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89篇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发性气胸(SSP)是内科常见急诊之一。1995~2002年,我们对收治的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旨在对其X线表现及病因做出诊断。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9例,女9例;年龄15~78岁,平均46.5岁。患者多为工人和学生。因发热、胸闷、胸痛、气促、咳嗽等症状就诊52例;其中11例有呼吸困难、虚脱;2例有盗汗、咳嗽带血、低热等结核症状;6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体检发现,X线示其气胸量也少;其中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10例;有陈旧性肺结核史者2例;1例有尘肺史。复发性自发性气胸9例。本组病例中约半数以上有不同程度的诱因,如剧咳、剧烈运动、用力屏气、重体力劳动、呼吸道感染等。2 结果 自发性气胸X线表现:位于右侧32例,左侧24例,双侧2侧;X线肺部无其他X线表现38例(原发性),肺部有其他病变20例(继发性);其中慢支肺气肿10例,肺癌1例,肺炎  相似文献   
2.
结节性硬化症是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引起的复合性发育不良。皮损好发于面部,影响美容,本文对5例患者的面部皮损进行了治疗。  相似文献   
3.
屈侧网状色素沉着一家系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证者(Ⅲ16)女,43岁,颈部、手腕部、会阴部、腹股沟及大腿内侧出现色素斑20年。患者自23岁起颈部渐出现点状色素斑,皮疹渐增多、颜色渐加深,尤其在患者发育期、精神紧张和妊娠期间皮损明显加重,近3年腹部开始出现色素减退斑,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明显存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现象,否认其他内科疾病史,月经正常。皮肤科情况:手腕、股内侧、外阴部、腋部、肘窝、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国胆囊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模式、病理学特征和预后。方法 收集中国13个省市的26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345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分析中国胆囊癌病人的地区、性别、年龄分布;基于病人的诊疗记录与检查结果对手术病人肿瘤的可切除性进行评估,分析可切除性肿瘤病人的外科治疗模式,参照术前检查、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估可切除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否达到根治标准,分析行根治性手术胆囊癌病人的病理学特征。结果 4345例胆囊癌病人中,男性1664例(38.23%),女性2681例(61.77%)。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3129例(71.01%),其中可切除性肿瘤2074例(66.28%)。在可切除性肿瘤2074例病人中,仅1133例(54.63%)在术前即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1002例(48.31%)行根治性切除,1072例(51.69%)未达根治标准。胆囊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中,736例(73.45%)为腺癌,348例(34.73%)为低分化癌,376例(37.52%)伴肝侵犯,152例(15.17%)伴神经浸润,96例(9.58%)伴血管内癌栓,78例(7.78%)伴周围脂肪组织浸润,89例(8.88%)伴周围器官受累,328例(32.73%)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淋巴结阳性。获得生存随访资料的2357例手术治疗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6.17个月,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01)、肝脏侵犯(P<0.001)、R0切除(P=0.003)均为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中国胆囊癌术前诊断率有待提高;胆囊癌外科治疗模式亟待规范;病理学检查报告中反映的多个因素与胆囊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其描述的规范化对指导胆囊癌病人的精准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常腹部手术后切口疼痛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度冷丁肌肉注射 ,但其有影响循环和呼吸等不良反应。我院自1998年 12月~ 1999年 11月对腹部手术病人 ,术后予以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PCEA组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5 2例 ,年龄 36~ 73岁 ,平均 5 6 .4岁。术前选择合适的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麻醉 ,手术均为经右上腹直肌切口单纯胆囊切除术。术毕留置硬膜外导管 ,接美国Microject镇痛泵 ,以持续给药加病人自控 (PCA)剂量模式给药…  相似文献   
6.
患者72岁,男性,有糖尿病史,因“中上腹隐痛不适2月”入院,胃镜检查示胃角溃疡,病理为低分化腺癌.术前营养状况可,白蛋白36.6 g/L,体重无明显下降.于2012年7月28日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毕Ⅰ式),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报告:胃角胃体小弯侧浅表性凹陷性中分化管状腺癌,部分区域分化较差,癌组织局限于粘膜内.二切缘未发现癌细胞,淋巴结未发现癌细胞(胃体大弯0/14,胃小弯0/1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细化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76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产妇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2 h血糖值,两组新生儿及胎儿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围生期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早餐后、中餐后及晚餐后的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产妇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胎儿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精细化营养治疗方案联合运动疗法,有助于控制其血糖水平,且能改善机体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诊长期血液透析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对内瘘血栓的影响。[方法]将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5年—2016年278例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的门诊血液透析病人作为对照组,将85例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门诊血液透析病人作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均血液透析3年以上,比较两组病人近2年内瘘血栓闭塞发生率,观察两组病人近2年血常规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内瘘血栓性闭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常规方面,观察组病人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分布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事件方面,观察组病人脑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穿刺点压迫时间延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血液透析病人,可降低内瘘血栓性闭塞发生率,且安全,不会增加出血风险,效果优于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对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循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椎高百分比、疼痛评分、Cobb角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椎高百分比、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应用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感,提升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效果和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配对式互动情感交流模式对产妇心理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4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照护;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4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配对式互动情感交流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和干预后第2周末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束后1周内的分娩不良事件和分娩后1周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情感交流模式能改善产妇心理精神状态,且能促进其分娩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