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刃厚头皮片移植厚中厚皮片供区以抑制瘢痕增生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烧伤后全身大范围的增生性瘢痕患者24例,行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切除,应用非功能部位的大张厚中厚皮片修复,厚中厚皮片供区应用刃厚头皮片移植修复。结果:24例患者非功能部位厚中厚皮片供区经刃厚头皮片移植后,未见有明显的瘢痕增生。经随访半年至2年11例,2年以上3例,均未见有明显的瘢痕增生。头皮片供区无瘢痕形成,头发生长良好。结论:应用自体刃厚头皮片移植厚中厚皮片供区抑制瘢痕增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32侧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对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观测。临床应用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26例,皮瓣最大面积8cm×13cm。结果吻合型腓肠神经占53.1%;非吻合型占46.9%。神经的营养血管为腓肠浅动脉和穿动脉、腓肠浅动脉于腓骨头上方(5.0±1.5)cm的位置由胭动脉发出,起始处外径为(0.8±0.3)mm。伴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下行,与踝关节附近的皮动脉进行吻合;穿动脉则来源于胫后动脉肌皮支和腓动脉肌间隔皮支,其外径分别为(0.8±0.4)mm和(0.8±0.3)mm。这些皮动脉除与腓肠浅动脉构成链式吻合外,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形成广泛的筋膜皮血管网。临床应用26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动脉为蒂设计筋膜皮瓣,可转位修复小腿中下部、踝关节周围及足部等软组织缺损并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皮肤癌在中、老年中发病率较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cl-2和p53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皮肤癌进行bcl-2和p53蛋白检测,以探讨其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及与皮肤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我院1997—2000年皮肤癌手术切除标本60例,术前未经放疗和化疗。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8~93岁,平均58.9岁。头面部46例,躯干四肢14例。基底细胞癌37例,鳞状细胞癌23例,高、中分化癌39例,低分化癌21例。正常皮肤标本30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光加超短波、心理疗法多靶点治疗长航官兵前列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6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1例,仅采用激光介入照射联合抗生素和超短波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31例,在应用激光介入照射联合抗生素和超短波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结果研究组治愈显效率达到90.3%,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显效率58.1%,经SPSS 16.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激光照射联合抗生素和超短波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治疗长航官兵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上调和下调Cox-2基因表达对食管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Cox-2基因的siRNA载体及Cox-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其转入食管癌EC9706细胞,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系。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Cox-2 mRNA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上调和下调Cox-2表达联合X射线照射对食管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Cox-2下调组食管癌EC9706细胞内Cox-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Cox-2上调组明显升高。Cox-2下调组裸鼠移植瘤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F=34.26,P<0.05);Cox-2上调组的瘤体平均体积大于对照组(F=26.38,P<0.05)。20 Gy γ射线照射后Cox-2下调组瘤体平均体积较照射前明显减小(F=16.35,P<0.05);而上调组裸鼠皮下种植瘤平均体积较照射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下调Cox-2表达能抑制人食管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增强瘤体的放射敏感性,上调Cox-2表达则使肿瘤辐射抗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降钙素原(PCT)在烧伤感染诊断及转归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及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62例烧伤感染患者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病原学检查后按照感染性质将烧伤感染者分为细菌感染组(38例)与非细菌感染组(24例),并将30名健康体检者设定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三组研究对象的WBC计数与hs-CRP、PCT水平变化情况,分析WBC计数与hs-CRP、PCT水平在烧伤感染诊断及转归中的价值。结果(1)细菌感染组患者的WBC计数与hs-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细菌感染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细菌感染组患者中,Ⅱ度、Ⅲ度烧伤者hs-CRP与PCT水平均显著高于Ⅰ度烧伤者,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度烧伤者PCT水平显著高于Ⅱ度烧伤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WBC计数诊断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0.621、特异度为0.582;hs-CRP水平诊断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0.694、特异度为0.607;PCT水平诊断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0.817、特意度为0.719。(4)细菌感染组患者PCT水平与血培养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值为0.946,P值为0.000,说明在判断细菌感染时PCT水平与血培养结果一致。结论 WBC在烧伤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不及hs-CRP与PCT,且PCT在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作为诊断烧伤感染与判断烧伤转归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9例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 79例患者均行PTCD,穿刺成功率100%,无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75例患者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置入术后3~7 d感染性休克症状消失,4例患者于住院期间死上.75例患者中62例患者于病情稳定后根据梗阻原因行二期手术或双介入手术治疗,2例患者于病情稳定后拒绝二次手术治疗,11例患者不能二期手术或双介入手术带管生存,平均4.7个月.结论 对合并感染性休克的AOSC患者行急症PTCD治疗不仅可以快速退黄减压,降低病死率,而且可以改善休克症状,为二期手术或双介入手术治疗创造机会和条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药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是当前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黄作为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目前,3种大黄均已实现规模化栽培,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兽药等领域,年需求量达5 500余吨(1吨=1 000 kg)。然而,在生产及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非药用部位和药渣等废弃物,因无有效利用途径而废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黄非药用部位有类似于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还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和常规营养成分,且使用历史悠久,某些资源性成分含量较根及根茎高,尤其是大黄茎叶安全性高、药食用价值潜力巨大;大黄药渣蒽醌类成分含量较高,具良好的抗菌活性。可见,大黄产业化过程废弃物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鉴于此,笔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产地应用调研的基础上,对大黄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的利用状况进行总结,对其产业化过程废弃物的产生及其资源性物质和利用途径进行综述,并提出大黄废弃物多层次和多途径的资源化利用策略,以期为大黄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大黄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2年6月期间因膜性或短段闭塞性IVC型BCS合并IVC血栓形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小球囊预开通治疗及可回收支架治疗患者的疗效。结果 128例患者中,9例行搅拌溶栓治疗(搅拌溶栓组),56例行小球囊预开通治疗(预开通组),63例行可回收支架治疗(可回收支架组)。除可回收支架组有1例患者于术中发生支架断裂、行外科手术外,其余127例患者的介入手术均成功。术后可回收支架组发生支架移位2例,余2组无并发症发生。预开通组与可回收支架组的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回收支架组的住院费用高于预开通组(P〈0.01)。术后128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18-66个月,平均44.2个月。随访期间,搅拌溶栓组有1例、预开通组有6例、可回收支架组有6例患者发生原闭塞处的再次狭窄闭塞,预开通组与可回收支架组的再次狭窄闭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经再次扩张治疗后未再发生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结论搅拌溶栓技术治疗IVC型BCS合并IVC新鲜血栓形成安全而有效;小球囊预开通技术及可回收支架技术治疗IVC型BCS合并IVC陈旧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满意,且前者更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