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C臂CT引导经皮无水乙醇消融术(PEI)在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巨块型肝癌患者95例,其中40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55例行TACE联合PEI治疗(联合组).对照组1个月后重复TACE治疗1次.联合组TACE1周后行PEI.术前经C臂CT扫描评估碘油沉积情况,定位穿刺路径及注入部位.2周后对碘油沉积缺损部分追加PEI.3个月后两组复查CT,对碘油沉积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组初次PEI术后显示碘油沉积为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病灶分别为41.8% (23/55)、49.1%(27/55)、7.3% (4/55)和1.8%(1/55);2周后分别为25.4% (14/55)、50.9%(28/55)、16.4%(9/55)和7.3%(4/55).再次对除Ⅰ型病灶外的41例患者行PEI.3个月后复查CT,对照组碘油沉积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病灶分别为7.5% (3/40)、30%(12/40)、42.5%(17/40)、20%(8/40);联合组碘油沉积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病灶分别为30.9%(17/55)、40% (22/55)、23.6%(13/55)、5.5%(3/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臂CT成像技术在TACE术后联合PEI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指导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3.
咯血多由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器质性病变引起,但有约7.0%~25.0%大咯血无上述肺部病变\[1-2\]。临床上亦可见部分患者术前CT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轻度炎症等,但咯血症状却较重。对于此类患者内科医生因无法明确病因,无法制定进一步具体治疗方案,仅给予止血、化痰等药对症处理,疗效不确切且易再次咯血。采取介入方式行血管造影既能准确寻找病变血管又能及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覆膜支架和密网支架在复杂内脏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内脏动脉瘤患者(脾动脉瘤6例,腹腔干动脉瘤3例,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2例,肠系膜下动脉瘤1例)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6例脾动脉动脉瘤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治疗,余6例行密网支架重叠置入,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抗凝治疗。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行CTA检查观察动脉瘤闭塞情况及支架和载瘤动脉通畅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支架均成功置入,6例脾动脉瘤患者覆膜支架置入后造影显示支架管腔通畅,动脉瘤未再显影;其余6例内脏动脉瘤患者密网支架重叠置入后造影显示动脉瘤显影浅淡或基本不显影,穿支动脉未累及。术后近期随访(1个月),1例出现轻度腹痛,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未见动脉瘤破裂,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远期随访6例覆膜支架置入患者动脉瘤均未再显影,无内漏及支架内狭窄;6例密网支架置入者动脉瘤较前均缩小或消失,其中1例CTA显示支架轻度狭窄,狭窄<25%同时合并部分穿支动脉闭塞,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余患者支架、穿支动脉均通畅。结论覆膜支架和密网支架置入是治疗复杂内脏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气管支架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3年7月24例阻塞性肺不张患者,其中支气管内肿瘤致肺不张13例,外源性压迫11例(因肺门部肿瘤所致9例、纵隔脓肿所致2例).20例患者为主支气管狭窄或闭塞,1例患者为主支气管狭窄及叶支气管完全闭塞,3例患者为叶支气管狭窄或闭塞.结果 23例患者成功置入气管支架,共置入Y型气管支架24枚,其中小Y支架3枚.23例中1次成功置入者21例.2例支架置入后位置不佳;立即用支架取出钩取出支架后第2次置入;1例患者因术中配合不佳而未能成功置入气管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95.8%(23/24),首次置入成功率为91.3%(21/24).23例成功置入气管支架的患者不张肺均得以不同程度的复张,其中21例肺完全复张,呼吸功能均较前明显好转.结论 气管支架治疗阻塞性肺不张安全可靠,能有效解除阻塞性肺不张.  相似文献   
6.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下包括空肠、结肠和直肠的出血.据估计下消化道出血每年发病率为0.2‰[1],而在年龄>80岁的人群中增至2.05‰[1].虽然大部分出血发作通常经保守治疗得以解决,但是有10%~15%的患者需要借助介入方法治疗[2].自1970年以来,选择性动脉造影已成为一项诊断及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3].它不仅可以明确出血部位及病灶,而且可以直接做止血治疗,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笔者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和经导管栓塞术诊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资料,着重描述此种方法的可行性、影响因素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技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20例无法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9例不能外科手术切除患者透视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术,并留置金属胆道支架;同期随机纳入11例相似病情患者作为对照组,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成功后仅行胆道支架置入。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及黄疸缓解情况,密切随访并比较术后3和6个月支架的通畅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均获得完整随访。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3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100%,72.7%(χ2=2.888,P =0.218),术后6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87.5%、27.3%(χ2=6.739,P =0.02)。随访期内射频组1例患者于术后113 d 死于消化道出血,对照组1例患者于57 d 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患者于术后142 d 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对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是安全和可行的,在延长自膨式金属支架通畅性方面初步疗效令人满意,但尚需大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中下段胆总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汁引流(PTCD)术后不同抗肿瘤治疗方式对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存期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治疗的60例经胆道钳夹活检明确诊断为胆总管中、下段腺癌,按照TNM肿瘤分期分为Ⅱ期9例,Ⅲ期39例、Ⅳ期12例。按照分化程度区分高分化者9例、中分化者37例、低分化者14例。将此60例患者纳入研究中,所有患者行引流管置入及支架植入以解除黄疸症状,根据后续抗肿瘤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引流手术后行规律动脉灌注化疗;B组引流手术后行胆道内粒子链植入;C组引流手术后行规律动脉灌注化疗及胆道内粒子链植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肿瘤患者的死亡因素分析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为(186.0±36.4)d,B组中位生存期为(183.0±26.5)d, C组中位生存期为(252.0±43.6)d。肿瘤患者的死亡因素分析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患者生存期影响因素经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HR=8.434,95%CI(3.41~20.090)]是死亡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HR=0.616,95%CI(0.429~0.884)]是死亡的保护因素,肿瘤分化程度(Score检验,字2=0.197,P=0.657)与死亡无关。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异[HR=1.012,95%CI(0.558~2.179)],而C组治疗方式[HR=0.334,95%CI(0.148~0.075)]是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肿瘤TNM分期及不同治疗方式对中下段胆总管癌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中下段胆总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引流术后应行化疗及内放疗相结合的综合介入治疗,确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评价Wallstent双支架重叠技术治疗复杂内脏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连续收治的5例内脏动脉瘤患者,包括1例脾动脉起始部梭形动脉瘤、1例脾动脉中段囊状动脉瘤、1例腹腔干囊状动脉瘤、1例肝总动脉囊状动脉瘤、1例肠系膜上动脉宽颈动脉瘤.瘤体平均直径(23.0±8.7) mm.5例内脏动脉瘤均行Wallstent双支架重叠植入治疗,术后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6个月、1年、2年行CTA(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检查,观察动脉瘤闭塞情况,支架、载瘤动脉和侧支血管和穿支动脉通畅情况.结果 5例患者支架均成功植入,术后30 d内1例腹腔干动脉瘤患者出现轻微腹痛,给予止痛、扩血管药物等对症处理后1周后症状消失,余患者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术后随访6~ 24个月(平均13个月),动脉瘤均较前均缩小或消失.其中1例肝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患者术后6个月CTA显示支架内轻度狭窄(狭窄<25%)同时合并部分穿支动脉闭塞,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余患者支架、侧支血管和穿支动脉均通畅.结论 Wallstent双支架重叠技术植入治疗复杂内脏动脉瘤具有较好的技术成功率和疗效,侧支血管和穿支动脉长期通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联合抗肿瘤方法治疗肝外胆管癌疗效。 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并于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中行胆道内钳夹活检病理证实为肝外胆管癌的12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60例患者行金属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联合后续抗肿瘤治疗。将此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行动脉灌注化疗;B组患者行胆道内125I粒子链置入;C组患者行动脉灌注化疗+胆道内125I粒子链置入。同期纳入62例仅行胆道支架置入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照组、治疗组及不同治疗方式各亚组间手术并发症及黄疸缓解情况,密切随访并比较术后3个月和6个月支架的通畅性。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均获得完整随访。术后所有患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治疗组及对照组术后3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56/60、51/62(P=0.06),其中A、B、C三亚组支架通畅率分别为:18/20、19/20、19/20(P=0.7684)。术后6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42/60、27/62(P=0.0032),其中A、B、C三亚组支架通畅率分别为:13/20、11/20、18/20(P=0.0477)。 结论支架置入术联合抗肿瘤治疗能明显延长支架通畅时间。而不同抗肿瘤治疗方式之间,灌注化疗联合粒子链内照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对延长支架通畅时间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