺炎的病原学有显著差异,与CAP和HCAP相比,HAP患者G-杆菌的感染比例明显增多(P<0.001);抗生素应用方案有明显差异,CAP组病人未调整抗生素应用比率明显高于HCAP组与HAP组(P<0.001);抗生素应用策略不同,所致死亡率有明显差异,以升阶梯方案为最高,以降阶梯治疗为最低(P=0.03).结论 三种吸入性肺炎在感染病原菌种类、抗生素应用策略及治疗转归上有明显差异,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老年吸入性肺炎特点合理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3.
冠状动脉异位起源(anomalous origin of coronary artery,AOC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左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肺动脉最常见,约占90%[1].AOCA多独立存在,包括左或(和)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由于患儿出生后肺动脉压力逐渐下降,易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引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2].AOCA多见于婴幼儿,成年病例极其罕见,易与冠状动脉瘘混淆,临床检出率低,预后差.及时行外科手术建立正常的冠状动脉系统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症状和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3].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方法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在航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设定目标值、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从15.00%下降到5.38%,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n)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型。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本院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6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纸片法检测金属酶表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酶(KPC)基因及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6株CRKP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均耐药,对多黏菌素、米诺环素、磷霉素、阿米卡星等敏感,改良Hodge试验提示6株CRKP均产碳青霉烯酶,EDTA纸片法检测显示不产金属酶;PCR鉴定出该6株CRKP均携带blaKPC-2型基因,部分菌株携带blaSHV及blaTEM型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结论 BlaKPC-2耐药基因为Kpn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探讨儿童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9例VPS后出现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经验。结果 29例中,分流管堵塞18例,其中脑室端堵塞4例,腹腔端堵塞3例,分流阀堵塞1例,部位不明10例;感染21例,其中脑脊液培养阳性18例,合并分流管堵塞14例,分流管外露2例,腹腔段置入失败1例;分流管断裂1例,硬膜下积液2例,交通性鞘膜积液1例。经过相应处理后,均治愈,有效率为100%;随访1~2年,1例失访,其余28例无复发。结论 儿童VPS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分流管堵塞和(或)感染,且分流管堵塞多由感染所致,给予针对性处理后,可达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半合成衍生物(MC002)的理化性质和有关物质,为剂型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MC002在甲醇中的吸收系数;采用红外光谱仪测定MC002的红外吸收光谱;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中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测定在不同溶剂中的近似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MC002在正辛醇-水、正辛醇-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用Thiele管测定熔点;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其晶型。结果 MC002在甲醇中的吸收系数(E1%)为226.23±29.18;样品红外吸收光谱图与标准品谱图基本一致,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在乙醚中极微溶解;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074 0和1.080;熔点为5052℃;X-射线粉末衍射说明MC002为非结晶型粉末。3批有关物质测定均<1%,样品纯度>99%。结论 MC002是一个亲水性很强的盐类药物,本实验确定的MC002部分理化性质和有关物质分析,可为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及剂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诊的214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服药时间和剂量、既往消化道病史、吸烟史及联用胃黏膜保护剂等情况。结果:随着患者年龄增长,上消化道出血率显著升高(=11.526,P<0.01);服药超过3个月的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服药低于3个月的患者(=8.5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大剂量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5.1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有吸烟史或消化道病史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更易导致上消化道出血(P均<0.05),而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的患者(P<0.05)。结论:有消化道病史、高龄、大剂量、服药时间、有吸烟史、不用胃黏膜保护剂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及时给予胃黏膜保护药,以期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特发性间质性肺炎(ⅡP)患者18F-FDG PET/CT显像与肺功能及实验室炎性指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ⅡP患者(ⅡP组)和20例肺部正常患者(对照组)的PET/CT图像,测量全肺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并校正获得最大靶背景比(TBRmax)和平均靶背景比(TBRmean),比较ⅡP组与对照组间SUV和TBR的差异,评价ⅡP组TBR与肺功能及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ⅡP组SUVmax、SUVmean、TBRmax和TBRmea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ⅡP组TBRmean与用力肺活量(FVC,r=-0.811,P=0.004)、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r=-0.715,P=0.020)、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r=-0.698,P=0.025)、残气量(RV,r=-0.844,P=0.002)、肺总量(TLC,r=-0.693,P=0.026)及RV/TLC(r=-0.711,P=0.021)呈负相关,与FEV1/FVC(r=0.888,P=0.001)呈正相关。TBRmax与FVC(r=-0.667,P=0.035)和RV(r=-0.643,P=0.045)呈负相关,与DLCO、FEV1、FEV1/FVC、TLC、RV/TLC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ⅡP组TBRmax和TBRmean分别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ⅡP患者18F-FDG放射性摄取增高,其程度与肺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