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75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12.
13.
目的 初步评价携125I粒子敷贴式营养管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搜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63.25岁,Karnofsky评分45.83分)食管癌外科术后局部复发合并Neuhaus分级Ⅲ~Ⅳ级患者,采用经鼻介入插管技术开通食管恶性梗阻段并置入携125I粒子敷贴式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和近距离放疗。记录技术成功率,并发症;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肿瘤吸收剂量,监测术后体外辐射剂量率;6~8周评价患者Karnofsky评分、Neuhaus分级吞咽困难和肿瘤最大径。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携125I粒子敷贴式营养管置入,技术成功率100.00%,术中2例患者少量出血,无感染、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TPS计算肿瘤平均吸收剂量54.48 Gy,术后即刻距离前胸体表30.00 cm、60.00 cm、90.00 cm辐射剂量率为60.94、16.54、8.74μSv/h。术后6~8周Karnofsky评分、Neuhaus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Z=-3.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FD治疗的59例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位置将患者分为椎动脉组(n=33)和基底动脉组(n=26),根据应用FD数分为单FD和多FD治疗。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DSA影像,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临床预后。结果59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75枚FD(椎动脉组42枚,基底动脉组33枚)。围手术期发生缺血性并发症7例(11.9%),出血性并发症2例(3.4%),术后病死3例(5.1%)。43例患者随访6(2~19)个月,完全愈合率为69.8%(30例),预后良好率为97.7%(42例)。椎动脉组、基底动脉组分别随访6.5(2~17)个月、6(3~19)个月,完全愈合率分别为70.8%、68.4%(均P>0.05),预后良好率分别为100%、94.7%(均P>0.05)。结论FD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相对安全有效,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多FD应用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能增加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调和下调Cox-2基因表达对食管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Cox-2基因的siRNA载体及Cox-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其转入食管癌EC9706细胞,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系。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Cox-2 mRNA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上调和下调Cox-2表达联合X射线照射对食管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Cox-2下调组食管癌EC9706细胞内Cox-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Cox-2上调组明显升高。Cox-2下调组裸鼠移植瘤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F=34.26,P<0.05);Cox-2上调组的瘤体平均体积大于对照组(F=26.38,P<0.05)。20 Gy γ射线照射后Cox-2下调组瘤体平均体积较照射前明显减小(F=16.35,P<0.05);而上调组裸鼠皮下种植瘤平均体积较照射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下调Cox-2表达能抑制人食管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增强瘤体的放射敏感性,上调Cox-2表达则使肿瘤辐射抗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C臂CT引导经皮无水乙醇消融术(PEI)在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巨块型肝癌患者95例,其中40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55例行TACE联合PEI治疗(联合组).对照组1个月后重复TACE治疗1次.联合组TACE1周后行PEI.术前经C臂CT扫描评估碘油沉积情况,定位穿刺路径及注入部位.2周后对碘油沉积缺损部分追加PEI.3个月后两组复查CT,对碘油沉积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组初次PEI术后显示碘油沉积为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病灶分别为41.8% (23/55)、49.1%(27/55)、7.3% (4/55)和1.8%(1/55);2周后分别为25.4% (14/55)、50.9%(28/55)、16.4%(9/55)和7.3%(4/55).再次对除Ⅰ型病灶外的41例患者行PEI.3个月后复查CT,对照组碘油沉积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病灶分别为7.5% (3/40)、30%(12/40)、42.5%(17/40)、20%(8/40);联合组碘油沉积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病灶分别为30.9%(17/55)、40% (22/55)、23.6%(13/55)、5.5%(3/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臂CT成像技术在TACE术后联合PEI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指导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探讨肺占位病人在介入诊疗中并发气胸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气胸引流术的价值。方法2005年7月~2012年3月,19例介入诊疗中并发气胸,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插管方法行气胸引流术。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剪2~3个侧孔,选择气胸侧第2或第3前肋间隙锁骨中线处穿刺进针,18G穿刺针刺入胸膜腔内,引入导丝,交换置入剪孔的中心静脉导管,外固定并抽气。结果在操作和引流过程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完成中心静脉置管后,5例住院观察,其中2例肺肿瘤射频消融为住院患者,3例肺占位穿刺因合并严重肺气肿,余14例穿刺置管后胸闷症状明显缓解,在等候室内观察1h,无症状加重,听诊双肺呼吸正常,采用门诊观察随访。经抽气及引流1~3d后,18例胸闷、气急症状逐渐消失,患侧胸部扣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胸片或CT复查气胸消失、肺组织完全复张,拔除中心静脉导管;1例重度肺气肿持续少量胸腔漏气,经负压瓶引流5周后胸膜破口完全闭合,肺组织复张。结论与传统外科胸腔引流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行气胸引流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靠、疗效好、患者可在门诊接受观察等优点,尤其适合胸部穿刺介入诊疗操作中发生单纯气胸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