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冠状动脉异位起源(anomalous origin of coronary artery,AOC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左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肺动脉最常见,约占90%[1].AOCA多独立存在,包括左或(和)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由于患儿出生后肺动脉压力逐渐下降,易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引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2].AOCA多见于婴幼儿,成年病例极其罕见,易与冠状动脉瘘混淆,临床检出率低,预后差.及时行外科手术建立正常的冠状动脉系统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症状和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3].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合并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病变患者,行三瓣膜联合修复手术的近、中期预后及手术技术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到2022年8月,93例风湿性三瓣膜病变患者于本中心行三瓣膜联合修复手术。平均年龄54.7岁,其中女性61(65.6%)例,每位患者均有明显风湿性瓣膜病症状及体征。术前超声评估每位患者的3个瓣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关闭不全病变,其中二尖瓣狭窄达到重度的患者有54(58.1%)例、关闭不全达到重度者有35(37.6%)例;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达重度者分别为2(2.2%)例和4(4.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达重度的患者有19(20.4%)例。结果:术后随访4~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98.9%患者完成了随访。住院期间无瓣膜相关并发症及死亡,随访期间全因死亡3例,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97.8%,5年免于重度瓣膜病变发生率约为94.6%,5年免于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约为95.3%。结论:RHD三瓣膜病变行联合修复手术在经验丰富的心脏中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术后短中期死亡率及瓣膜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低温循环温度对猪体外循环模型脑损伤的影响。方法:13头猪被随机分配为深低温停循环组(n=5),中低温停循环组(n=5)和对照组(n=3)。实验组于鼻咽温度降至32℃时,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脏停搏液。当鼻咽温降至目标温度时停止体外循环,30 min后,恢复体外循环运行,鼻咽部温度复温至37℃,缓慢脱离体外循环并保持存活24 h。中低温停循环组的操作步骤及时限与深低温停循环组相同。利用BAX,Bcl-2,和Caspase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UNEL检测,近一步研究中低温停循环组与深低温停循环组二者在组织病理学中的差异。并对实验中所得血液样本行S-100B,炎性因子(TNF-α、IL-2及IL-6),关键凝血因子(FXI、FVII)检测。结果:低温停循环组与深低温停循环组在组织病理学分析中并无明显差异。不同温度停循环组脑损伤的血清学指标(Soluble protein-100B)同样未见明显差异。炎性相关因子(TNF-α,IL-2及IL-6)也未见明显区别,但是凝血相关因子(FXI及FVII)显示两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中低温停循环与深低温停循环相比并未增加脑损伤风险。考虑到深低温停循环对凝血系统显著破坏,中低温停循环相比深低温停循环更加适用于当前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YAP蛋白在升主动脉瘤(AAA)的发病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研究对象由2部分组成:①AAA患者: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单纯升主动脉替换或者合并升主动脉替换手术的AAA患者以及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标本;②使用cyclic stretch拉伸仪拉伸细胞以构建细胞凋亡模型。应用弹力板染色、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Tunel染色观察主动脉壁组织的形态学,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动脉壁组织及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中YAP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①弹力板染色、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AAA患者主动脉壁组织细胞外基质异常,且主动脉壁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增多。②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AA患者主动脉壁组织中VSMCs凋亡增多,免疫荧光染色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AA患者的主动脉壁组织中VSMCs的凋亡较正常主动脉壁组织显著增多(P0.05)。③Western blotting检测、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主动脉壁组织相比,AAA患者主动脉壁组织中血管平滑肌中的YAP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计算机软件分析Western blotting结果的蛋白灰度显示YAP蛋白的表达量降低近90%,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AA患者的主动脉壁组织中VSMCs的凋亡较正常主动脉壁组织显著增多(P0.05)。④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对照组,CRL-1999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接受Cyclic Stretch机械牵拉36h后,细胞中的YAP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减少,提示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受到机械牵张后会使细胞内的YAP表达量降低,进而发生凋亡。结论:YAP在AAA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升主动脉细胞外基质发生变化时,机械牵张力的改变可以使YAP的表达下调,进而通过促进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的凋亡参与AAA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多种细胞机制对细胞数量的调控是器官生长发育和再生的重要原因。细胞增殖减少或凋亡增多时会导致器官的萎缩,反之则会导致器官增大[1]。细胞数量的调控是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重要功能,它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比如肥厚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发于心肌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增生导致的心肌肥厚,特别是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2]。细胞内外信号通路介导的基因转录是调节细胞数量和大小的中心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估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查阅1992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有关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与左心室肥厚关系的相关研究文献,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VIP(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以左心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分布的OR值为统计量,应用RevMan 5.1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相关数据的合并,最终入选6篇病例对照试验文献,为避免文献间的异质性,将纳入文献分为高血压与种族两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共入选左心室肥厚患者541例,对照组553例.左心室肥厚组与对照组CC/(CT +TT),在高血压亚组中OR值1.15(95% CI:0.74 ~1.80),显著性检验Z值为0.63,P=0.53;在种族亚组中OR值1.15(95%CI:0.74 ~ 1.80),显著性检验Z值为0.63,P=0.53.左心室肥厚组与对照组C等位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OR值1.15(95%CI:0.76~1.74)/0.87(95%CI:0.58~1.31),显著性检验Z值为0.67,P=0.50.结论 无论是高血压人群或是不同种族人群,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与左心室肥厚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恒河猴呼吸道杯状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特点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为科学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健康恒河猴5只,麻醉放血处死后,取气管和肺石蜡切片,进行阿利新蓝—过碘酸希夫氏反应,光镜观察并对杯状细胞分类和计数。结果杯状细胞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从呼吸道的近端到远端,Ⅱ和Ⅳ杯状细胞含量的比例逐渐减小,同时Ⅰ和Ⅲ细胞含量的比例逐渐增大,气管组、叶支气管组、小支气管组各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恒河猴气道的近端到远端杯状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对空气的净化和防御能力的提高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预制人工腱索环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脱垂,探讨此手术对二尖瓣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5例二尖瓣脱垂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8.5±3.2)岁,SBE后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2例,单纯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8例,腱索延长导致关闭不全5例。术前超声心动图(TEE)显示:根据Carpentier标准,前叶脱垂10例,后叶脱垂3例,前叶合并后叶脱垂2例。所有患者二尖瓣均为重度关闭不全,反流面积(11.0±0.9)cm2,1例合并三尖瓣重度反流。术前射血分数(EF)平均(64.9±1.9)%,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平均(54.9±1.4)mm,左心房直径(LA)平均(42.9±1.7)mm。所有患者均经胸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行预制人工腱索环移植,移植腱索数量为(3.6±0.3)根,腱索长度(15.4±1.5)m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3±11.7)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86±9.8)min。3例患者置入SJ成形环,12例患者置入爱德华成形环,1例患者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无死亡,无恶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TEE显示少量反流3例,微量反流8例,未见反流4例。术后EF平均(60.2±2.9)%,未见明显改变。LVDD平均(46.5±1.1)mm,LA平均(32.9±1.2)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12~57个月,平均(35.7±4.3)个月,少量反流3例,无或微量反流12例。结论:预制人工腱索环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脱垂近中期效果确切,但是远期预后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通过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前后血浆P-选择素的变化规律,探讨P-选择素与IABP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安贞医院首次放置IABP辅助治疗患者40例。分别于其放置IABP前,放置IABP后12 h、24 h、48 h和72 h,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血浆P-选择素的浓度。分析IABP放置72 h内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围手术期期间IABP放置时段的不同,将样本分为3组,分别为术前放置组、术中放置组及术后放置组,分析不同时点放置IABP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结果:对40例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研究显示,IABP放置前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中P-选择素的浓度在IABP放置后即开始升高,并于放置后48 h达到峰值,其后开始逐步下降。术前放置IABP、术中放置IABP和术后放置IABP,组间血浆P-选择素的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置入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表达升高,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强,血小板破坏消耗增多,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该研究主要比较二尖瓣修复术和二尖瓣置换术两种治疗方法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效果,确定二尖瓣手术方式的不同是否会对患者手术病死率、生存率、反流纠正效果及预后产生影响,探索哪种患者能够从二尖瓣修复术或二尖瓣置换术中获益。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从2003年至2013年的296例患者,均为IMR,反流情况为中、重度,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基础上分别进行二尖瓣修复(mitral valve repair,MVP)和二尖瓣置换(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回顾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方式、术前及出院后心脏超声结果、围术期事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长期生存率及心功能状况、再住院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在基线数据及手术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置换及修复组手术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3)长期生存率:①随访中发现置换组有优于修复组的总体生存曲线(P<0.05);②在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置换组较修复组生存率有优势(P<0.05);③在年龄>65岁的高龄组,置换组的生存率优于修复组(P<0.05);④在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置换组和修复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术后情况中,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总住院天数和住院花费方面,修复组要优于置换组(P<0.05);5)在以心脏超声结果为反流纠正效果的衡量标准的比较中,对于反流的纠正的效果和纠正的完全率上,置换组优于修复组。6)在再住院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术后随访存活患者心功能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对于反流的纠正效果,置换组优于修复组;2)两组手术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换组长期生存率总体要优于修复组;3)应结合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获得更好预后:①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为获取更好的长期生存率,建议行置换;②在年龄>65岁的高龄组,建议行二尖瓣置换;③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置换组和修复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年轻患者考虑未来抗凝相关合并症问题,建议进行修复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