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2篇
  免费   543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207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124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406篇
综合类   1028篇
预防医学   32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54篇
  7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98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ET护士对肠造口探访者有效的干预方式.方法 回顾并分析肠造口探访工作中ET护士对探访团队进行组织、培训、联络、与医院沟通协调等干预方式.结果 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减轻患者的宿命感,大部分患者找到归宿感.结论 建立了一支坚固的医院探访队伍,并取得医院支持,将义务工作者的医院探访工作作为肠造口患者国手术期的一个护理项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的活性状态对鞘内注射腺苷类似物R-phenylisopropyladenosine(R-PIA)抗伤害性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在苯巴比妥钠麻醉下,蛛网膜下腔留置PE-10导管,测定注药后鼠尾对光热刺激的反应(抗伤害作用).结果蛛网膜下腔注射R-PIA产生剂量依赖性的甩尾时间曲线上移(P<0.05).蛛网膜下腔注药后10min起效,镇痛时间长达60min.ATP敏感型通道开放剂nicorandil和阻滞剂glibenclamide单独蛛网膜下腔应用无镇痛作用(P>0.05),但nicorandil明显增强R-PIA的抗伤害性作用,相反glibenclamide明显减弱R-PIA的抗伤害性作用(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R-PIA可产生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抗伤害作用,此作用受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活性调节.  相似文献   
33.
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骨转移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置入在骨转移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不同来源骨转移瘤患者采取^125I粒子永久置入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及术后病灶影像改变的情况。结果^125I粒子永久置入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有效率为91%(20/22),术后2个月粒子置入病灶的影像检查结果显示,32个骨转移灶中,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18个、稳定(NC)10个,总缓解率68.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组织间永久置入^125I粒子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蟾酥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S180和人结肠癌 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用小鼠 S180和人结肠癌 HT-29裸鼠两种荷瘤小鼠模型,观察药物对上述肿瘤的抑瘤作用,并镜下观察后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荷瘤阴性对照组比较,蟾酥注射液各剂量组对小鼠 S180抑瘤率( IR)为 19.1%~38.2%(P<0.05),呈量效关系;而对人结肠癌 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的 IR为 9.5%~15.8%(P>0.05),也呈量效关系,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环磷酰胺则能显著抑制小鼠 S180和 HT-29细胞裸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 IR分别为70.7%和 67.1%, P<0.01),镜检可见其有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未发现实验药物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该实验所用的蟾酥注射液,对小鼠 S180有抑制作用,而对人结肠癌 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则作用不明显,表明不同类型的肿瘤对其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3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血浆中FG020326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测定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逆转剂FG020326在KM小鼠血浆中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将KM小鼠(20·0~25·1)g随机分组,每组6只,♀♂各半,尾静脉注射,给药量为30mg·kg-1,分时取血、处理。采用反相色谱柱,应用外标法测定FG020326在KM小鼠血浆中的血药浓度。结果在所建立的方法学下,FG020326的保留时间为7·9min;标准曲线为Y^=0·0144X-0·0285(r=0·9998),在162·5~41600μg·L-1血浆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40μg·L-1(S/N=3);在650、2600、20800μg·L-1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绝对回收率为68·66%~84·63%,相对回收率为92·58%~110·88%;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3·2%(n=5)。在室温及冷冻-解冻试验中,FG020326具有良好的稳定性,RSD分别小于1·3%和6·0%。尾静脉单次给药后,FG020326在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12α为0·088h,T21β为5·33h,AUC0~∝为14183h·μg·L-1,Vd为0·37L。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能够满足FG020326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36.
《广州医药》2007,38(3):F0002-F0002
近年随着生物钟理论的确立,以生物节律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的时间医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备受关注的前沿学科。时间生物学不但推动了生物学、医学数学、药理学及药学的发展,而且涉及到临床诸学科如中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精神病学、护理学、航天医学、运动医学及军事医学等多学科,也对从事基础研究及临床医疗的人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挑战。鉴此,中山大学、法国国立卫生和健康研究院将共同主办《2007年中-法暨中-欧时间医学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将安排中国、法国及欧洲著名的时间医学专家作相关的学术报告,并进行论文交流。这…  相似文献   
37.
保留神经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睾丸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神经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RPLND)在低期睾丸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1999年6月至2003年7月收治睾丸肿瘤患者13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4例,大小2cm×3cm×2cm~9cm×6cm×5cm。临床分期:Ⅰ期11例,均为非精原细胞瘤;ⅡA期1例,为畸胎瘤(CT示腹膜后转移灶1cm×2cm);ⅡC期1例,为精原细胞瘤(CT示腹膜后转移灶10cm×9cm)。12例非精原细胞瘤者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1~4周行保留神经RPLND,1例精原细胞瘤者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行3疗程BEP方案化疗后行保留神经RPLND。结果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1例,ⅡA期2例,其中ⅡC期精原细胞瘤患者化疗后分期降为Ⅰ期。13例术后均无肠梗阻、淋巴瘘和体位性低血压。术后2周复查时血AFP和βHCG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8~12周均恢复射精功能。随访18~64个月,平均3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青壮年患者,保留神经RPLND是治疗低期非精原细胞瘤和化疗后降期的精原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构建表达人细胞周期蛋白Dl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融合蛋白的重组体。【方法】用RT-PCR从HL-60细胞中扩增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测序鉴定后切下相应的片段,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 )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L3),使之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蛋白。【结果】 用PCR扩增得到了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并构建成pET-cyclinD1和pET-CDK4两个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大肠杆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了转化的大肠杆菌能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融合蛋白。【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原核表达载体,后两在细胞内能正确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39.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健良  闫福民  牟永告 《广东医学》2002,23(10):1080-1081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发生因素机制及诊治经验。方法:总结分析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22例DTICH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恢复良好1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18%)。结论:DTICH的发生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有关,早期诊治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腺苷作为一种内源性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机体睡眠、镇静、痛阈调节和抗伤害作用。有研究表明,脑和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中存在大量的腺苷受体,尤以A1受体为主。腺苷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G蛋白,激活ATP敏感型K^+通道,使神经细胞膜产生超极化,抑制神经元电兴奋的传导,从而产生镇痛作用。但是电压依赖型K^+通道的激活是否参与腺苷脑和脊髓水平麻醉和镇痛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