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59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7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建立人肝癌HepG2/VCR耐药细胞株,检测ZNF300基因在HepG2/VCR中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在肝癌多药耐药(MDR)中发挥的功能。方法采用体外低浓度梯度递增的诱导方法建立长春新碱(VCR)获得性HepG2/VCR耐药细胞株。MTT法检测确定HepG2/VCR耐药细胞株对VCR的耐药性,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锌指蛋白ZNF300基因编码的ZNF300及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p)在HepG2和HepG2/VCR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在HepG2/VCR细胞中转染ZNF300基因正向或反向cDNA质粒后,MTT法检测VCR对耐药细胞IC50值的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P-gp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检测确认HepG2/VCR耐药细胞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耐药细胞中ZNF300及P-gp的表达相对于HepG2细胞明显增高。在HepG2/VCR细胞中转染正向ZNF300 cDNA质粒后,MTT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ZNF300过表达可使VCR对耐药细胞的IC50值增高,并使细胞内P-gp表达上调;在转染反向cDNA质粒Knockdown ZNF300基因表达后得到相反的结果。结论 ZNF300基因在HepG2/VCR耐药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并能通过上调耐药蛋白P-gp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耐药性,可以作为逆转肝癌多药耐药的分子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不同内径银夹缩窄大鼠肾动脉诱导的2K1C高血压模型效果.方法:用U型银夹缩窄大鼠右侧肾动脉建立2K1C高血压模型,分为4组:假手术组、2K1C-0.2 mm组、2K1C-0.25 mm组和2K1C-0.3 mm组.0~8周内,用无创尾动脉压测量仪测量大鼠尾动脉压.第8周末,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监测各组动物的心功能,计算大鼠心重量指数(HW/BW)、左和右肾脏重量指数(LKW/BW和RKW/BW),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重构情况,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2K1C-0.25 mm组和2K1C-0.3 mm组,成模率高、肾脏固缩少,心功能损伤明显,HW/BW、羟脯氨酸和Ang Ⅱ的含量明显升高,胸主动脉发生明显重构;而2K1C-0.2 mm组,成模率低、肾脏固缩多,心功能损伤不明显.结论:0.25 mm和0.3 mm内径的银夹诱导的2K1C肾性高血压模型,成模率高,模型更稳定.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究单独应用羊毛固醇合成酶抑制剂(RO)或联合胆固醇(CH)刺激皮肤角质形成细胞(KCs)后对其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RO单独或联合CH于KCs共培养不同时间后,加入Ca2+(1.8 mmol/L)处理1d,Western blot法分析KCs的分化相关蛋白角皮蛋白(INV)和兜甲蛋白的表达;RO单独或联合CH...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考察pH值对氟尿嘧啶(5-FU)从pH敏感树枝状聚合物纳米载体(mPEG-pDEA-PAMAM,PDP)中释放的影响,以及该载体制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释放介质中5-FU浓度,考察不同pH值条件下5-FU从PDP释放的特征。用不同pH值培养基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建立模拟体内肿瘤组织微环境的细胞模型,MTT法研究PDP制剂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及细胞毒性。结果 PDP在弱酸性环境(pH 6.5)中迅速释放5-FU,而在中性环境(pH 7.4)中释放很缓慢。在pH 6.5条件下,5-FU-PDP与5-FU水溶液同样对HepG2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单用PDP没有明显细胞毒性。结论 5-FU-PDP纳米制剂具有明显pH值敏感释药的特点,能在肿瘤弱酸性环境下快速释药并发挥药效,可能成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 KO)及高脂饮食(HF)后小鼠额叶区形态学及Mortalin蛋白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ApoE异常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及记忆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10只野生型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C)组,10只ApoE KO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KO组,10只ApoE KO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作...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经鼻腔急性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BALB/c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方法 ① 25只供体C57BL/6雌鼠与100只受体BALB/c雌鼠背部皮肤移植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2 mg/kg),连续14 d.② 移植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每只鼻腔接种30 μl不同剂量MCMV悬液(102、103、104、105 PFU/只),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小鼠鼻腔接种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30 μl/只.在接种后第5、9、14、21天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分别做HE染色、透射电镜、PCR、RT-PCR检测MCMV Smith毒株的即刻早期(IE)和晚期基因糖蛋白B(gB)基因转录产物,并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104、105 PFU实验组小鼠肺组织有局灶性的病理损害,并发现感染后第14天肺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透射电镜检测到疱疹样病毒颗粒;PCR、RT-PCR检测实验组MCMV IE和gB基因及其转录产物均为阳性;两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可见肺间质上皮细胞中存在病毒核酸和蛋白;并在感染后的21 d内,105 PFU组小鼠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 成功建立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后MCMV急性感染所致的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B(Cathepsin B)与紫杉醇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BGC-823细胞(密度为1×105/孔)分别暴露于紫杉醇溶液(终浓度为0~0.5μmol/L)及紫杉醇(终浓度为0.3 μmol/L)+Cathepsin B特异性抑制剂[CA-074(Me),终浓度...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研究牛磺酸镁配合物(TMCC)对获得性长QT综合征(LQTS)模型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逆行主动脉灌流酶解法,急性分离获得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建立表达KCNQ1/KCNE1基因的HEK293细胞模型。色原烷醇293B (5 μmol/L)用来建立LQTS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TMCC (0.01、0.10、1.00 mmol/L)对正常和LQTS模型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缓慢激活延迟整流外向钾通道(IKs)电流的影响。结果 色原烷醇293B可以显著延长50%和90%复极化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50和APD90),0.01、0.10、1.00 mmol/L TMCC可以显著减弱色原烷醇293B延长APD50和APD90的作用(P<0.05、0.01)。TMCC (0.01、0.10、1.00 mmol/L)对抗色原烷醇293B对IKs电流的抑制作用,减弱色原烷醇293B对I-V曲线的下移,0.1、1.0 mmol/L浓度组显著减弱色原烷醇293B对IKs电流的抑制作用(P<0.01),呈现对抗LQTS的作用。结论 TMCC通过缩短动作电位复极时程,增大被抑制的IKs电流,发挥一定的抗LQTS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