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2.
随着DM患病率升高,外科手术患者中DM患者比例逐渐升高,占10%~20%[1-2]。手术、心理紧张等应激因素是导致非DM患者出现围手术期高血糖的主要原因[3-4]。围手术期高血糖发生率在普通外科患者中占20%~40%,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约占75%,在心脏外科患者中约占80%[5-9]。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波长近红外线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0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给予一般降糖治疗联合口服甲钻胺(500μg,td),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单波长近红外线治疗(1次/d,30min/次),观察3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勃起障碍程度评分(IIEF评分)明显升高,勃起功能障碍有较明显改善(P〈0.01)。结论单波长红外线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和谐及企图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分析斜视手术对其影响。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的方法,对和谐及企图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共同性内斜视患者36例分别采用《国家眼科研究视功能问卷》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文译本评定患者最近1个月的视觉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评分,手术后1个月再次评定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视觉生活质量,3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和谐及企图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焦虑、抑郁及共患患者发生率分别为22.2%、25.0%、27.8%。《国家眼科研究视功能问卷》评分显示术前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在视觉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部分亚功能(7/12)如一般健康、总体视觉、驾驶、社会功能、心理问题、周边视野和依赖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均为P<0.05)。通过斜视手术干预,患者视觉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均有明显好转(均为P<0.05)。通过斜视手术干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好转(均为P<0.05),视觉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样本中位数差值[43.3(一般健康)、38.2(社会功能)、12.4(心理问题)、17.5(社会活动)、16.4(依赖性)、12.4(周边视野)],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8.6(一般健康)、7.3(社会功能)、3.5(心理问题)、3.6(社会活动)、2.8(依赖性)、5.6(周边视野),均为P<0.05]。结论斜视手术可使和谐及企图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心理状况和视觉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斜视手术有助于患者视觉生活质量和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正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是一种免疫相关性慢性炎症性疾病,T淋巴细胞介导的β细胞的免疫损伤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反应中的重要细胞,主要包括CD4+T细胞和CD8+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相互调节起着辅助和抑制作用,两者平衡失调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因此,研究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将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92例利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的授课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情况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2周后,试验组患者血糖达标12例(13.0%),对照组5例(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P<0.01)。且试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zoster keratitis,HZK)非活动期患者眼表症状、角膜厚度、散光及泪膜稳定性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20例右眼患病的HZK非活动期患者,行角膜厚度、干眼症状、眼表指数评分、泪膜四项和屈光状态检查,同时选取20例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分析其眼表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右眼角膜9个方位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左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ZK组患者双眼角膜9个方位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于反映垂直和水平方向散光的J0和矢量大小的P,HZK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眼J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右眼J0及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J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ZK组两眼干眼症状眼数、眼表指数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泪河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右眼干眼症状眼数、眼表指数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泪河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左眼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HZK非活动期患者角膜厚度、散光、干眼症状、眼表指数评分、泪膜四项和屈光状态均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鬼针草叶治疗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32例(64眼)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基础上,A组口服鬼针草叶(15.0 g),B组口服安慰剂维生素C片0.1g,均每日3次,饭前0.5h口服,两组均常规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0.5g,每日3次,连续服用21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照相及中医症候的变化.结果 治疗21 d后,视力提高38眼,其中A组24眼(75.0%),B组14眼(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2眼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05,其中A组22眼(68.8%),B组10眼(3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眼底病变治疗有效率为31.3%,总有效率81.3%;B组有效率21.9%,总有效率65.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医症候显效率31.3%,总有效率81.3%;B组显效率18.8%,总有效率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鬼针草叶可提高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有效改善其眼底病变及减轻中医症候.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以慢性无排卵、多毛、肥胖和不孕等为临床特征,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6%~10%[1-2]。自从1980年G.A.Burghen等[3]首次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撤除胰岛素泵后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由此获得缓解期的长短.方法 选择空腹血糖(阳G)≥10.0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5.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8.0%的新诊断T2DM患者200例,经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分为预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口服药物及口服药物3组,观察各组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的变化.随访3年,观察各组停药血糖达标持续时间(缓解期)及β细胞功能变化.结果 200例患者CSII治疗(6.42±3.15)d后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未见严重低血糖反应.血糖达标时胰岛素剂量(32.03±8.67)u/d.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1),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较治疗前升高(P<0.01).撤除CSII后不同治疗方式对Homa β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由此诱导的缓解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伴有高血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迅速达标,并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在解除"高糖毒性"血糖迅速达标后,部分患者获得的缓解期长短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