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砷剂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砷化物治疗肿瘤已有数百年的历史。1865年Lissauer首先用亚砷酸钾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1992年起单用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取得良好效果,完全缓解率达65%。对复发、难治病例亦有良好疗效,且与维甲酸(retinoicacid,RA)无交叉耐药〔1〕。1 砷剂治疗APL的两种作用及其机制95%以上APL病例有t(15;17)染色体易位。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白血病(promyelocyticleukemia,PML)基因编码的PML蛋白是一转录因子,其N-端有3个半胱氨酸富集区,具生长和转化抑制活性,位于核…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动员供体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对其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根据对供体C57BL/6小鼠动员方案不同分为4组,G-CSF组(250 μg/kg,连用4 d),G-CSF(250 μg/kg,共4 d) 甲泼尼龙组(100 mg/kg,第3天),G-CSF(250 μg/kg,共4 d) 甲泼尼龙(100 mg/kg,第3天) 环孢素A组(100 mg/kg,第3天)和PBS对照组.观测动员后供体小鼠T淋巴细胞对BALB/c小鼠脾细胞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ELISA法测定供体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1的水平,RT-PCR半定量测定IFN-γ、IL-4的mRNA水平.结果:3个实验组MLR刺激效率分别为42%、21%和39%,与PBS对照组的6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实验组与PBS对照组相比,培养上清中IFN-γ表达明显减低,IL-4、TGF-β1明显增高(P<0.01),而各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RT-PCR半定量测定发现IFN-γ mRNA表达明显减低,IL-4明显增高(P<0.01).结论:G-CSF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动员供体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可降低其T淋巴细胞异基因反应性,改变其细胞因子分泌类型,可能易于诱导受体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3.
补肾泻肝方对辐射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补肾泻肝方(Bu Shen Xie Gan Fang,简称补泻方、BXF)改善辐射所致小鼠造血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急性辐射损伤模型上,观察BXF对辐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用TUNEL法检测补泻方对辐射诱导的小鼠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补泻方能显提高辐照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提高受照小鼠30d存活率;显增加7.5Gy受照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产量、内源性脾结节数量、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脏器指数。小鼠造血细胞接受4Gy照射,于照后2h就可检测到显的细胞凋亡,于照后6-12h达高峰。补泻方能明显减少接受2-4Gy照射6h后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结论:补泻方改善辐射所致小鼠造血系统抑制的作用机制是与其显减少辐射所致的造血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4.
初发急性白血病364例外周血象变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 (AL )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可广泛浸润 ,并进入周围血液 ,导致外周血象发生相应改变 ,并出现不等量的白血病细胞。本文对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血液科实验室确诊的 36 4例初发 AL患者的外周血象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合骨髓象的变化 ,观察各型的外周血象特点 ,以探讨 AL分型与血象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36 4例初发 AL患者 ,男性 2 46例 ,女性 118例。年龄范围 2~ 84岁 ,平均年龄 40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 77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 2 81例 (M1…  相似文献   
10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克隆性、异质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长海医院血液科自 1991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 86例 ,现将其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治疗、转归及预后因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中男 48例 ,女 38例 ,男∶女 =1.2 6∶ 1。年龄 15~ 77岁 ,平均年龄 43.0岁。其中大于 5 0岁者 38例 ,占 44 .2 %。所有患者均符合 MDS的国内现行诊断标准 [1 ] 。随访自诊断之日起开始 ,死亡病例随访至死亡日 ,存活病例随访至 2 0 0 0年 6月。1.2 症状体征  86例患者就诊时 ,不同…  相似文献   
106.
CD34+是造血干细胞的免疫表型。采用某种方法选择CD34+细胞,选择后CD34+细胞浓集,其百分率有较大增高,并可以有效去除T细胞及某些恶性肿瘤细胞。选择CD34+细胞移植可以减少异基因移植后急性、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可能减少自体移植后原发病复发。本文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的免疫表型,生物学特性及CD34+细胞分选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用系统血液快速固有免疫反应体外系统模式数字化实验研究探讨菌苗治疗淋巴瘤的系统免疫学机理。方法:灭活大肠杆菌(3×10^8/mL)0.2mL加0.6mL淋巴瘤患者枸橼酸抗凝新鲜血,对照组用生理盐水0.2mL取代大肠杆菌悬液加0.6mL全血,两管混匀37℃1h后,用流式细胞仪直接荧光免疫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种血细胞CD55和CD59分子表达量(平均荧光强度),并算出大肠杆菌对CD55和CD59分子表达的调控率,求出t值。结果:实验组粒细胞CD55分子的调控率为负(35.18±12.17)%,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粒细胞、淋巴细胞)CD59分子调控率为正值,以及除粒细胞CD55分子外的其它的细胞CD55分子调控率都为正值,与粒细胞CD55分子负调控率差异非常显著(P〈0.05~0.01)。结论:从体外系统模式数字化实验研究证明菌苗可全方位激活系统血液免疫反应,具体机理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机体的免疫状态与恶性血液病的转归和预后有密切关系,而淋巴细胞绝对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代表患者的免疫状态,是影响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因素[1-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前较低的ALC状态预示患者生存期缩短[1],非霍奇金淋巴瘤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早期ALC的恢复对疾病预后的判断也有很大帮助[2].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少见b3a3型bcr-abl融合基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诊断及其特点.方法 对2010年确诊为ALL的1例患者进行核型分析,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存在,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该融合基因的断裂位点.结果 该患者的核型表现为45,XY,-7,t(9;22) (q34;q11),FISH检测发现了bcr-abl融合基因的存在,RT-PCR检测出该融合基因的断裂位点为少见的b3a3型.结论 常规的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出典型的bcr-abl融合基因,而非典型bcr-abl融合基因需结合多种检测手段才能检测出阳性结果.少见b3a3型bcr-abl融合基因及其融合蛋白的功能和潜在利用价值还有待发掘.  相似文献   
110.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例WM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接受治疗的患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7例存活,病程最长达10.5年。结论:WM是不能治愈性疾病,但经积极治疗生存期可延长。WM伴有血粘滞性增高预后不佳,化疗及血浆分离术后可获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