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构建大鼠单纯性胰腺创伤模型观察胰腺细胞增殖变化特点并探讨胰腺细胞增殖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撞击组(采用BIM‐Ⅲ生物撞击机构建胰腺创伤大鼠模型,40只)和对照组(假手术组,20只),每组大鼠于建模后6、24、72 h ,7 d处死,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活性,通过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胰腺组织细胞死亡并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特点,Western blot测定胰腺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撞击组大鼠LPS活性升高时相点晚于AMS且持续时间较长,TUNEL染色、流式细胞检测、Western blot结果揭示胰腺创伤可诱导胰腺组织细胞凋亡和代偿性增生。胰腺细胞增殖变化特点表明胰腺创伤后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发病24 h内。结论同时检测AMS和L PS有助于判定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明确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12月经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术前筛查的175例患者证实为胃LGIN的255例病变纳入研究,并进行内镜下RFA,关注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分,并追踪其复查随访结果。 结果255例病变均成功完成内镜下RFA,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治愈率分别为91.3%、90.8%、89.4%、88.2%、86.5%,术后腹痛为主要并发症。 结论内镜下RFA是治疗胃LGIN的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门诊治疗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在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但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仍存在一定误区,笔者就人工智能的当前定义、主要思想及方法做了简要回顾;对当前主流的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及不足做简要介绍。介绍当前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可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将作为医师的强有力的助手,减轻医师负担,减少误诊、误治,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c-VATS)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VAMT)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该科完成的最初的60例c-VATS作为c-VATS组,同期完成的48例VAMT作为VAMT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肺癌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c-VATS组与VAMT组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肺癌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VATS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VAMT组(P<0.05)。结论与VAMT相比,c-VATS的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切除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的方法和程序。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11年8月本院小儿外科收治且手术的腹部NB患儿40例。年龄6个月~13岁2个月。国际NB系列研究组织(INSS)分期: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13例,Ⅳ期2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术前CT影像评估、一致的肿瘤切除方法即骨骼化血管和网格样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3个程序,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完全切除率为97.5%,10例患儿左肾或右肾被切除,手术持续时间1 h 5 min~10 h 50 min,平均4 h 22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 200 mL,平均400 mL;术中输血0~1 200 mL,平均280 mL。术后7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患儿死亡,1例患儿右上腹出现少量包裹性积液,2例出现乳糜腹水,3例出现腹泻。无肾萎缩、血管破裂、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程序,能使大部分患者肿瘤安全、快速和完全地切除,并发症少。腹部NB手术的程序化有利于临床医师更容易掌握这门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塞露不同纳肛方式对高龄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高龄长期卧床脑卒中便秘患者的资料,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新型开塞露纳肛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法.结果:试验组排便后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排便后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药液外溢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新型开塞露纳肛法效果好于常规法,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少了便秘引起的危害,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总结19例经骶尾入路直肠间质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护理应重点关注患者的肠道管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术后要关注生命体征监测、体位及活动、优化术后疼痛管理和并发症的评估及护理。对需要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直肠间质瘤患者要做好药物指导。  相似文献   
8.
陈劲松 《医学综述》2011,17(3):438-441
临床观察到有一部分患者不能从氯吡格雷治疗中获益,从而提出氯吡格雷反应性差异的问题。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多态性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上,关于氯吡格雷反应差异的基因多态性研究可根据氯吡格雷在人体内代谢、作用过程分为吸收环节(ABCB1)、转化环节(CYP2C19、CYP3A4、CYP3A5)、作用位点环节(P2Y12)等。现就以上几个环节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予以综述,力求反映相关研究的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第十三届中国健康服务业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于2019年10月18—20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5000余名健康管理专家、学者及从业者汇聚一堂,围绕“推进学科建设,助力健康中国”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与瘤体胶原纤维形态和排列方式的关系。 方法对术前经剪切波声弹性成像定量检测和病理证实的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行病理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对所含胶原纤维的类型进行定量分析,对胶原纤维的形态特点和排列方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并将其不同的归类与肿瘤最大弹性模量值进行对照。 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切片镜检示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中Ⅰ型胶原纤维占胶原纤维总面积的83%(959 771.75/1156 351.51);胶原纤维均呈长直形态,其中29例乳腺癌病灶中长直细胶原纤维的弹性平均值(152.9±93.4)kPa高于6例乳腺癌病灶中长直粗胶原纤维的弹性值(74.8±6.4)kPa;35例乳腺癌病灶中6例胶原纤维表现为蜂窝状排列方式、10例表现为片状排列、11例表现为分层排列,8例表现为交错状排列方式;乳腺癌病灶中4种排列方式的胶原纤维弹性最大平均值分别为252.2 kPa、152.4 kPa、120.6 kPa和65.0 kPa,其中以蜂窝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弹性值最大。 结论乳腺癌病灶中不同形态和不同排列方式的胶原纤维是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硬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